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指闡真銓 十六心傳化大千
庸德之行超聖域 儒家哲學惠無邊
釋揚奧義明天性 孔孟宗風妙理宣
義渡群生施法雨 親民至善得超然
中庸釋義目錄
自序
中庸篇朱子章句序
第一章
天命章釋義
第二章
君子中庸釋義
第三章
中庸其至矣乎釋義
第四章
道之不行釋義
第五章
道其不行釋義
第六章
舜其大知釋義
第七章
人皆曰予知釋義
第八章
回之為人釋義
第九章
天下國家可均釋義
第十章
子路問強釋義
第十一章 素隱行怪釋義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釋義
第十三章 道不遠人釋義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釋義
第十五章 君子之道釋義
第十六章 鬼神之為德釋義
第十七章 舜其大孝釋義
第十八章 無憂者其惟文王釋義
第十九章 武王周公其達孝釋義
第二十章 哀公問政釋義
第二十一章
自誠明釋義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釋義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釋義
第二十四章
至誠之道釋義
第二十五章
誠者自成釋義
第二十六章
至誠無息釋義
第二十七章
聖人之道釋義
第二十八章
愚而好自用釋義
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種釋義
第三十章 仲尼祖述堯舜釋義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聖釋義
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釋義
第三十三章
詩曰衣錦尚絅釋義
第三十四章
中庸小結
第三十五章
中庸篇 心得記要綜論 中庸真理 萬世丹根
中庸釋義自序
中庸一書,相傳乃是子思所作,子思是孔子之嫡孫,姓孔名伋,得曾子獨授心法,子思怕年久日深,降本流末,怕所傳的心法變質,遺誤眾生,所以著作中庸,將孔門心法奧旨記載下來,以為後世做個準繩,所以中庸所談的是一貫心法,子思再將這心法,傳授給孟子,奠定了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的地位。
自古以來,聖帝明王,授受十六字心法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十六字心法,堯以授舜,而後舜又傳禹,歷經無數古聖先賢,一脈相傳,輾轉傳承至今,始大開普渡於世。所以子思著作中庸,正是闡揚這聖道心法的奧秘。何謂中庸呢?中者不偏不倚,是源頭、原點、核心,本體,也就是萬物之樞紐,在天謂之大靈源~老母,賦於人謂之性,主宰周身,統四端而兼萬善,在儒家經典稱明明德、允執厥中,或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釋云:正法眼藏、如是、於此經中、方寸寶地、無縫塔、靈山塔;等。道謂:玄關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谷神不死,是謂玄牝。黃庭經云:「上合天門入明堂。」故知此中字,就是真如妙理,中道自性之處,歷代聖賢仙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相續傳受,就是傳此中字率性之道,所以儒曰:「存心養性」。道曰:「修心煉性」。釋曰:「明心見性」。耶曰:「洗心移性」。回曰:「堅心定性」。因此五教聖人都因緣設教,來闡揚性理真傳的。世人若欲知此奧秘,當訪求明師指點,加以修持,即可使自性復明,以達於真善美聖之境界。
何謂庸?庸者,平平常常,無過與不及,至平而不奇特,至常而不會改變,是天下間的定理,也是日常飲食之間的常道,更是成聖成佛必經當行的道路。因為中字,子思認為道理太深奧,恐怕世人不易了解,所以在中字下面加一庸字,使世人更加容易瞭解。其實「中」字就是道,「庸」字就是德,「中」就是天命之謂性,「庸」就是率性之謂道也,又不偏之謂「中﹂就是天命之謂性;不易之謂庸,「庸」就是率性之謂道也。喜怒哀樂未發以前是「中」,喜怒哀樂率性而發謂「庸」也,故知「中庸」一書所載乃孔門心法,是明體達用,盡性了命的一部聖書。
今時大道普傳,為闡揚孔門心法,了悟「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妙義,後學誠惶誠恐淺釋「中庸」一書,以報答天恩師德,若有未詳盡之處,恭請前賢大德,不吝指教是幸。
庚辰年花月
中醫師 智音 謹序
十
六 字 心 法 |
人心惟危
|
可善可惡
|
偏陽散亂
|
偏陰昏沈
|
情慾污染
|
危殆不安
|
道心惟危
|
純善無惡
|
智體圓明
|
不生不滅
|
妙明真心
|
微妙莫測
| |
惟精惟一
|
攝情歸性
|
轉識成智
|
精明治昏沈
|
一誠治散亂
|
反妄歸真
| |
允執厥中
|
先聖心傳
|
三界正道
|
允執信守
|
厥中妙諦
|
歸順正道
|
中庸篇 朱子章句序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一、要旨:
中庸一書,朱熹將其重新編輯,分成三十三章,本章第一段是朱熹夫子,引例他的老師程子的話。指出中庸的定義。第二段強調此書是因為恐怕孔門心法失傳而作。第三段說明心法真傳的妙用,闡明得此心法真傳,終身受用有無窮無盡的功效。
(二)分解:
(一)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註解】:子程子:第一個子指老師或 先生,程子是指朱熹的二位老師,程顥(明道 先生)及程頤(伊川 先生)。不偏之謂中:即不偏不倚的意思。 不易之謂庸:常而不變,萬古永不改變的法則。
【解釋】:我的老師程子說:「不偏不倚的叫做中,常而不變的叫做庸。中乃是天下間最光明正大的道路;庸即是天下間,恆常永不改變的真理。」
*、心得記要:
1、
中國道統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孔子傳之顏子、曾子、子思、孟子,但是到了孟子就中斷了,聖經賢傳雖然仍存在,但是所蘊含的精神已經無人了解,直到一千年以後的宋代,才由程顥,程頤二位兄弟,傳揚起來。
2、
有周濂溪二程子及朱子學者的宏揚,才奠定了理學在中國文化的地位。
3、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即不落邊見,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六祖壇經無相頌曰:「邪正俱不用,清靜至無餘」。
4、
故知中庸這部聖書,講的是大中至正,不偏不倚,常而不變的性理大道。
(二) 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註解】:孟子:戰國鄒人,名軻字子輿,是子思的學生,作孟子七篇,後世尊為亞聖
【註解】:心法:口授以心印心,授受率性之道,正法眼藏的心印大法。
【解釋】:中庸這本書,乃是孔門之中,師生之間,代代相傳的心法。孔子的嫡
孫子思,恐怕時間久了,心法的傳授會有差錯,所以特別將他寫成中庸這本書,傳授給孟子,寄望道脈的傳承,永不間斷。
*、心得記要:
1、
心法,乃是祖祖相續,不令斷絕,昔時五祖擊杖於槽廠,傳法於三更,也是吩咐六祖曰:「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六組壇經行由品)
2、
桃園明聖經曰:「希賢希聖由天命,學禮學詩聽自然」,故欲成聖成賢,必須要有天命明師指授心法真傳,才能成就。
3、
何以成聖成賢需要明師指授呢?六祖壇經般若品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所以俗語說:無師不說性,即是此意。
4、
六祖壇經行由品曰:「三更受法,人盡不知,傳授頓教及衣缽」。此授受心法的記載。
5、
因恐年久有誤,故筆之於書,以為印証。六祖壇經般若品曰:「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此授受心法的尊貴也。
(三) 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註解】:一理:一為數字的開始,也是道的別名。萬事:指治國修身的法則。彌六合:充滿四方上下整個宇宙間。卷:收藏。密:極微小的地方。玩索而有得焉:指研究書中的道理。
【解釋】:這本書一開始,就說一貫的道理,再來便論到治國修身的要義,最後又回歸到原來的正道上,這個正道若散放開,可以充滿整個宇宙間,卷藏起來,可以退藏於極小的玄關竅。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道味奧妙無邊,這都是成聖成賢真實的學問。善於讀書的人,若能仔細研讀玩味中庸的道理,一旦領悟並且貫通書中的道理,在進德修業上,這一生一世上的應用,受益當是無窮無盡的。
*、心得記要:
1、
一理者道也,乃是未有天地之前的一團真理,也就是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能源。
2、
此一理,在天為天理,在地為地理,物有物理,事有事理,賦於人謂之性理。
3、
一理即是道,即是本性,萬物不離自性是一理,故道言抱元守一,儒言執中貫一,佛云萬法歸一,耶言默禱親一,回言清真返一。
4、
道能生育天地萬物,故曰放之則彌六合,道雖大,卷之則藏在自身極小的玄關竅。
5、
若能受明師指授大道,真修實煉,把本性發揮出來,則終身受用,無窮無盡也。六祖壇經般若品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故云終身受用,有不能窮盡也。
|
本性由理天而來→理
|
本性
|
氣息由氣天而來→氣
|
氣息
| |
色身由象天而來→象
|
色身
|
第二章、天命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者也,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一、要旨:
本章是子思講授中庸的真理,首段闡明人的靈性是從上天 老之處分靈而來,叫做﹁性﹂,遵循本性來待人處世叫做正道,發揮自己的本性,去教化別人來修持正道,這叫做﹁教化﹂。第二段說明虛靈不昧的本性,須臾不可離開自身,進德修業的君子,要謹慎自持,在睹、聞、隱、微之中,存養省察,才能圓滿自性。第三段指出中和的修養功夫與境界,若能達此境界,則可與天地同參,與宇宙共同端正其位,和萬物順此正道而成長。
二分解:
(一)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註解】:天命之謂性:天命即理天所賦予,也就是自然的稟性。性即本性。率性之謂道:率即率領或遵循,道即光明的道路,也就是人人所當應遵循的正路。修道之謂教,修即修理整治,是教人遵守仁義禮智信等,人倫大道的教化,使人人能遵循此正道而行的意思。
【解釋】:上天所賦予我們的這點靈光叫做性,依循著本來自然的天性,來待人處事,叫做正道,若能時時修治品德,使我們的言行舉止能夠依歸正道而行,叫做教化。
*、心得記要:
1、此章首講性、道、教的意義。性乃上天 老分靈而來,在天謂天理,在地曰地理,在事曰事理,在物曰物理,賦於人謂之性理。
2、人類是由靈性與肉體的結合,性即是上天 老所賦予,人之能視、聽、言、動、思想等諸般作用,都是本性的作用。
3、能夠率領本性,依循天性良心來待人處世,即是正道,如何率性呢?訪明師可知也。
4、教者,從文從孝,即教導人民能知文字識道理,不斷地修身養性,遵循人倫孝道,一切行為以本性良心為依歸,就是教。
5、本段即中庸的三綱領,求明師指受天命之謂性之所在,接著修道的功夫,即是率性之謂道,最後行功立德,就是修道之謂教了。
6、聖經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五節曰「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不能到父那裡去」。耶穌所說的道路、真理、生命,就是天命、率性、修道也。
(二) 道者也,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註解】:須臾:很短的時間。君子戒慎:君子: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戒慎:即警戒謹慎。恐懼:害怕驚惶,提高警覺。莫見乎隱:莫:沒有。隱:暗處。微:細小的事。獨:單獨。
【解釋】:所以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 君子,應該特別警戒謹慎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以免做出違背良心的事,還要特別提高警覺,恐懼別人聽不到的地方,以防止差錯。因為任何事情,沒有比在隱暗的地方容易發現是非善惡,也沒有比那最細微的東西,更能顯現黑白對錯,所以有道德、有修養的 君子,更要特別謹慎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以良心當家,才不會犯錯而墮落。
*、心得記要:
1、即是理,即是本性,道之不可離,即本性不可離開肉體,一但離開肉體,人即亡矣。如魚之不可離開水,離開水即亡也,道理也是一樣。
2、慎獨的功夫,為存養省察的要義,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吾人若能迴光返照,以謹慎、懺悔之心自持,不敢稍有大意,才能慎防過錯。
3、本段戒、懼、隱、微的功夫,和大學篇所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4、黑暗的地方,鬼神最多,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上天像電波感應般的快速而靈敏,故云:「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故怎可不警戒於心呢?
5、不睹不聞,正是叫我們不要用六根逐六塵,二六時中守住這一點玄關竅~自性良心。
(三)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註解】:喜怒哀樂之未發:喜怒哀樂是人的情感,在七情六慾尚未發動之時,是人的本來真面目。中節:即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大本:道的根本,即天命之謂也。達道:天下古往今來所共同通行的道路。中和:恰中其節。致:達到。位:能各安其所。育:遂其生長。
【解釋】:當喜悅、憤怒、悲哀、快樂,這些七情六慾還沒有產生的時候,本性是大中至正的,沒有過與不及的偏倚,這叫做「中」的境界;一旦喜悅、憤怒、悲哀、快樂等情感發出之後,也都沒有過與不及,發得合情合理的境界,叫做「和」。「中」、「和」這二種境界,是天下古今中外所共同通行的大道路。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 君子,如果能夠做到「中」、「和」這二種地步,即能致良知良能,推而至於天地之間,宇宙萬物必能依照常軌而端正其位,進而推廣至於萬物上,萬物也能順著自然的常道而發育生長了。
*、心得記要:
1、中和是修道的基本條件,天地能萬古常存,循環不息,亦是因為有中和之道。
2、修道者,如何達到中和的境界呢?首先要把本性安置在中道玄關處,再看淡情關(父母、妻子、兒女),以及看淡名利。
3、中和兩個字即是「道也者,不可臾須離也」,能二六時中,不離這個⊙,時時以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才能率性修道,以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
4、本段是子思講述孔門心法,是繼大學三綱領、五步功夫、八條目::等內聖外王的課程,進而再闡明內聖功夫的修持要訣。
5、咱們若能率性以修己渡人,以中和之道而行,必能參贊天地之化育,以達到共育萬物的三不朽功業。
|
天命之謂性
|
體
|
明 德
|
上天所賦于
|
率性之謂道
|
用
|
明明德
|
循天理良心而行
| |
修道之謂教
|
體用合一
|
作新民
|
教化世人使之明理
|
貫通人天
|
天命之謂性
|
至善本性
至尊至貴
|
天理良心
皇母所賦
|
本來面目
在天曰理
|
無極真理
賦人曰性
|
老母分靈
散於萬殊
|
率性之謂道
|
性本至靜
克除私慾
|
五常俱備
遵循天理
|
八德齊全
盡人合天
|
率性行道
覺悟修身
|
求師點傳
率性修道
| |
修道之謂教
|
人性本善
體天之心
|
氣質有偏
斟酌時宜
|
私慾難免
修而明之
|
得天之道
以化世人
|
行功立德超凡入聖
|
第二章、君子中庸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一、要旨:
本章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話,來闡明中庸的意義。首段說明 君子與小人的行為,有無遵守中庸之道的分別,第二段指出因為君子能守中庸之道,而成為聖賢,小人因為違反中庸之道,胡作非為,終究而為凡夫、為小人。
二、分解:
(一)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註解】:仲尼: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官至大司寇,曾周遊列國。後來返回魯國教書,學生三千人,又刪詩書,訂禮樂、作春秋等書,後世尊為至聖先師。君子: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小人:自私自利,胡作非為的人。中庸:能率性而為,行為不偏不倚之謂。
【解釋】:至聖先師孔子說:「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 君子,他的所作所為,以本性良心作主,不偏不倚,履行中庸常而不變的道理。相反的,自私自利,沒有道德的小人,他的所作所為,違反中庸常而不變的道理,離開本性,所以膽大妄為,無所忌憚。」
*、心得記要:
1、此章為子思引述至聖先師孔子的話,讓我們知道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在那裏。
2、君子受明師指授大道,知道明明德,率性而行,行為戒慎、恐懼、慎獨,故能成為 君子。
3、小人迷昧本性,胡作非為,無戒慎、恐懼、慎獨,自私自利,故終為小人。
4、中者不偏不倚,庸者常而不變。得道的君子,時時履行中庸之道,發而皆中節,處世中正和平,沒有過與不及,故能步聖賢的後塵,直登聖域。
5、可見中庸之道的重要,有中道之定位(玄關竅),故能時中、守中,並體道,履行庸德,終達聖域賢關的境界,小人不知履行中庸之道,故終究為凡夫也。
(二)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註解】:時中:時時刻刻守住玄關竅,這點靈明的本性。無忌憚:離開本性,行為沒有戒慎恐懼的意思。
【解釋】:有道德,有修養的 君子,時時刻刻守住中庸之道,二六時中,將本性放在這個地方☉,以這點良心來待人處世。沒有道德自私自利的小人,因為不明白道理,不知道大中至正的本性在那裏,所以違背中庸的道理,自私自利,迷昧本性,待人處事必然沒有戒慎恐懼而胡作非為。
*、心得記要:
1、君子因為知道本性的所在,所以待人處世,都能守住這點本性,憑良心做事,故能依中庸之道而行。
2、小人因為沒有受明師指授大道,不知道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的這點本性良心,認為人死就算了,所以違反中庸之道。
3、中庸之道是在日常生活中,由本性流露出自然、合宜的行為,只要能守中,依道而行,就是君子。
4、本章子思首言中和,再述中庸,其實中和即是中庸,中庸即是中和,中和是性情,中庸是德行,其實一也。
5、中庸之道,人人都有,個個能行,能行之,則為君子、聖賢;違反之即是凡夫、小人。
君子中庸
|
君子
|
中庸
|
而時中
|
明真理
|
遵道德
|
言行相顧
|
小人反中庸
|
小人
|
反中庸
|
而無忌憚
|
本性昏暗不明理
|
胡作非為
|
口是心非
|
第三章、中庸其至矣乎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一、要旨:
本章是子思引例至聖先師孔子的慈語,感嘆中庸之道是人間最美好的道路,但是一般的凡人,沒有信受奉,行已經很久了。
二、分解: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解釋】:至:美好到極點,鮮:非常稀少。
【解釋】:孔子感嘆的說:「中庸的道理,是人生最高的哲理,美好到極點,但是人們沒有依照這個道理來實行,已經很久了。」
*、心得記要
1、本章與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五章云:「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意義相類似。
2、中庸之道,何以美到極點,因為恰到好處,最完美、最圓滿、最逍遙自在,能大中至正,恆常不變,上遵天理,下達人情,達於止於至善也。
3、一般的凡夫不能依照中庸之道來做,是因為人心不古,本性迷昧,世道衰微,道德淪喪有以致之。
4、又老百姓不能實行中庸的道理,是因為不知道率性之道,追名求利,根基淺,嗜慾重,造罪無邊,致出苦無期也。
5、今逢普渡佳期,天降真道,真儒復興,我們要積極宏揚中庸之道,使同胞都能求道立德,奉行中庸之道,矢志不移,一定能成為聖賢、君子。
中庸三達德 |
智仁勇
|
好學近乎智(窮究學問)
|
內性之功在
修心
|
博學充實悟
真理
|
以期良知早
復初
|
力行近乎仁(努力行善)
|
五常之德仁
居首
|
義理智信從
仁行
|
行五德化群
倫
| ||
知恥近乎勇知過必改
|
天下人皆吾
同胞
|
萬民迷性沈
孽海
|
自恥天職未
盡焉
|
第四章、道之不行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一、要旨:
本章是子思再引例孔子的話,承接上章所述大道不行不明的原因。首段指出假聰明以及愚昧的人,都不能實行中庸之道的原因。第二段說明賢者,不肖者的行為不合乎中道,致使大道不能明白於天下。第三段,以飲食知味的道理,說明履行中庸之道,要親自去體會、實行,才能推行於天下。
二、分解:
(一)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
【註解】:道:即天理、本性、中庸之道。知者:假聰明而非真知的人。愚者:沒有智慧迷昧的人。過之:太過聰明而好高騖遠。
【解釋】:至聖先師孔子說:「中庸之道所以不能實行於天下的原因,我知道了,是因為有聰明才幹的人,認為中庸之道太平常,不肯去實行。而一般凡夫,不明事理的人,卻認為中庸之道,太過深奧,恐怕能力不夠,所以不敢去實行。」
*、心得記要:
1、大道不能宏揚於天下的原因很多,至聖先師孔子歸列為兩大類,一是太賢能過聰明的人認為太平常了,不值得推廣;一是愚昧不肖的人,認為太深奧,能力不足,以致無法推行。
2、實上道在尋常日用間,故中庸第二十九章云:「君子之道,本諸身。」六祖壇經般若品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平常的中道成就,即是聖道的完成。
3、知者過之,即假聰明知道中庸之道很好的人認為太平常了,以為酒色財氣,名利恩愛,比較刺激,只貪圖眼前享受,不顧靈性歸宿,故不去推廣實行。
4、愚者不及也,愚者認為中庸之道,太過深奧了,看輕自己,沒有信心,見難思退,所以不敢,也沒有勇氣去實行,錯失修辦良機。
5、六組壇經行由品云:「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孔子曰:「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只在有志無志的分別。
(二)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 也。
【註解】:賢者:有才華,有能力的人。不肖者:沒有修養,不具才幹的人。
【解釋】: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承接上段的意思,接著又說:大道不能明白,普傳於天下,我知道它的原因了,有才華有能力的人,以為大道太平凡了,所以不肯講給別人聽,一般的凡夫,沒有才華能幹的人,認為中庸之道太過深奧,沒有能力去宏揚。
*、心得記要:
1、本段孔子說賢者,不肖者,以及上段,知者,愚者,其實是指出假知、賢、愚、不肖因為行為沒有合乎中庸之道,所以不能將中道宏揚於天下。
2、何以不能將大道宏揚於天下呢?都是犯了過與不及的毛病,自恃聰明,不敢承擔,沒有意志,互推責任,都不合乎中庸之道。
3、真理是一付擔子,得到真理,要將擔子挑起來,古人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所以大道的推行,每個人都有義務與責任。
4、大學篇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己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可見老實誠一,不需要有多大才華,亦能保我子孫百姓,加惠聖道。
(三)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解釋】這好像每一個人,都需要飲食,很少人能夠真正知道其中的味道。
*、心得記要
1、孔子曰「道也者,不可離也,可離非道也」。人之在道中,如魚之在水,人之在氣中也,如果魚離開水,人離開氣變會死亡,人一旦離開中道,險象環生也
2、故人不能離開飲食,不能離開味道,如人之不能離開中庸之道,道理也是一樣。
3、道要靠經驗與親身體會,很難以形容,好比椅子跟火,無論你用寫的、畫的、說的,都不是真正的椅子跟火。
4、本章說明中庸之道,不能推行於天下的原因,有知、愚、過與不及等四種原因,是要我們把本性放置在大中至正的中道上,腳踏實地,飲水思源,信受奉行,勇於承擔,知行合一。只要大家同心合力,必能將大道宏揚於世界,廣渡有緣。
|
知者過之
|
知道的人認為平常了,不肯去做
|
知過不改迷於酒色財氣
|
愚者不及也
|
愚者認為中庸之道太深奧,沒有能力去
|
自甘墮落不敢承擔
| |
賢者過之
|
有才華的人認為大道太平凡了,不肯講
|
自恃聰明錯失良機
| |
不肖者不及也
|
一般的凡夫,認為大道高深莫測,不敢承擔
|
看輕自己互推責任
| |
沒有智、仁、
勇
|
沒有把本性放在大中至正的中道上
|
沒有腳踏實地信受奉行
|
第五章、道其不行
子曰:道其步行矣夫!
一、要旨:
本章是至聖先師孔子,感嘆大中至正的聖道,因為天時未至,暫時不能推行之於天下的原因。
二、分解:
子曰:道其步行矣夫!
【註解】:道:大中至正,不偏不倚的中庸聖道。其:語助詞。不行:難以推行。矣夫:感嘆的語助詞。
【解釋】:曾子引例孔子的感嘆詞說:這個大中至正的聖道,恐怕現在難以推
行於天下。
*、心得記要:
1、以前的聖道,因為天時未至,屬寡傳寡授期,所以真道不能明傳,故孔子有此感嘆
。
2、道之不行,原因有三,其一是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其二是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其三是道在自身,但是凡夫俗子卻不詳加以省察而已。
3、大道不行的原因,因為不明真理,不知道道的希有尊貴與殊勝,故道不行於天下也。
4、又因為沒有智、仁、勇三達德,故不能將聖道推行於天下。
5、現今天時已至,道降火宅,上天大開普渡,故孔孟聖道大普傳天下,廣渡迷津,共登覺路,實乃因緣成熟之所造就也。
|
心誠于道
|
篤誠不息
|
誠則明矣
|
身德于道
|
勞力不休
|
大德敦化
| |
視目于道
|
勤修不輟
|
更上層樓
| |
口言于道
|
勸化不停
|
代天宣化
| |
覺行于道
|
加鞭不怠
|
覺行圓滿
| |
聖音于道
|
珍藏不捨
|
六根俱足
| |
指引于道
|
提攜不倦
|
超凡入聖
|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以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一、
要旨:
本章是孔子引例舜帝為君的時候,以天賦的智慧,實行中庸之道的義理,來勉勵後學,要效法舜帝的大德,遵照舜帝的方法來做,也能將聖道推行於天下。
二、
分解:
(一)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以好察邇言。
【註解】:舜:即虞帝的名號,姓姚名重華,二十四孝之一,當堯在位的時候,舜先攝政三十年,而後再禪讓給舜帝。大智:有大智慧,邇言:淺近又親近所說的話。
【解釋】:孔子讚美舜帝的為人說:大舜這個人,可算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不但喜歡請問別人,而且仔細考察眼前淺近平凡的話,是否有不當之處。
*、心得記要:
1、本章孔子引例大舜貴為天子,而能推行中庸之道,首先指明舜帝有大 智慧,以及有很大的德性,才能推行大道於天下。
2、又因為大舜承接堯帝的心法真傳,知道性與天道的奧秘,以允執厥中的中庸之道為基礎所致。
3、大道之能明能行,必有如大舜的智,顏回的仁,子路的勇,履行中道,有此三達德,取人之長處,躬行實踐,必能達到目的。
4、孔子引例舜帝有智慧、有德性、又好問、謙虛有禮貌,好察淺近枕邊的話,這是親民渡眾的最佳典範。
5、修辦道要好察邇言,明辨是非,三施佈道,不變初志,必能功愿成就,離苦得樂,超凡入聖。
(二) 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註解】:隱惡:隱藏對方的缺失,使別人不知道。揚善:宣揚對方的善舉,使大家都知道:兩端:沒有過與不及,即折衷的意思。
【解釋】:隱藏對方的過錯壞處,使對方有改過遷善的機會;宣揚別人的優點好處,鼓勵他能再接再勵,更上層樓。我們應該效法大舜待人處事能折衷,斟酌合宜,不過、也無不及,把中庸的那個中字,即率性之處,推行於民間,這是大舜能成為聖人,為世人敬仰的原因。
*、心得記要:
1、大舜能把中庸之道,推行於天下,有下列四點原因:一是好問,二是好察邇言,三是隱惡揚善,四是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2、能好問(即好學),是成為大智的原因。好察邇言,才能明辨是非,把真理宏揚於天下,這是中的境界。
3、能隱惡揚善,使犯過錯者能改過自新,行善者得到讚美與鼓勵,更加努力。用其中於民,是把最美好率性之道,推行於民間,達於至善,這是和的境界。
4、所以好問、好察邇言、隱惡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乃是求中、求和,致中和的功夫,具備此四點,再配合以智仁勇三達德,必能把中庸之道宏揚於天下。
5、大學、中庸講的都是儒家思想,孔孟心法,對於進德修業者,俾益甚大,若能用心體悟,信受奉行,其利益,有非筆墨所能盡述者。
舜其大知
|
好問
|
不恥下問
|
求中
|
致中和
|
好察爾言
|
明辨是非
| |||
隱惡揚善
|
犯錯者改過
行善得獎勵
|
求和
| ||
執 其兩端用其中
|
處事折衷
推行聖道
|
第七章、人皆曰予知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一、要旨:
本章承上章大智之故,而能推行大道於天下,本章則舉出假聰明的人,不足以行道。 強調欲行道,必先明理,具備大智慧,才是真知,才能宏揚聖道。
三、
分解:
(一)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註解】:予知:我很聰明。罟:音古,是捕魚、鳥的網。擭:音貨,是捕野獸的籠子。陷阱:捕野獸的坑洞。辟:即逃避。
【解釋】:孔子說:一般的人都說自己很聰明,可以把別人趕入網子、籠子、或陷阱之中,可是自己卻不能避開這種禍害。
*、心得記要:
1、
道德經第二十四章曰:「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因此以私我之 見,以及以為自己的意見是全對的人,都是假聰明,都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
2、
舜帝得堯帝授予真道,又有智慧,故謂真知,而能推行中庸之道。一般的人不得真道,不肯積功累德,又自恃後天之聰明,而曰予知,實乃自誤誤人。
3、
有形的罟擭、籠子、陷阱,人都知道是禍害而避開,但是無形的酒色財氣、名利恩愛、貪嗔痴愛::等都不知要趕快避開是真知嗎?
4、
進一步言,人的生老病死、六道輪迴、因緣果報,都不知如何尋求解脫之道,更是非真知也。
5、
上章孔子所說的知乃是真知,知本性、知真道、知出離生死苦海的大明路。本章所述的知,乃是後天的聰明,迷於名利財色,流浪生死,輪迴六道,較易墮入陷阱,罟擭之中,更為甚矣。
(二) 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註解】:期月:滿一個月的意思。
【解釋】:相同的,人人都說自己很聰明,知道中庸之道的寶貴,立志要來實行中庸之道,但是不能持之以恆,往往連一個月的時間都守不住。
*、心得記要:
1、人人都說我很聰明,其實都是假聰明,老子第三十三章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說,能夠洞察人的善惡與賢愚,以及分別別人的是非與作為,這是智的表現,能反省自己的過錯,明白自己的心性,才是真知。
2、
假聰明,鋒芒外露,好求表現;並非智慧之舉也。
3、
擇乎中庸,拳拳服膺,終身信受奉行,必能成聖成賢,六組壇經般若 品云:「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
4、
修辦道連一個月的時間都守不住,是因為認理未清,以假聰明作主, 緣淺孽重,靈明的本性被慾望埋沒所致也。
5、
修辦道者,要去假聰明機智,以本性良心作主,用妙智慧,學習老子 第十九章所說:「見素抱樸,少思寡欲」,才能由假聰明而返回真智慧。
|
真知
|
安而行之
|
利而行之
|
勉強而行之
|
假知
|
墮入諸罟陷阱
|
迷於酒色財
|
不能期月守也
|
第八章、回知為人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一、要旨:
本章是子思引例孔子稱讚顏回的話,讓我們了解實行中庸之道的方法及要領,我們應以顏回為標杆,好好效法。
二、
分解:
【註解】:回:即顏回,字子淵,又稱顏淵,春秋魯國人,
孔子的學生,得授孔門心法真傳,敏而好學,聞一知十,三十二歲成道,後世尊為復聖。拳拳服膺:雙手緊抱在胸前,形容處世小心謹慎,不敢怠慢的意思。
【解釋】:孔子說:﹁顏回的為人處世,能夠擇取中庸恆常不變的道理,凡是得到一件好的道理以後,就將它緊緊的放在心坎裏,牢記在心胸之中,再努力踐行,不肯將它遺失掉。﹂
*、心得記要:
1、
本章承第六章,孔子引例大舜的尊貴,以及顏回的貧賤,都能實行中
庸之道,印證中庸之道,是不分富貴貧賤,人人都能實行的一條康莊大道。
2、
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顏回雖然出身低微,生活清苦,但他能選擇 中庸之道來實行,故能安貧樂道,承受孔門心法,使聖道心傳不致中斷。
3、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一善即一指點,率性之所在,即孔門心法至善寶
地,得此心法拳拳服膺,二六時中,不離這個☉的意思。
4、
貴為大舜,以四點功夫,把中庸之道推行於天下,本章則引例顏回的清寒,也能奉行中庸之道,他做到二點:(1)擇乎中庸(2)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5、
孔子傳授無上心法給顏回,顏回得了此點善道,時時存養省察,克己復禮,確確實實信受奉行中庸之道,終達至復聖的果位。
五教一理
|
儒教
|
存心養性
|
執中貫一
|
忠恕
|
靈 臺
|
良心
|
至善寶地
|
通天竅
|
釋教
|
明心見性
|
萬法歸一
|
慈悲
|
靈山
|
佛心
|
方寸寶地
|
不二法門
| |
道教
|
修心煉性
|
抱元守一
|
善良
|
靈關
|
道心
|
中央戊己土
|
玄牝之門
| |
耶教
|
洗心移性
|
默禱親一
|
惻隱
|
聖靈
|
靈心
|
十字架
|
窄 門
| |
回教
|
堅心定性
|
清真返一
|
博愛
|
靈光
|
聖心
|
回回之地
|
永生之門
|
第九章、天下國家可均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一、要旨:
本章是孔子,以中庸之道實行的要點,說明中庸之道的推行似難而易,似易而難的道理,勉勵要以智、仁、勇,三者的功夫相輔相成,才容易實行。
二、
分解: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解釋】:均:治理的意思。可蹈:毫不畏懼向前踐踏。
【解釋】: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說:天下國家的大事雖然很難以治理,但是仍然 有方法可以平治;榮華富貴的官爵俸祿雖然很可貴,卻也可以辭掉不做;雪白的刀劍雖然銳利,有時也可以有勇氣試試看,但是中庸的道理,雖然看起來非常的平凡,但是確實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
*、心得記要:
1、
本章所述,天下國家可均也,屬智;爵祿可辭也,似仁;白刃可蹈也,
似勇。
2、
有此智、仁、勇三達德,國家可治;榮華富貴的爵祿雖然貴重,為了存仁,也可以辭去;利刃當前,為了保家衛國,也有勇氣去犧牲。以上三者做得正當恰好,內外無私,便是中庸之道。
3、
孔子何以說國家可均,爵祿可辭,白刃可蹈,中庸之道卻不可能呢?因為天時未至,大道尚未普傳,不能得此聖道,故行中庸之道不能持久也。
4、
所以孔夫子不得不勉勵世人,能夠效法大舜的智,顏淵的仁,子路的勇,相輔相成,具備財施,法施、無畏施,三者相輔相成,便是中庸之道。
5、
所以中庸之道,看似平常,何以很多人不能做到,原因是天時未至,真道尚未普傳,一旦孔孟聖道大普天下時,人人都能信受奉行。本章是孔夫子勉勵世人要抱持三達德,發願行道也。
中庸之道實行的要點
|
天下國家可均
|
智
|
如堯舜禹湯
|
爵祿可辭
|
仁
|
如黃石公張良
| |
白刃可蹈
|
勇
|
如子路
| |
中庸不可能也
|
天時未至
|
今已至也
|
第十章、子路問強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或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一、
要旨:
這章是子路向孔子問強的意義,孔子用中庸的強,來抑止子路的血氣剛勇。第一段
指出是何種的強。第二段說明北方人、南方人的強。第三段提出有才德的君子有四種中庸之強,訓誡子路要抑止血氣剛勇,教他學習 君子強中的真強。
二、
分解:
(一)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或強與?
【註解】: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魯國人,有二十四孝百里負米養親之美譽,是孔子的學生,好勇善鬥。抑而:抑:還是,而:指你。
【解釋】:有一天,子路向至聖先師孔子請問﹁強﹂旳意義。孔子回答說:﹁你要問的是南方人的強呢?還是北方人的強呢?或者是你自己所認為的強呢?﹂
*、心得記要:
1、本章是子思承上章的意思,說明中庸之道的實行,看來極為平常, 但 是卻不容易做到,所以要藉孔子和子路的問答,讓我們了解強中之強,才能行道。
2、
因為子路追隨孔子行道,在陳蔡絕糧七日,過宋衛又受削跡伐檀::等的毀謗與恥辱,所以認為行道必須以強道修辦,才能成就。
3、
孔子知道子路的意思,所以反過來問子路,是要瞭解南方人的強呢?還是北方人的強,因為南北方各有不同的習性,修道者,要有立場,才不會被南北方風氣所化。
4、
孔子再問子路說,或者是問你自已的強呢?所謂自己的強,孔子的意思認為,修辦道者,要把道的實相認得透徹,再來立定沖天大志,鐵石心腸,任考不倒,積極修辦,才能成就。
(二) 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
【註解】:寬柔以教:用寬大柔和的道理教 導別人。不報無道:逆來順受不報復沒有道理欺侮我的人。衽金革:穿著甲胄的軍服。不厭:不害怕。
【解釋】:能夠以寬大柔和,容忍的雅量來教導別人,不報復那些不依道理來欺侮我們的人。這就是南方人強處的地方,也是有修養、有道德的君子所持有的。另外有一種人,全憑血氣之勇用事,帶著刀槍,穿著盔甲去和別人拼命打鬥,死了也不害怕,這是北方人的強處。
*
、心得記要:
1、
孔夫子指出,南方之人,風氣柔弱,處世含容忍辱,不報復不依道理來欺侮我們的人,這是君子和而不流,含忍之力勝人之處,雖然不是真強,但不失為忠厚之人。
2、
南方是 君子所居之地,待人處事雖能含忍,但是處事有不及之處,乃君子之強,皆有所偏,所以不是真正的強道。
3、
北方之人,全憑血氣意氣用事,攜帶著刀槍甲胄去打仗,即使死了也不會後悔,因為北方風氣剛勁,故好勇輕生,是爭強好勝勇士所居之地。
4、
南方、北方之人尚未得道,南方之人以忍辱含和待人是南方人之強,北方之人內以強自持,是北方之強,輔以義理,若能守中庸、行中庸,是為真君子之強。
5、
修辦道者,要立定志向,守中庸之道,內以變化氣質,外以行道來移風易俗,才是修辦道之人應有之強。
(三) 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解釋】:強哉矯:非常強盛。不變塞焉:未改變發達以前的操守。
【解釋】:真正有修養,有道德的君子,平時待人和氣,但是不同流合污,這是第一種強中的真強。守住中庸之道,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是修道人第二種強中的真強。當國家有道,太平年之時,並未改變未顯達之前平生的操守,保持儉樸的生活,這是第三種強中的真強。若是遇到國家無道混亂的時候,雖然頻臨死亡,也不會改變平生的志節,這是第四種強中的真強。
*、心得記要:
1、本段是孔夫子,引例四則強中的真強,來告誡子路需戒除血氣之勇,才能行中庸之道。
2、第一種君子強中的真強是,平常待人和氣,但是不同流合污,不被環境影響而改變其志節,和老子道德經第四章所云:﹁和其光,同其塵﹂意義相
同。
3、守住中道,不偏不倚,當國有道,不會改變以前儉樸的生活,當國家無道時,也不會改變原來修道的志向。即孟子所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時時守中,至死不變的志節。
4、孔夫子引例南方的柔,北方的剛,均有過與不及,都不是率性之道,故君子修辦道,不為環境風俗所染,不被性情所流動,自己要中立而不偏不倚,才能功愿成就,離苦得樂。
5、修辦道者,能辦就辦,不能辦就守住自己的本分,就是遇到道隱止渡時,要不為利誘,不為勢趨,不為環境所左右,為道犧牲奉獻,成仁取義,正是強中的真強。
|
南方之強
|
寬柔以教
|
不報無道
|
雖然不是真強
,但不失忠厚之人
|
北方之強
|
衽金革
|
死而不厭
|
血氣方剛,好
勇輕生,勇士也
| |
國有道
|
不變塞焉
|
守住中道
|
不因貧窮而變節
| |
國無道
|
至死不變
|
不偏不倚
|
正是強中的真強
|
第十一章、素隱行怪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一、要旨:
本章是子思引例至聖先師孔子的話,說明得道的君子,行為的準則,以及修持的要領。第一段指出素隱行怪,並非君子所應當做的。第二段闡明修道的君子不可以半途而廢;第三段說明聖人修持的要訣,是依乎中庸,雖然別人不知道,也不會後悔。
一、分解:
(一)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
【註解】:素隱行怪:搜求偏僻的道理,及做些怪異的行為。
【解釋】:至聖先師孔夫子說:喜歡搜求偏僻的道理,以及喜歡做些怪異的行為,來炫耀別人,雖然後世有人會因而稱讚他,但是我確定不會這樣做的
。
*、心得記要:
1、
中庸真理本至平常,看不見,聽不著,淡而無味,不偏不倚。孔子勉
勵 世人行之,必定可以成為 君子、為聖賢。
2、
世人都喜新厭舊,追求異端以及怪異的行徑,致誤入岐途者不計其數,所以對於世人喜歡追求隱僻怪異之道,叮嚀世人絕對不可為也。
3、
出世必要云:旁門比正道更多,如潘門、姚門、大乘門、道士清淨門、和尚三寶門、文開門、武開門、喜怒哀樂四門,都是有象之雜法,惹招魔招病,沾不得的。更有邪門,專講法術,或假觀音,或假彌勒,以騰雲駕霧,飛沙走石,能放飛刀,能使雷聲,有移山倒海之神通,以上皆是素隱行怪,左道旁門,俱不能超生了死。
4、
南屏佛祖良心經曰:「是真菩薩只是平平庸庸,涵德性,養慈悲,不會邪術」。孔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師母慈諭曰:」到那時千萬識透,咬緊牙關,無論其法術如何玄妙,總得不貪不妄,毫不動搖,才能保得住險」。
5、
本章承上章所言智、仁、勇為入德之門,但是要率性而為,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才不會素隱行怪,而偏離正道的行徑。
(二)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解釋】:遵道而行:依循中庸之道來做。塗:同途字。弗能已矣:不能停止。
【解釋】:有一些讀書的人,依循著中庸之道的正路來做,但是往往走到一半,就停頓不前,這種情形我是不會做的。
*
、心得記要:
1、 此段是至聖先師孔子,勉勵後世修辦道者,要至誠不息,貫徹始終的 精神,才能成就道業。
2、 因為掘井九尺,不及水,猶廢井也。修辦道若是半途而廢,豈不前功盡棄,白忙一場。
3、 所以修辦道者,要遵道而行,不可退縮不前,半途而廢。應該誠於中,形於外,以真理為正路,以邪說為岐途,始終如一,虔心行道不可停止。
4、 俗語云:學道如初,成道有餘,有些修辦道者起初志誠修辦,但是二、三年後就不修辦了,這是認理未清,志向不堅定,這種人在事業上,必定也無所成就。
5、 孔老夫子說像這種半途而廢的人,吾是不會這樣做的,我們要效法孔子聖人的修辦道典範,不攻異端,遵道而行,必定能邁向康莊大道。
(三) 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註解】:遯世:隱姓埋名,不為世人知道。聖者:即聖人,也就是品格能力異於常人。
【解釋】:有修養,有道德的君子,才能遵循中庸恆常不變的道理,努力來實踐,雖然不被世人任用,隱居山林,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他也不會後悔,這種情懷,只有聖人才能做得到。
*、心得記要:
1、 本章第一段「素隱行怪」是不當強而強,屬於太過型。第二段「半途而廢」屬於當強而不強,是不及型。第三段「遯世不見知而不悔」,正是達到中庸聖者的境界。
2、 至聖先師孔子讚美舜帝的大智、顏回的大仁、子路的大勇。強調智能知中,仁能體中,勇能行中。至於素隱行怪,以及半途而廢,是屬太過與不及,孔子是不願意做的。
3、 清靜經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所以道體無形、無情、無名、不睹不聞,虛靈一團,終身雖行而不可見,然而依道而行,從不後悔,不改初志,君子聖賢也。
4、 顏回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這就是修自性,不求人知,自己也從不後悔。
5、 一般世人,做點好事,如果沒人稱讚就失望,不被知道就灰心,殊不知若是給人知道叫做陽善,功德十得其一;若是行善不為人知叫做陰騭,功德十得其十。
素隱行怪
四果旁門
|
術~術者法術,凡畫符唸咒、騰雲駕霧、飛空走虛、步罡踏斗、呼雷遣將、撒豆成兵、五循變化、降象走陰等,七十二般法術,皆非正也。
|
流~流者周流,凡雲遊天涯、朝山禮像、募化十方、修寺建塔、醫卜星相、算術推測、善知過去未來、吉凶禍福應驗如神,一切流道皆非正也。
| |
動~動者行動,凡是習八段錦、搬運吐納、擦掌拳撫、曬背反晴、餐霧服氣、採汞煉丹、站立坐跑、運氣之功,一切作為有形有象皆非正也。
| |
靜~靜者寂靜,靜坐觀空、數息止念、避殼煉形、有眼觀鼻、鼻觀心、以心作黃庭、有單修性或單修命,一切陽寡陰孤,盲修瞎煉皆非正也。
|
第十二章、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
也,察乎天地。
一、
要旨:
本章是子思闡述道的真諦,以說明首章道不可離的意思。第一段指出中庸之道的真義、功用、實體。第二段說明中庸之道實行的容易與艱難之處,以及奧妙與變化。第三段引例詩經的道理,說明中庸的道理,若能從淺近入手,來做至高深處,就可以瞭解宇宙間一切事物的中道了。
二、
分解:
一、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註解】:君子之道:指中庸的道理。費而隱:功用廣大,但實體很細微。夫婦:男女也。
【解釋】:有道德、有修養的 君子,體悟中庸之道的道理,知道它旳功用非常廣大,但是實體卻很細微。論此中庸淺近的道理,就是沒有知識的愚夫愚婦,也可以使他們了解中庸之道的真諦,但是講到中庸之道深奧的道理,就是聖人,恐怕也有不知道的地方。
*、心得記要
1、
君子之道,即是指得授孔孟心法,能夠率性、效法聖人或君子所履行 的中庸之道。
2、
費而隱,指道體(本性)無形象可見,無聲無臭,但是功用卻很廣大,放之可彌六合(道能生育天地萬物),隱即實體卻很細微,卷之則退藏於密(收回來藏於極小的玄關竅)。
3、
隱者體,費者用,體用合一,道德並行也。此時,上天降道,普渡眾生,是使人人明性復初之時也。
4、
一般的愚夫愚婦,知道中庸之道的寶貴,也知道去修。但是講到高深、奧妙的地方,雖是聖人,也有不懂的地方。
5、
此言中庸之道的內容,功用很大,但實體卻很細微,時刻不離,只要在尋常日用間,立志能知能行,雖愚夫愚婦,或君子聖人,都能受益無窮也。
(二) 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 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註解】:不肖:指沒有修養的人。
【解釋】:講到中庸之道的推行,就是沒有修養的村夫婦也都能做得到,但是煩難高深之處,就是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就好比天地如此的廣大、光明、正大,人們對的天災疾疫::等失常現象,也有抱憾的時候。所以有道德的君子,談論中庸之道,從大的方面說,充滿天地,彌滿六合,就是天地也不能載負得起;論它的小,道的微妙退藏於密,天下人也不能識破它的妙諦。
*、心得記要:
1、
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即是不知道道理的村夫婦,也能實行中庸之道,也可以濟世化人,如三施佈道、施藥救人、印刷善書、渡人求道、開荒下種::等。
2、
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強調修辦道要從艱難困苦中來做,因為道不攀高,而是就下;道是無形,而非具像,只要忍辱精進,亦可抵於成。若論到全體至極之處,恐怕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3、
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因為有我見的關係,心裏沒有抱持大中至正,故有所憾,修道者要重聖事、捨凡情,是道則進,非道則退,率性而為,才能發而皆中節。
4、
語大,天下莫能載焉~知道率性之道的人,雖然是村夫村婦、不肖者,也可以修辦道,也可以積功累德,因為性可彌滿六合,地在天中,天地當然莫能載。
5、
語小,莫能破焉~言道之微妙,可退藏於密,率性之所也。世人只見到有形的名利財色,但是天下這麼多的凡夫俗子,對無形明德率性之道,如果沒有受明師指授心法,是無法看破他的奧妙。
(三) 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
也,察乎天地。
【註解】:詩云:詩經大雅旱麓篇中話。鳶:似鷹而嘴短尾長的猛禽戾鳥。淵:深水處。造端乎:開始。
【解釋】:詩大雅旱麓篇上說:「鳶鳥自由自在的在高空中飛翔著,魚兒在深水中喜悅的游來游去。」以上兩句話,很明白的說明上下分明的中道。所以有道德的君子,履行中庸之道,是從夫婦之間的常理開始,若講到高深處,對於天地萬事萬物間的中道,便可明白了。
*、心得記要:
1、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說明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魚兒自由自 在的在水中悠游,描寫道之自然,自然就是道。
2、
人不會飛天,鳥不會游泳,是天性使然,若明白萬物的天性,上下分明,各歸正位,各歸自然,就瞭解中道了。
3、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是言中庸之道,可以從夫婦相處之道做起,是那麼的簡單、容易、自然,雖愚夫愚婦都能實行,何必素隱行怪呢?
4、
俗云:「人道盡、天道成」,禪家云:「青青綠竹,莫非真如,粲粲黃花,無非般若」。故云道在尋常日用間,一旦私欲淨盡,天理自然流行矣。
5、
金剛經云:「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因為眾生有一日也會得道修道成為聖人,所以不是永遠的眾生,只是現在尚未開悟見性,暫名為眾生。此章言道本平常不離自性,若能率性而行之,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必能超凡入聖,與道合一。
中道聖諦
|
功用
|
廣大
|
淺近道理
|
易知
|
費~道之用
|
天理流行
|
實體
|
細微
|
深遠義理
|
難懂
|
隱~道之體
|
私欲淨盡
|
道也者不
可須離也
|
七進道
|
得道
|
悟道
|
信道
|
修道
|
盡道
|
了道
|
成道
|
七離道
|
一 知
半 解
|
好高 鶩
遠
|
盜 名
欺 世
|
信 道
不 真
|
見益
思遷
|
忘恩
負義
|
求道不進 修
|
第十三章、道不遠人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感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一、要旨:
這章是孔子說明中庸的道理,離人不遠,祗要自己去實行,才能與道合一。第一段說明道在自身,若是離開自身而言修道,便不算是修道。第二段引例詩經伐柯篇的道理,來說明修道的功夫。第三段說明忠恕離道不遠的修持方法。第四段指出以四件中庸之道的事來實踐,即合乎中庸之道的準則。最後一段則指出真正修道的君子,要以平常心,言行相顧來行道。
一、分解:
(一)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註解】:道不遠人:道在人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不能離開道。
【解釋】:至聖先師孔子說:「中庸之道在我們的身上,並不是離開我們很遠,但是世間的人,都是好高騖遠的四處去尋找真道,其實是遠離中道,不算是在修道」。
*
、心得記要:
1、
俗云:﹁身外求道路便差,水中撈月鏡中花。﹂所以身外求道修道, 恰如緣木求魚,終身不可得也。
2、
上章言道的功用很大,佈滿宇宙,但是實體,卻很細微,似有、若無,但是如何求得呢?其實不在遠處,就在我們的身上。
3、
道不遠人,就在我們身上,何以說不遠人呢?其實率性就是道了。如何率性?即率領你的本性,順乎天性而為,人道盡,天道成,故云道不遠人。
4、
人之為道而遠人,是因為世人好求素隱行怪,不安平常心,離開大中至正的中道,才會走入邪魔外道去。
5、
此章說明道就在我們的身上,且重在實行,如果不守住恆常不變的平常心,遠離了人道,便不算是修道。
(二)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註解】:伐柯:伐:砍。柯:斧柄。執柯以伐柯;拿著斧頭去砍木頭來做新的斧柄。睨:斜視。以人治人:以真人本性來治理假體色身。
【解釋】:詩經伐柯篇曾經說過:「執著斧柄做新的斧柄,那舊的斧柄的模樣不是很遠,就在你的前面。拿舊的斧柄來做新的斧柄,斜著眼睛來看,還覺得新的斧柄跟舊斧柄的大小長短,還相差很遠。所以有得中庸之道的君子,以自性的真人,來渡化別人,直到對方改過遷善,止於至善為止」。
*、心得記要:
1、
此段是至聖先師孔子,引例詩經上「伐柯篇」,乃是贊美周公的德性,及其內聖
之功,可以為世人效法的模範。
2、
執柯以伐柯.有法則樣子來看,尚且不像,還是走偏,何況看不到,想不到的地方,更要用心了。
3、
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這是孔子證明率性之處,此處猶如拿斧頭,削斧柄,就在眼前,何必外邊去找道呢?睨而視之,就是這一點。
4、
眼瞇著仔細看,孔子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早就立言了,故人不能離開道,道在自身,知其所止,則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性歸至靜,則臻於至善之境矣。
5、
此段指出修辦道者,睨而視之,以天理良心作主,改過遷善,立己達人,剷除情慾,去妄存真,以達止於至善也。
(三) 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註解】:忠恕:盡己的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
【解釋】:進德修業的君子,以盡到自已的心,來推己及人,修己渡人,用「忠」、「恕」兩種功夫來做,就離中庸之道不遠了,如果,我不接受別人把不好的事情加在吾身上。我也不會把不好的事情,加在別人的身上
*、心得記要:
1、 睨而視之,乃率性之所,天機不能明洩,但是人道不能離開,故孔子以忠恕離中道不遠以喻之。
2、 忠者,中心也,即不偏不倚,不自欺,不自私的心。恕者,如心,即將心比心的心,雖非中庸之道的全部,然為修持入手處,離道不遠矣。
3、 以愛己的心愛人,以責人的心責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為修心養性的功夫,久之,自然與道合而為一。
4、 盡己之心來勤行三施外王之功德,再以推己及人的心來宏揚聖道,其功用如影隨形,受恩者是不會忘記的。
5、 故知忠恕二字是修道的入門功夫,昔日孔夫子傳道給曾子時,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答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因此忠恕,便成為修人道以達天道的明路。
(四)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註解】:丘:孔子自稱之名。求乎:責備或要求於。
【解釋】:有修養的 君子,有四件合乎中庸之道的事要去做,我(指孔子)卻沒有一件把它完成,一是我要求兒子,來侍奉孝順他的父親,同樣的拿來侍奉我的父親,我沒有全部做到。二是所要求做部署應該怎樣去事奉長官,同樣的拿來事奉我的長官,我也沒有完全做到。三是要求弟妹們應該恭敬兄長,同樣拿來恭敬我的兄長,我也沒有完全做到。四是要求朋友應該信實地對待我們,同樣的拿來施及我的朋友,這點我也沒有完全做到。
*、心得記要:
1、
此段是孔子客氣的話,是勉勵後世的人,有四件中庸之道要去實行,強調人道圓滿,天道自成。
2、
何以孔子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因為孔夫子的父親姓孔,名叔梁紇,因病早亡,所以沒有機會奉養之故。
3、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何故也?因孔子辭大司寇的官位以後,周遊列國,故未能事奉 君王也。
4、
何以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因為孔子的兄長孟皮,腿有殘廢之病,故未能在家實行悌道。
5、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因為孔子有教無類,為人天的導師,還有誰能與孔子做朋友呢?故云:我沒有完全做到。
6、
綜觀至聖先師孔老夫子,週遊列國,終日南馳北奔,披星戴月,一生勞苦,視人之父母,如己之父母,視人之兄弟,如己之兄弟,替天行道,代天宣化,濟人利物,雖未能盡 君臣父子兄弟之小孝,但是行天地之大道,盡大孝於上天老,故能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五) 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感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註解】:庸德之行:很平常的德性。庸言之謹:謹慎講平常的話。胡不慥慥爾:沒有不實實在在地去行。
【解釋】:我在很平常的德行上,盡心盡力去實行,我也是在平常說話上,小心謹慎地去發言,如果有做不到的地方,不敢不勉勵去做。若有多言之處,也不敢亂說,總是要言行相顧,行為要顧到語言,真正有修養的 君子,沒有不實實在在的去實行。
*、心得記要:
1、 庸德之行,庸言之謹,這是孔老夫子勉勵進德修業的君子,要行那平常 的德性,謹守那平常的言說,不談那怪、力、亂、神的歪道。平常心就是道,金剛經首章曰:「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
2、 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敷座而坐」。以上強調身為證道的佛陀,依然要化緣、走路、吃飯、洗腳、打坐,跟一般人一樣,自己來做,是那麼的平凡,所以最平凡的人道圓滿,即是聖道的完成。
3、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做不到的地方,不敢不勉強去做、去實行。因為修辦道要忍人所不能忍,做人所不能做,才是真功實果,才能了自己的愿,圓滿道場,助辦收圓。
4、 言行相顧,是修道的基本功夫,因為言為行之表,言為心之聲,以行觀言,以言觀行,是謂﹁誠於中,形於外﹂,文質彬彬,然後 君子也。
5、 總之,本章強調道不遠人,道在自身,身外無道,修道應由人道修起,
人道盡,天道自成也。
君子四責 |
所求乎子
|
以事父未能也
|
把我所希望做兒子應該怎樣孝順父親,同樣拿來侍奉我的父親,我沒能完全做到。
|
所求乎臣
|
以事君未能也
|
把我所希望做臣子該怎樣盡忠君上的,同樣拿來事奉我的君上,我沒能完全做到。
| |
所求乎弟
|
以事兄未能也
|
把我所希望做弟弟該怎樣恭敬哥哥,同樣拿來事奉我的哥哥,我沒能完全做到。
| |
所求乎朋
友
|
先施之未能也
|
把我所希望做朋友該怎樣誠信相待的,先拿來對待我的朋友,我沒能完全做到。
|
第十四章、君子素其為而行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一、
要旨:
本章是子思勉勵進德修業的君子,要安守本份,說明道不可須臾離的意思。首段言 君子要以當時的地位來行事。第二段說明素位而行的意義。第三段指出 君子素位而行,故心胸坦蕩,逍遙自在。第四段闡明 君子與小人的差別。最後一段,引例孔子說明射箭的功夫,來反省自己的功夫是否到家,說明反求諸己的重要。
二、分解:
(一)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註解】:素其位而行:遵守本來的本份來行事。願乎其外:貪圖本份以外的名 利權位。
【解釋】:有道德,有學問的君子,遵守自己的本份行事,不貪求範圍以外的名利權位。
*、心得記要:
1、
君子素其位而行,此子思夫子體道之言,謂得道的君子,當守著自身,堅守自己的崗位,以當時的地位去行事。
2、
進德修業的君子,重在真修實煉,遵守佛規禮節、三綱五常、五倫八德、三清四正,才能圓滿道果,使本性光明。
3、
道德經曰:﹁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因此,只有素其位而行,才能回到真我的生命,靈性才能真正長生。明白何謂真假,如果不知真常之道,胡作非為,就會招來災殃了。
4、
不願乎其外,就是按自己的身份地位去行道,堅守自己的道心,不違背本性,不去作那些自身以外的事情。
(二)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解釋】:素:平時。夷狄:邊疆未開化的民族。
【解釋】:君子在處於富貴的地位時,要以他的財勢,做些利世益民的善舉;若處於貧賤的地位時,當要安份守己,做貧賤人該做的事;若處於未開化民族之地時,應該泰然處之,做夷狄所應做的事;若處於患難的地方,應該怡然自得,不為環境而動搖心志。
*
、心得記要:
1、 行中庸之道的君子,要將本性安置在大中至正的明明德處,無論處於任何環境,都要隨遇而安,逍遙自在,無牽無掛。
2、 處於富貴權位時,當本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三施並行,助道辦道,利世益民,上符天心,下順眾竟渡化眾生,兼善天下,助辦收圓。
3、 當處於貧賤之時,宜安份守己,安貧樂道,獨善其身,充實自己,三省四勿,心胸坦蕩,心安理得。
4、 當處於夷狄之邦時,要吃苦耐勞,謙虛好禮,入鄉隨俗,和而不流,隨渡化有緣,共歸覺路。
5、 當處於患難環境之時,要堅定信心道志,內方外圓,忍辱負重,明哲保身,樂天知命,以待光明。
(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
【註解】:陵:欺侮。援:攀緣。尤:怨恨。
【解釋】:居在上位的人,不仗勢欺侮下位的人,處下位的人,不攀緣上位的人,平時端正自己的言行,而且不輕易責備別人,就不會有人怨恨我們。上不抱怨上天沒有庇佑我們,下不責備別人沒有幫忙我們。
*、心得記要:
1、 在上位,不陵下~上位者,即主事者,或領導者,前人或道場負責人,應有慈悲心,愛護部屬或後學,不可以用權力或地位欺侮或壓制部屬後學。
2、 在下位,不援上~做部屬或後學,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行事,絕不攀緣附勢,或貧賤變節,想得到利益或做些違背良心的事。
3、 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凡事端正自己的心念,克制自己的妄心,少開口自然少是非,隱惡揚善,就不會得罪別人,減少恩怨。
4、 不怨天不尤人,心平氣和,品行自然提高,人格自然昇華,此修心煉性的要訣,久之,自可超凡入聖。
(四)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註解】:居易以俟命:堅守自己的崗位,以等待時機命運。徼幸:不該得而得。
【解釋】:所以修道的君子,堅守自己的崗位,樂天知命,等待時機和命運;沒有 修道的小人,違反中庸之道,行為冒險妄求,希望得到非份的利益。
*、心得記要:
1、 孟子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廢井也。」故修道的君子,要堅守自己的崗位,繼續努力,以待光明。
2、 修道的君子,要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守著中庸之道,做事光明磊落,識天時,知機運,有始有終,不可半途而廢,要追隨金線,必能邁向光明。
3、 小人者,投機取巧,違反中庸之道,行些違背良心的事,逞私慾,行邪事,以徼幸的心裏,想得到非份之利益,最後天理不容,自食惡果。
4、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曰:「孔德之容,唯道是從」,所以道是德的本,德是道的作用,大道的一切表現,是完全隨著道而轉移的。故子思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正說明素位遵循道德而行的重要。
(五)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註解】:鵠:箭靶正中的紅心。
【解釋】:孔子說:﹁射箭這門功夫,譬如君子的德業,當射不 中靶心時,不要責怪靶子不正,應該反省自己的功夫是否到家。﹂
*、心得記要:
1、 君子遵守中庸之道,有點像射箭的道理,射不中並非靶子不正,乃是工夫不夠好,學藝不精。別人對我有意見,要反省自己有什麼缺失,不是
完全對方的錯。
2、 反求諸己,是成聖賢的秘訣,沒有私心偏見,才能遵守中庸之道,反躬自問,就不會有份外之求。
3、 迴光返照,反省自身,如果遇到挫折,不能怨天尤人,應該堅守本份,黑暗過去了,就是光明。
4、 別人道理靈通,飽讀詩書,聖業宏展,自己卻不長進,聖業退縮不前,是什麼原因呢?自己要反求自身,便可知道,是自己沒有努力,沒有用心,不能怨道不好,故云真修真得,假修假得,不修不得也。
5、 反求諸身,素其位而行,履行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才能正己化人,步聖賢的後塵,直登聖域。
|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
在上位,不陵上;在下位,不援上,正己不求人,不怨天,不尤人。
| |
小人行險以徼幸
|
投機取巧,違背良心,逞私慾,行邪事,想得非份的利益。
|
心地險詐,口是心非,暗箭傷人,知過不改,名利心重,違反中庸之道。
|
第十五章、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
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一、要旨:
本章是子思說明 君子修持中庸之道的次序,必須先從家庭做起。第一段引例修持中庸之道,就像走遠路以及登高,首先須要從近處及低處開始。第二段引例詩經的話,來說明家庭和睦,是快樂的泉源。最後一段,引例孔子讚美詩經的道理,強調人道圓滿,是使父母快樂如意的根本大道﹂。
二、分解:
(一)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註解】:辟:
同譬字。邇:近的意思。
【解釋】:君子修持中庸的道理,譬如要走遠路,必須是從近處開始,又譬 如 要登高處,一定要從低處開始。
* 、心得記要:
1、進德修業的君子,由凡夫而登聖域賢關的境界,是有其順序的,必須是從邇及遠,由卑而高,絕不可存一步登天,好高騖遠之想。
2、孟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所以修道要從初步起,奮發圖強,精進不怠,才能成就。
3、子思承上章所述,君子要素位而行,此章再言進道的次序,先求明師指點明性復初的明路,再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地方入手,才能正心修身,立己達人。
4、求學先從註冊開始,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甚而碩士、博士‥‥。不管你有多忙,都要循序漸進,自然成功。
5、修辦道也是一樣,要從低、近處開始,如低心下氣,含和忍辱,謙虛禮讓,誠於中,形於外,圓滿人道以達天道,自然功愿成就,超凡入聖。
(二)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 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孥。」
【註解】:詩:指詩經小雅尚棣篇。鼓瑟琴:鼓:彈奏。瑟琴:古樂器名,比喻全家和樂融融。翕:和睦的意思。耽:無比的快樂。
【解釋】:詩經小雅常棣篇上說:「妻子兒女,每個人都非常歡喜和好,就像彈奏琴瑟一樣的協調,奏出美妙溫馨的樂章,兄弟之間和睦融洽,大家都能和氣而歡樂。這樣就會使家庭和睦,妻子兒女也能得到快樂幸福。」
* 、心得記要:
1、道在自身,身外無道。子思認為,修道要從人道修起,以家庭為基礎,由修身而齊家,再而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之功可學而至矣。
2、立身行道,必先正心修身,夫唱婦隨,兄友弟恭,父母才能心安,一家和樂融融,善盡人倫以樂天倫。
3、人成即佛成,故人不能離開人群而修,離開人倫修道如同離開人世,聖賢仙佛都不是到深山古洞修成的,都是以人倫為起始,以出世的精神,積極做入世的工作,才能受世人效法崇拜。
4、所以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正是明示君子行中庸之道,是從自身、家、夫婦、兄弟、父母之間,素位而行,才能達到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也。
(三)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解釋】:孔子讀了詩經上所說的話,讚美道:「如果有這麼美滿快樂的家庭,做父母的,自然會很順心快樂的。」
*、心得記要:
1、孔老夫子,讀到詩經小雅常棣篇的內容,讚美百善孝為先,遵守倫常為登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的首要課程,讓世之修辦道者有規矩可循。
2、如果五代同堂,但是夫妻失和,兄弟不睦,雖是子孫滿堂,父母的心,亦是悲傷,那能快樂呢?
3、可見修道首先要以身作則,再來推行恕道,由己而推展達至於妻子、兄弟、則家可齊、國可治、天下可平矣。
4、本章子思強調進德修業的君子,要明瞭修持中庸之道的次序,首先引例遠近,高卑之道,再說明圓滿人道、和於妻子、宜兄宜弟,使父母能安樂的中道修持要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