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膽固醇─ 別忽略吃藥的可怕後果 蘇勵平著


        膽固醇別忽略吃藥的可怕 蘇勵平著
 
        相信大家都知道要控制膽固醇,一定要吃立普妥(Lipitor) 這類降膽固醇的藥才行,這個念頭已經被藥廠深深的植入我們的心中,以致我第一次吃 Lipitor,其實是自己要求一個當實習醫生的晚輩給我開藥方。
我年輕時從沒考慮過膽固醇的問題,所以好吃的我都吃,一直吃直到吃不下。從冰淇淋、紅豆冰、豆沙包,到漢堡、薯條、炸雞、紅燒肉,要不就是澱粉越多越好的麵條、鍋貼。直到有次付了幾萬塊台幣,能看到顯微鏡下像一串串葡萄的紅血球,醫生說那些包在外面厚厚的葡萄皮都是脂肪,因此提醒我要多注意飲食,無知的我這時才知道自己的飲食習慣需要檢討了!
2006 年我在美國第一次正式驗膽固醇,結果是 263,當時醫生並沒開藥方要求吃藥。我不記得從哪裡聽來的,高膽固醇會提早見上帝的念頭。當實習醫生的晚輩把立普妥開給我後,才吃了一個多星期,手臂就開始有種奇怪的痠痛,它不像運動過度後的持續性痠痛,那痛法很不一樣。不只如此,肌肉在活動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它是靜下來才隱隱的痛。找不出原因,把藥停下來,過幾天就不痛了。於是只好把剩下花了近百美元買的立普妥丟掉。
2008 年在台灣全身體檢後,醫生正式要我吃藥降低膽固醇。我說明了曾經有的藥物反應,醫生就換了一種藥。可是,這次變成肩膀肌肉痠痛,所以換了醫生,也換了藥,只是這次醫生說至少要先吃幾個月把膽固醇降下來再說。結果,膽固醇是降下來了,但總覺得不該有那趕不走的痠痛。於是我和醫生商量試驗停吃藥,只是,一停膽固醇就馬上跳到 250。後來,我找到振興醫院的名醫,開了一種新藥,劑量較輕,痠痛也就沒那麼明顯。就這樣混到2011 年,吃了一年這藥後,因為自己不服輸又頑固的劣根性再次發作,於是又和醫生商量,以自動減肥、注意飲食來代替吃藥。如此又再次停藥,當然,膽固醇又跳回 250。醫生說他有個病患,和我一樣不肯吃藥,堅持靠運動,用飲食來控制膽固醇,一年後中風了。這一下終於把我愚蠢的固執嚇了回去,滿心不服的乖乖吃了兩年藥!我心想,那裡有藥一吃就有效、一停就沒用,又不是嗎啡?!

後來那個從沒停過的肌肉痠痛,雖然沒有惡化,卻好像有點如影隨行,愈形明顯。不只如此,我開始特別怕冷,早上起來不加件衣服、鼻涕留個不停,雖沒生病,卻感覺抵抗力很弱。還有,蹲下去站起來太快會眼冒金星!不知道是老了,還是那個鬼藥作怪。於是約了美國的醫生,把這些現象提出來,並問是否與吃藥有關,醫生的答案是也許,不過藥的劑量很小,應該不會太嚴重,但為了安全起見,做了一個相當完整的驗血。他說如我決定停藥,三個月後就再追加驗血。
 
就在部分驗血結果陸續出爐的時候,我收到朋友寄來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賴宇凡創製的節目。看完後就像當初看完近代民國史一樣,大水沖翻了龍王廟,把已經埋在內心深處對立普妥的疑團,打開了一個天窗。原來,我們對膽固醇的功能完全誤會了,原來膽固醇 250 並不是問題。但製藥公司舖天蓋地的行銷卻把我們嚇得以為只有立普妥是民族的救星,使我們忘了周處除三害的教訓。原來,降膽固醇藥物能強力抑制肝功能、關掉 CoQ10 能量生產工廠(CoQ10是心臟重要能量來源),它同時能把體內細胞膜、膽汁、維生素 D, 和賀爾蒙的量都壓下來。就因為如此,許多腦裡需要的養份也沒了。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下立普妥的副作用(The side effects of cholesterol-lowering drugs) 這下不得了!
降膽固醇藥物的副作用包括了:
入睡困難
皮膚泛紅
肌肉疼痛
肌肉痠、疲備、無力
昏沈
頭暈
想吐
腹痛
漲氣
拉肚子
便秘
起疹子
健忘
失憶
頭腦迷糊、混亂
高血糖
糖尿病
就在這時我的全面檢查報告陸續出爐,結果項項合乎標準,醫生說我是個非常健康的老頭子除了維生素D外。維生素D標準應該是 30 – 100 ng/mL ,但我的卻只有 24,問題是我這麼常爬山、曬太陽,怎麼會缺少維生素D?
缺維生素D 的後果會出現:
骨頭疼痛
肌肉無力
心臟病
老年痴呆症
氣喘
癌症
胰島素阻抗
多發性硬化症
好不好笑?缺維生素D的第一個結果就是心血管疾病。
記不記得 70 年代電視廣告舖天蓋地的宣導人造黃油(人造奶油)是最健康的牛油代替品,現在我們知道它裡面的高反式脂肪是心臟病的元兇之一。也許這還不能顛覆根深蒂固的立普妥主義,但以下醫生的聲明一定會讓你醒過來。當我跟我的新醫生提起不想再吃藥了,你猜他說什麼? 他說 :「立普妥是最壞的藥,這藥還有一大堆尚未發現的後遺症,我懷疑也許它也和胰臟癌有關係 。」醫生竟然還給了我一個自然食療的網站 (Mercola.com),他鼓勵我用傳統方法治療

現在我已經停止吃藥一陣子了,手酸好多了。我深信心血管問題和吃降膽固醇的藥不是等號,就我所知,身邊許多得心臟病或腦溢血的朋友,其實都沒有高血脂的問題。但這些人很多是喜歡外食。Dr. Mercola 說持續發炎才是心血管的元兇,這個說法和賴宇凡的理論不謀而合。我決定將像柯林頓一樣,把自己當成試驗品,努力控制飲食,寧可冒高血脂的險,也不要傻傻地因為被嚇到,自投羅網的吃出癡呆、或癌症。
作者後記:

1.
看美國的醫生預約好不用等,醫生很有時間和病人詳細解釋病情。而醫生的工作量也不像台灣一天要看幾百個病患哪樣離譜。台灣的醫生就算約好也要等個半天,沒有明顯問題,三兩分鐘就打發了。有次我等了45 分鐘,剛坐下來聽個心跳,就好了。我就開玩笑地說,等了半天這樣就好?醫生笑了起來說:「好!好!好!坐下來,聊聊天!」這個醫生非常難約,約了幾次都約不到,只好找個小醫生,結果,護士小姐出來問我要看什麼問題,我說主要是拿藥,她二話不說,幾分鐘後就把藥方給我,連醫生是什麼樣子都沒看到。
2. 我在台灣看醫,抱怨肌肉痠痛不下十次,卻沒有一個醫生想到要查一下我的維生素D 我每星期爬三次山,每次至少在太陽下四、五個小時,再怎樣也沒想到自己會缺它。現在再回頭看,似乎這該是吃降膽固醇藥物(Statin )非常明顯的結果。
3. 醫藥公司除了大打廣告之外,每年都要花大錢請醫生大吃、大喝,介紹他們的新藥及研究成果。它們花在行銷上的的錢,往往高於研發新(所以嘍,錢怎麼賺回來?抓我們這些無知的”病患”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