大藏經釋義—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204)—如何是玄關一竅?曰念未起,機未萌,謂之玄關。虗中靈,寂中妙,謂之一竅。
出處:卍新纂續藏經 第六十五冊,萬法歸心錄第一卷。
經文:如何示谷神不死是謂玄牝?師曰:谷者虛,神者靈,虛靈不昧,謂之不死。 玄牝者,即靈機,靈機者,即真心。問:如何是玄關一竅?曰念未起,機未萌,謂之玄關。虛中靈,寂中妙,謂之一竅。
【經文釋義】:
萬法歸心錄,是清朝燕京小楊山沙門祖源禪師所著,侍者明貫前賢謹錄。祖源禪師得到臨濟宗所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以後,已經明心見性,是一代高僧,遺留萬法歸心錄二卷,說明玄關一竅,與修行的的重要,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舉例如下:「如何示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有後學請問祖源禪師,請開示如何是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的道理?」「師曰:谷者虛,神者靈,虛靈不昧,謂之不死。」 祖源禪師回答說:谷好像虛空一樣,無形無相,神就是靈妙莫澈,能夠體悟到谷神是無形無相,但是它是具眾理而應萬事,能夠在此用心修練,靈性自然不死。「玄牝者,即靈機,靈機者,即真心」:玄牝的意思,就是生長變化的神秘力量,這股神秘的力量,就是真心本性。「問:如何是玄關一竅?曰念未起,機未萌,謂之玄關」:再請問什麼是玄關一竅呢?祖源禪師回答說:在心念還沒有發生,心識還沒有動念的時候,稱為玄關。「虛中靈,寂中妙,謂之一竅」:玄關比喻在空虛之中,靈妙莫澈,在寂靜之中,感應道交,靈妙莫澈,稱為一竅。
【延伸演義】:
禪宗主張三教合一,一貫道,更主張五教合一。祖源禪師所著作的萬法歸心錄,也引用道家、儒家經典,這是典型三教合一的著作。三教融合的學說,在三教本身來講,屬於各不同的朝代,融合為一了。例如佛教於漢朝時代的達摩祖師,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學說,創立了「禪宗」;道家也於炎宋之末的王重陽祖師,受天詔奉命度化七真,而創立了三教融合圓滿學說的「全真派」;儒家也於宋朝年間的朱熹,以推想經書原理的工夫,倡導:「窮理致知」學說,也自然形成圓滿學說的「理學」。而且都極盛於一時。蓋任何宗教,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其黑暗期,但要突破此黑暗期,再度復興,對其學說理論,必須要有一番革新,故唐末到宋初,三教的融和,不但見諸理論,實際上,儒、道、釋也各自融和三教的「禪宗」、「全真」、「理學」了。祖源禪師,得到臨濟宗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玄關竅以後,知道玄關竅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重要關鍵,所以引例道德經谷神不死章,來印證玄關竅的機密。道德經第六章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意思是靈性好像居住在山中有窟的地方,虛靈不眛的元神(指靈性居住在玄關竅的地方),這個根源,是生長變化之門,生長變化之門,叫做天地之根,它綿綿密密的,好似存在於你我的左右,它的作用,永不停歇。這一段,說明玄關竅是靈性所居住的地方,能夠在玄關竅的地方用功夫,觀照轉念,必能讓谷神不死。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也教人觀鼻端發白見真心的方法,內容如下:「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琉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楞嚴經指出諦觀鼻端白光,歷經三七共廿一天的時間,鼻識生起分別識覺,突然看見鼻中出入息之氣,化成灰色煙,在鼻道中進出。久而久之,鼻息氣化成內氣,分佈全身,心更能凝住內在發明,周遍圓滿,洞澈世界,所見此世界無有障礙,更成虛凝淨盡,猶如淨琉璃剔透無礙。至此境界,分別意識所覺知之煙相,漸漸消失,所觀見之鼻息卻變成純白。顯示觀鼻端就是意守玄關,並棄除一切雜念、習氣,故能得漏盡。此時,修行者出入氣息,即化為智慧光明,此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而成就阿羅漢果。佛世尊印證此境界,將來當得證無上正等正覺菩提。觀鼻端,就是意守玄關也,可見佛世尊傳道給弟子,傳授玄關一竅,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無上佛法。聖經創世記第一章26-27節,神說:「我要照着我的形像造人…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鼻子和靈性有何關係呢?人們喜歡把創始人稱為鼻祖。要解釋鼻祖,首先得從鼻字說起。鼻的本字原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樣,自和鼻的讀音是一樣的,許慎說文解字云:「自」,讀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為第一人稱代詞,即解釋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稱代詞,就是谷神,所指的就是真心本性,他是居住在玄關一竅之內。從以上經文的記載,更印證靈性是居住在玄關一竅之中,所以萬法歸心錄說:「如何示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谷神就是道,性理題釋,活佛師尊解釋道的真意如下:「天地元始,渾然一團,渾渾噩噩,實無一物,無聲無臭,至虛至神,道祖曰:「無名天地之始,即象「○」,有名萬物之母,即象「一」;道大無名,強名曰「道」。」道大無形,強以圈形之。圈者一之靜象,虛理一團,道之全體。一者圈之動象,一本散於萬殊,道之達用。「圈」動「一」生,「一」縮為「點」,「點」伸為「─」。圈、一、點,實為動、靜、伸、縮,變化無窮;放之則彌六合曰「一」,卷之則退藏於密曰「點」,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所不貫,無所不包,彌綸天地,包羅萬象,真空妙有,萬靈之主宰也。○在天謂理,在人謂性;理者萬物統體之性,性者物物各具之理,人人有而不知其有,知此者大化神聖,迷此者墬入鬼關。故曰:「讀破千經萬典,不如一點」。科學家,將道解釋為真理、磁場、能源。它的本體無形無象,好像虛空一樣,但是靈妙莫澈,所謂具眾理而應萬事也。能夠在谷神不死的地方,積極學修講辦行,等待功德圓滿,靈性自然不死,所以萬法歸心錄說:「師曰:谷者虛,神者靈,虛靈不昧,謂之不死。」 道家「悟真直指」一書指出:谷神之動靜,即玄牝之門也。這個門在人身上為四大不著之處,天地之正中,虛靈一穴,開闔有時,動靜自然,號之曰:「玄關一竅」,又號之曰:「眾妙之門。」這個地方是靈性所居住的地方,靈性永生不死,是生來死去之門,也叫做天地之根。修行人只要用抽坎添離的功夫,就可以從後天返回先天。蓋眾生投胎落地一聲出世,陰陽之氣,隨口鼻而入,即性之一,分為命之二,須知在先天之一,謂之性,後天之一,謂之命,性命二字,各失其一,性失一,乾變為二,二者離也,離則必散,散則虛,一點靈性,離了玄關本位,本位虛,一點靈性,散於眼、耳、鼻、口、臟腑、皮膚、毛孔、四肢、心、喜怒哀樂愛惡慾,由此而東漂西動,昏沉下墜。兩命失一,坤變為坎,坎者陷也。陷於七情六慾,被酒色財氣,名利恩愛之八魔所迷,轉入四生六道之輪迴,故不能返本還源也。玄關為離位,丹田為坎宮,須先斷色慾,斬月信水,收回本性,採抽添之法,將丹田旋轉,一點真陽,採還於離位,真陽相合,此謂之抽坎填離,降伏之法,將玄關一點真陰,復還坎宮,真陽相合,此謂之降離歸坎,如此復回,先天乾坤本體,天地定位,則如如不動,現出本來真性,恢復本來真面目也。抽坎添離之法,道家稱為運周天,佛家曰轉法輪。用此功夫,來生化萬物的本源,從後天返回先天,玄關一竅,會突然湧現一股神秘的力量,用這一股神秘的力量,來修練抽坎添離的功夫,讓真心本性,恢復光明,所以萬法歸心錄說:「玄牝者,即靈機,靈機者,即真心」。六祖壇經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是安住在「屏息諸緣、一念不生」的狀態下,很久,惠能才對他講後面的話。當他安住在此「屏息諸緣、一念不生」的「不思善、不思惡」的狀態。良久是指傳道的過程,當下返光返照,霎時悟見本性,這時所見的才是自性,也就是所謂的本來面目。又曰:「前念不生為心,後念不滅為佛。」心是指自性本自具足的「能」,也是孔子所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是心念當其未起用,還沒有發生,還沒有動念的狀態持續下去,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也稱為玄關,所以萬法歸心錄說:「問:如何是玄關一竅?曰念未起,機未萌,謂之玄關」。玄關竅並非道家的專有名詞,早在佛世尊的時候,就有非常清楚的解說了。五燈會元卷第一記載:「世尊因七賢女遊屍陀林,一女指屍曰:『屍在這裡,人向甚處去?』一女曰:『作麼?吟作麼?作麼?』諸姊諦觀,各契悟,帝釋散花曰:『惟願聖姊有何所須,我當終身供給。』女曰:『我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無樹子一株,二要無陰陽地一片,三要不響山谷一所。』帝釋曰:『一切所須,悉有之。三般物,實無得』女曰:『汝若無此,』爭解濟人?」帝釋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憍尸迦,我諸弟子大阿羅漢不解此義,唯有諸大菩薩乃解此義。」帝釋是佛教護法神之一,天龍八部之一的天眾之首領,佛家稱其為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主。四事是:一者有常必無常、二者富貴必貧賤、三者合會必別離、四者強健必當死。七珍就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珍珠等七種寶物。七賢女說他們四事七珍都有,只是缺少三件珍寶,這三件珍寶是:無樹子一株、無陰陽地一片、不響山谷一所。
一、無根樹:自性居住在玄關竅裡面,無所依持,但是能夠建立萬法。
二、無陰陽地:自性猶如虛空,超言絕慮,不思善、不思惡,故不屬陰陽。
三、不響山谷:自性本寂,如同山谷一樣,所以不屬任何緣起法。
以上三件珍寶,都指自性所居住在玄關一竅的地方,這個地方,帝釋天子也不知道,所以一起去請示佛世尊,佛世尊告訴大家說,我的弟子以及大阿羅漢都不知道,只有諸佛菩薩才知道。早期正法眼藏的傳承,是單傳寡傳期,如果不是因緣時節來到,天機是不可以洩漏的。玄關一竅,在空虛之中,靈妙莫澈,在寂靜之中,感而遂通,雖然你知道玄關一竅的位置在哪裡,但是你如果沒有經過求道儀式,沒有恭請天命明師的開啟,沒有法界轉移,是沒有用的,所以萬法歸心錄說:「虛中靈,寂中妙,謂之一竅」。 祖源禪師提出十魔亂正,對修行者,有警惕作用,內容如下:
一者宿冤。
一者宿冤。
二者外惑。
三者煩惱。
四者所知。
五者邪見。
六者妄想。
七者口業。
七者口業。
八者病苦。
九者昏沉。
十者天魔。
以上十魔障,能撓亂正修,慕道之人,宜謹慎之。
【修持心得】:
從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五冊,萬法歸心錄經文的記載:「如何示谷神不死是謂玄牝?師曰:谷者虛,神者靈,虛靈不昧,謂之不死。 玄牝者,即靈機,靈機者,即真心。問:如何是玄關一竅?曰念未起,機未萌,謂之玄關。虛中靈,寂中妙,謂之一竅。」說明修行人主張三教合一,或五教合一,對於互相印證,道學的提升,更有助益,以堅定修辦信心。更闡明玄關一竅,是修辦道非常重要的關鍵。祖源禪師以道家經典~道德經,引例谷神不死,來印證谷神不死的真諦,玄關一竅的妙用。修辦道者,能夠體悟本性是一團磁場、真理、能源,道體好像空谷一樣,但是真空可以產生妙有。谷神雖然無形無相,但是它具眾理而應萬事。在楞嚴經、五燈會元的記載,印證玄關寶藏,是修行得道、成道的明燈與指南。修辦道者,能夠在谷神不死的地方(玄關竅)用功夫,積極學修講辦行,內外雙修,福慧並進,等待功德圓滿,必能超凡入聖,達到死而不亡者壽的境界。
玄關一竅慧生見性微妙法
玄牝之門指點迷津見如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