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與修養
老子描述自己所說的話是「正言若反」,意思是:正面的言論,聽起來像是反面的。譬如,他說:擔任政治領袖的人,必須承受各種批評與污辱。表面看來,好像很委屈、很倒楣、而事實上這樣才能包容天下人,成為大家愛戴的領袖。領子與袖口,不是一件衣服最惹髒的地方嗎?既然身為領袖,就不必計較這些。
他又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治理一個大國,要好像煎一尾小魚一樣。煎小魚時,不必翻動,否則魚肉碎爛,無法讓人下嚥。無為而治的道理盡在其中。我們會擔心: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嗎?什麼都不做,又怎能夠治理天下呢?老子的無為是指「無心而為」,做你該做的事,不必存著特定目的,一切將會水到渠成。
我年輕時閱讀老子的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強行者有志。」我們從小唸書,一路走來立過不少志向,但是大多數不是無疾而終,就是事過境遷之後忘記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後來我才領悟到:原來所謂的志向是指做不到的事,既然做不到,怎麼辦呢?只有靠「勉強」。但是,談到勉強,不是違反「順其自然」的原則嗎?不是忽略了「無為」的教訓了嗎?
要說明這個問題,必須先分析「人」是怎麼回事。人是動物之一,具有生物本能,亦即通常所謂的「食色,性也。」這方面如果順其自然,結果將會如何?說得好聽些,是大家各自滿足慾望,各取所需;但是,供需不平衡時怎麼辦?貪得無厭、巧取豪奪、強凌弱、眾暴寡時,又該怎麼辦?因此,在思考「人」的特色時,關鍵不在動物性,而在人與動物之間的差異。
這種差異在於人有高度而神奇的認知能力,可以分辨利害,再延伸到善惡、美醜、真偽等。譬如,莊子是老子之後的道家代表,他曾告訴一位急著想要報仇的國君說:「現在假設各國國君簽署一份協議書,講明誰取得這份協議書,誰就可以稱霸天下。但是有一個條件:如果你用左手取得,就須砍去右手;如果你用右手取得,就須砍去左手。那麼,請問大王,你還想稱霸天下嗎?」這位國君立即領悟:天下再大,也是身外之物,但是自己的手卻是不可替代,怎麼可以捨近求遠?
於是,人生的正路只有一條,就是分辨什麼是生命的起源與歸宿,而答案是「道」。如何回歸於道?首先當然要排除及超越一切過度的慾望。譬如,我在媒體上看到廣告及促銷,就會想:這些是我要的嗎?我沒有這些還能活下去嗎?還能過得快樂嗎?沒有人可以替你決定。我們不必先設下判準,好像大家都要以清教徒的生活為典範。
不過,既然我們不能什麼都要,就只好排列出優先順序,並且將來的目標總是要往精神層次去努力。這即是我們所肯定的「修養」。沒有人生下來就有修養,也沒有人是完全沒有修養的。什麼是修養?還想吃時,勉強自己少吃一些;還想玩時,勉強自己適可而止。古人早就提醒我們:「樂不可極,樂極則生悲;慾不可縱,縱慾則傷身。」
換言之,修養皆由勉強而來。勉強在開始時,必定困難重重;等到習慣成了自然,就會像西諺所云:「習慣是第二天性。」但是,人生的挑戰就在於:只要活著,就不能停止思考及活動,因此人生不能沒有方向。方向來自於志向,因此志向不能太小、太瑣碎、太平凡,而應該取法於「道」。「道」是什麼?如果把人比喻為小水滴,那麼,「道」就是大海洋。
如何讓小水滴不乾涸?唯一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回歸大海洋。界定了這樣的目標及志向,接著所能說的,不是只有一句話嗎?就是「強行者有志」。「強行」是指勉強而行,也指堅持力行;總之,就是不能虛度此生,並且要走在正確的途徑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