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經釋義
清心見性慧增延
靜悟心傳學佛仙
經理勤修登覺路
釋義聖諦濟無邊
壹、前言:清靜經,是道教重要經典之一,為道士常誦的經書,全稱:「太上老君常說清靜妙經」「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清靜經」,簡稱:「清靜妙經」或「常清靜經」。傳說為葛玄所作,因為經後有葛玄的贊語,是修道者必修必誦必研習的一部寶典,非常尊貴。該書的內容在說明清靜的功用,如何清靜呢?清靜經指出,只要能去其欲則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怎樣才能達到清靜無為的功夫呢?那就要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行無其行,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到此境界,就沒有煩惱,常清常靜矣。在此紛爭混亂的社會裡,人們的生活緊張忙碌,為生存而整天憂苦身心,不得安寧、不得自在解脫,清靜經提供安頓身心的方法,更指出道體的出處、作用,教我們恢復本來面目的方法,更強調清靜之道既得,不可以只求自我解脫,只求自了漢,應該兼善天下,將至尊至貴的清靜大道,推行於天下,廣度有緣,才能圓滿功德,歸根復命,回歸自然。
貳、 釋經名:太上老君清靜經,通稱清靜經。
1、太上:太上兩字,為唐代對老子的尊稱,唐高宗乾封元年(西元666年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代皇帝姓李,所以追封老子(李耳)為太上皇,因此「太上」是太上皇帝的簡稱。)
2、老君:武則天從唐高宗奪得皇位之後,將國號改「周」,因為她姓武故不再稱老子為太下皇,而改稱老子為「老君」或「李老子」。
3、宋朝太宗皇帝加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的尊號,後世的人便以「太上老君」的聖號沿用至今。
4、清:潔明沒有混雜。
5、靜:靜止、安而不動,沒有聲音。
6、清靜者:
a、其本意即吾人之本來面目,俗稱靈性、靈魂、真我、佛性、主人翁…等。
b、以修行功夫解,謂掃除心中的欲望雜念的功夫如:定觀、心齋、坐忘、內視、止念…等。
c、以悟道解,透過清靜的功夫,以頓悟本性,會見自家菩薩。六祖壇經曰:「不思善,不思惡,正於嗎時,乃明上座本來面目」。
d、修道功夫一旦純熟,在塵不染塵,雖處混亂的環境,依然不同流合污,清靜自在。
7、經:經的意義有多種:
a、經者路徑也,比喻修行的一條路徑。此路崎嶇不平,修者修改也,能改掉一切的習性、脾氣、毛病,依照經義去修持,實踐,必可到達理天聖域淨土。
b、經者不變也。它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行乎百世而不悖,是千秋萬世永不改變的定律。
c、經者常道也,是每位眾生必經、必行的一條道路。
參、釋本經:
【經文】: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註解】:老君:即老子也,據史記老子列傳記載:老子本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人(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曾任東周守藏室之史(掌管國家文物典籍的史官),孔子曾經向他問禮,老子說:「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退下之后,對弟子說:「龍,吾以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見周室衰亂,於是辭官西行,過函谷關時,應關令尹喜之請,作道德五千言(即老子道德經),出關而去,莫知所終。西漢初期,盛行黃老之學,老子逐漸被神化,「后漢書」記載說:楚王劉英(光武帝之子)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潔齋三月,與神為誓。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將老子等同于【道】,生于無極之先,起于太初之前,成為先于天地的神靈。東漢中期,張陵在蜀中創立正一道(又稱天師道),在「老子想爾註」中宣稱:(道)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把老子神化為太上老君,并奉為教主。漢桓帝時,邊韶撰「老子銘」,稱老子道成仙化,蟬蛻渡世。自羲農以來,世為聖老作師。此后,道教將老子之【道】作為其最高信仰,將老子尊為道德天尊,列為三清尊神之一。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大道:大者至尊至大,至高無上的意思。道者,是宇宙萬有的根源,未有天地之前的一團真理,也是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能源。無形:是肉眼看不到的物質,但是確實存在的能源與磁場。生育天地:生養天地萬物。
【解釋】:太上老君說:「宇宙之間,至尊至大,至高無上的大道,雖然是肉眼看不見,耳朵聽不得,手觸摸不到的東西,但它確是實相無相的真理、能源、磁場;能生育天地、運轉日月、長養萬物。」
【心得記要】:
1、大道者,可以解釋為道大,何以說道大呢?因為道是天地萬事萬物的根源,充塞宇宙,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主宰一切,至尊至貴,故稱為大。
2、未有天地以前,即有道的存在,道德經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意思是說有一個混成物,在天地未分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它沒有聲音與形相,亙古以來永不改變,周行天下永不停止,萬物都依靠它而生生不息,它是天下萬物的母親,吾不知道怎麼稱呼它,簡稱為道,再勉強稱它為大。以上說明道體。
3、道體無形無相,只可以用開悟與體會。道德經曰:「無名天地之始」;易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金剛經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比喻一張桌子,你在黑板上畫得跟真的一樣,終究不是桌子,道理也是一樣。
4、人是由道而生。道德經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庸曰:「天命之謂性。」心經曰:「不生不滅,不垢不靜,不增不減。」
5、道者在天為天理,在地為地理,物為物理、事為事理,賦於人謂之性理,若能依循此理而修,即是修道,就能返本還原,歸返於道。
6、如何修道呢?道德經二十二章曰:「是以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一即是道、本性、源頭、老母也。吾們今天得道,接受明師指點:「真理天道,性理真傳」的真明路,只要一心一意修辦道,抱道奉行,立已達人,覺行圓滿,就可以超凡入聖,果證理天。
【經文】: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註解】:無情:指無為而為也。日月:指陰陽也。
【解釋】:大道既然無形無相,當然也無情可言,雖然是無情,卻無所不為。大道運行日月星宿,宇宙萬象,使其不脫離軌道,運行不已,如日月星辰運行有序,春夏秋冬四時分均,寒暑更替,周流不已,看似無情,實真有情呀!
【心得記要】:
1、何謂無情?如同太陽光明普照大地一般,不分男女、老幼、好人、壞人、智愚、美醜、大人、小孩,人種、國度…等。都一視同仁的照耀,這就是無情。
2、無情不是無情無義,無情是沒有分別心的意思,因為沒有自已的情緒、我執、主張,所以沒有分別心,無念、無住、無相、無染,一視同仁,這是道的本體。
3、因為道的本體無住、無我,沒有分別,沒有束縛,才能運行日月。中庸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地何言哉,萬物生焉。」
4、宇宙間,如果沒有大道的無情(無為),日月不能運行,四時不能運轉,寒暑不能交替,陰陽不能消長,萬物不能收藏。所以無情是大道的妙用,也是修辦道者必須要遵行的法則。
5、大道無情,運行日月,提醒修辦道者要無我、無為、無私,不為環境所左右,不為凡情而徇私,以大公無私的天心修辦,必能圓滿功德,超凡入聖。
【經文】: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註解】:名:指名目、名相、描繪、概說也。長養:生長蘊育的意思。萬物:泛指飛、潛、動、植等森羅萬象。
【解釋】:大道既然無形無象,無聲無臭,當然也無法以名相來描繪與概說。但是大道卻能生長蘊育萬物,使萬物自然的新陳代謝,生生不息。
【心得記要】:
1、「道」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何以說呢?因為道能生育天地萬物,故云放之則彌六合,當收藏的時候,退藏於極小的玄關竅。
2、大道無名,是一團真理,是能源,是磁場,雖然無名目可描繪,卻能長養萬物,例如一粒種子,播種在土壤之中,自然能夠生根、發芽、長枝葉,以至於開花、結果。這是道的作用,非人力所能左右。
3、至於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是自然生長化育。例如人類受胎以後,嬰兒在母體之內日漸長大,當出生的剎那,一點靈性投入體內,胎兒才能存活。此點靈性,俗語說「胎神」,西醫稱為「胎氣」,道家稱之為靈魂,這是道的功能,誰都沒有辦法代替。
4、科學家將物質分類為原子、電子、核子。再分類下去為分子、粒子、光子,到了光子的時候,是一點光,無形無象,
忽有忽無,這就是無極生太極,這是道體的本來面目,可見科學與道學所述的真理一致。
5、道既然是無形、無情、無名,卻能生育天地、運用日月、長養萬物,主宰一切,至尊至貴。我們應該效法大道的無形、無情、無名,將假我拋開,修無執、無私、無名相的真我,不再迷戀有形、有情、有名的假我,現出真本心來修辦,才不枉如入寶山空手回。
【經文】: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註解】:名:能稱呼概說的意思。
【解釋】:道能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它無形無象,更無法描述,為一切萬有的根源。因為先天地而生,本無名子可為代表,但無名號,又不能顯出道的體用,故勉強取衪一個名子,稱為「道」。
【心得記要】:
1、道體是超出一切語言形象的無極真理,在清靜經裏強名曰:「道」,是恐怕世人落入文字障裡面。
2、金剛經第三十分曰:「一合理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因為道體是先天地而生,空而不空,無名無象。宇宙一切萬象都是因緣集合,空相不實在的。一合相亦不可執著,但是凡夫之人,蒙敝本性,又貪著眼前一切的假象,而生種種欲念,不明白那強名曰道的真義。
3、道既然是無名,強名之曰道,故凡有言說,皆非實義。例如筆者說一個「火」字,在黑板上寫一個「火字」,如果是真的,筆者的嘴巴一定會噴火;黑板上的「火」字,也會著火。
4、道字先寫 ˇ,代表陰陽,再寫一,一是無極○,這是道的本來面目,道體也;再次寫自,即目上經過明師一點,說明修道要靠自己去修、去行、去悟,才能圓滿心性;最後再寫之,指示得了道以後,要趕快行功立德,福慧雙修,自渡渡人,才能證果成真。
5、欣逢普渡佳節,天降真道,吾們應該體悟道的至尊至貴,得道以後,趕快研究道理,進一步代天宣化,廣渡有緣,才不枉費聖賢仙佛遺留千經萬典,普渡眾生的一片婆心。
【經文】: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註解】:清:純然清明。濁:混濁不淨。動:感而遂通。靜:寂然不動。
【解釋】:未有天地之前,宇宙的本體:「道」,原是虛靈一團,混混沌沌,有輕清的,也有重濁的;有運動不息的,也有寂然安靜的,但仍然合為一體。
【心得記要】:
1、這一節說明道體。道德經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字之曰道。」意思是:導的本體在澒濛未判之前,是一個混成物,未有天地之前就有了,它沒有聲音與形相,超然於萬物之上,亙古而永不改變,周行於天下,循環不息,萬物都是道所化育,是天下萬物的母源,給它取一個字名叫做「道」。
2、道體無形無相,無聲無臭,乃是未有天地之前的一團真理,也是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能源。
3、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是在描寫道體的微妙現象。道能生育天地萬物,是透過清濁動靜陰陽變化而來。
4、道德經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周敦頤曰:「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太極圖說)。易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上說明道體化生萬物的過程。
5、木有本,水有源,看到陽光,就知道有太陽,那麼看到天地萬物,就要想到創造天地萬物的萬靈真宰:「明明上帝。」
【經文】: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註解】:天清:輕清者上浮為天。地濁:重濁者下凝為地。天動:天屬陽故主動,地屬陰故主靜也。
【解釋】:宇宙混沌初分,陰陽始判的時候,輕清之氣上浮而為天,重濁之氣下凝而為地,此為靜極而陽,陽主動,故天體日月星辰運動不已;動極而生陰,陰主靜。故地球表面靜止不動。
【心得記要】:
1、當宇宙呈現一片鴻蒙混沌的時候,時日一久,好像混濁的水經過沈澱以後,輕的、清的水便浮在水面;重的、濁的物質便沈澱在下面,這就好像:「輕清者上浮為天,重濁者下凝為地」一樣。
2、無極一動而生太極,天得其清陽之氣,陽氣為動,故天體(日月星辰)運行不息;地得其濁陰之氣,陰氣為靜,故地表靜止不動。
3、清濁動靜乃顯示宇宙間有陰陽、天地、日月、消長、春秋、盈虧、興衰…等因果變化。
4、天者清陽之氣,屬陽、善、光明、天堂極樂之境也;天動者,即易經繫辭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修辦道者要積極行善積德,弘揚人性的光明面,效法天體運行不息,趕快行道渡人,待功德圓滿,必能返回清靜光明的無極理天。
5、地者濁陰之氣也,地底下設有十八層地獄,乃是至穢濁陰之氣所凝聚,屬陰暗、罪惡的,是犯罪者的改造所。世人應該慎防罪過錯,以免墮落地獄而受罰。應該效法大地的博厚載物,靜止生育萬物,才能與日月同光,天地同壽。
【經文】: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註解】:清:空寂純潔。濁:污濁不淨。動:移動。靜:寂靜安然。
【解釋】:道生育天地萬物之後,再生人類。質之輕清者為天,質之重濁者而為地,清濁相混,陰陽動靜並立者,即是人。
【心得記要】:
1、男性(乾道)因其雄性荷爾蒙(FSH)的影響,所以充滿活力,而且好動而剛強;女性(坤道)因其雌性荷爾蒙(SH)的影響,所以充滿耐力,而且好靜與柔和。
2、所以男清女濁是指男女的內分泌生理而言;男動女靜是指男女的氣質而言。
3、男秉乾道而成,所以為清為動;女秉坤道而成,所以為清為濁,一切的清濁動靜都是從根本分賦下來,陰陽相感,道生萬物,都有道的真理與法則。
4、人身之中,亦有清濁動靜,清者為陽,濁者為陰。要激濁揚清,須要借假修真,借此假我的肉體,早日行功立德,韜光養晦,修鍊自已,改脾氣,去毛病,立已達人,使清陽之氣上昇,濁陰之氣下降,才能明善復初,返本還原。
5、但願眾生,早日醒悟清濁動靜的道理,不要再迷惑於聲色貨利之中,而忘了法天則地的大道,急速研究性理的根源,再依法修持,才能離苦得樂,共出迷津。
【經文】: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註解】:降本:分賦給予。流末:成就的象。
【解釋】:道能生育天地萬物,宇宙間一切清濁動靜的真理,都是從本源「道」所分賦下來,「道」放之則彌六合,因而自然成就天地間的萬事萬物了,這就是一本散萬殊的道理。
【心得記要】:
1、 道為宇宙萬物的總根源,卷之則退藏於密,放之則彌六合,何以能彌六合呢?因為道能生育天地萬物。
2、「本」者根本也。萬物的本源是道,道德經三十九章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一是什麼呢?一就是道、本源、老母也。
3、「末」是什麼呢?天地間的萬事萬物也。舉凡宇宙間的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風雲雷雨,男女老幼,萬國九州,形形色色的物像,都是「道」降本流末,而生萬物使然。
4、易經繫辭上傳第一章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這是降本流末,曲成萬物的記載,這正是 上帝造物的起點。上帝創造萬物,不辭勞苦、不惜力氣,將世界治理的應有盡有,讓眾生享有一切的成就。
5、要報答 上帝的恩典,行住坐臥要以良心作主,不要做些違反天理良心的勾當,並且替 上天老母,將寶貴的大道,發揚光大,讓
上帝的大道,能夠推廣行遠,使天下同胞都能聞道、修辦道而得救,是報答 上帝恩典的一條明路。
【經文】: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機,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註解】源:本源。基:根本。悉:明白。歸:歸向依附。
【解釋】:大道是大能源,含著清濁動靜,以無形的清氣,帶動有形的地在運轉,細心推究,清輕的天是重濁之地的起源,重濁的地包含於運行不息的清氣之中,人如果能夠至誠無息的常清常靜,自然天地間的陰陽消長,生機、滅亡都可以歸納在我們的本性之中,全然膫解。
【心得記要】:
1、天地之間的陰陽消長、清濁動靜都是道的作用,人的身體裡面也有陰陽消長,清濁動靜之分。修辦道者,能夠認識道的真面目,格除物慾而致良知,知道體內陰陽消長,清濁動靜的道理,必能降伏身心,返本還原。
2、清者上浮而為天,濁者下凝而為地,故吃素能激濁揚清,使靈性超生於理天;三厭五葷,會使靈性重濁而墮落。動者渡化原人歸道岸,靜者迴光返照明自性。
3、男秉乾道之氣而生,故為清為動,女秉坤道之氣而成,故為靜為濁,故乾道為坤道的主,坤道為乾道的助力,不可男女不分,陰陽顛倒,綱常乖戾。
4、人的本性本來清明,晶瑩剔透,因為受到後天物質的引誘而成污濁,修辦道者能夠動靜合一,動者舒解筋骨度有緣,靜者時時觀照自性,能於動中取靜,必能返回本來的真面目。
5、人能常清靜,放下萬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腦波、眼、耳、鼻、舌、心、意所發出的頻率,都可以和上天聖賢仙佛的頻率接通,所以天地之間的道理,全部歸納在你的本性之中,因此無事不知,無物不曉也。
【經文】: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註解】:神:陰陽不測之謂神,比喻本性也。擾:擾亂。慾:嗜好慾望。牽:牽引帶動。
【解釋】:上天所賦給我們的元神,本來是喜好清靜,純潔無染的,因為受到後天人心慾望的干擾,便將靈明的本性給遮蔽了。人降生以後的初心,也是清靜無為的,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道心漸退,人心、血心、肉心當家,被俗情慾望所引誘,本來清靜的真心受到干擾,使真心不得清靜了。
【心得記要】:
1、人秉陰陽二氣而生,陰陽合一,清濁同體,肉體屬陰、質濁,本性屬陽、屬清靜。修道之人,要借假修真,利用肉身來修復光明清靜的本性,以去陰存陽的功夫修練,等到陰盡陽存的時候,就可以超凡入聖,證果成真。
2、何以人神好清,而心擾之呢?因為本性於先天時,本來清靜光明,純潔無染,落於後天以後,受到因果業力的牽纏、物欲的薰染、人心的作祟,時常干擾所至也。
3、心分血肉心、人心、道心也。血肉心者純惡無善,若執此心者,為愚人、惡人、為畜為鬼;人心者,有善有惡。為善者,可以上昇天堂,若為非作歹,則造業墮落地獄矣。道心者,純善無惡,微而難見,故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欲明此心,必須要接受明師的指點,方能明此心為佛,煉此心成仙。
4、大道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都是在清靜無為下發展,本性是上天所賦予,當然也喜好清靜。清靜並不是靠參禪、打坐、閉關的方法才能達到,清靜是要靠清心寡慾,無所求才能做到。
5、如何使清靜的元神,不被血心、人心所干擾?喜好清靜的本性不被慾望所牽動呢?這就要接受明師的點傳,知道本性之所在,降伏身心的方法,參與道場運作,置心於修辦道,本性才能恢復原來的清靜光明。
【經文】: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註解】:常:時時刻刻。遣:格除。澄:由濁而清。六慾:色、聲、香、味、觸、法。三毒:貪、瞋、痴。
【解釋】:如果能夠將一切的私欲雜念除去的話,人心自然可以平靜而不會妄動,人心不會妄動,進一步的以澄清的功夫,元神自然清明,光鮮明亮。不用人為的造作,六慾之中的色、聲、香、味、觸、法自然不會發生。貪、瞋、痴等三毒,也會消滅的無影無蹤。
【心得記要】:
1、 眼中難容細砂,心中難容欲望雜念,心中有了慾望雜念,好像眼睛容入飛塵,一刻都不得自在也。又好像水中有污泥,不但破壞心靈的純淨,也污染了本性的光明。
2、要使心靈平靜不妄動,要靠「遣其慾」的功夫,這個功夫要看淡俗情,格除心中不應該有的物慾。四書大學篇說:「格物致知」。顏回的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道德經曰:「不可有欲,使民心不亂」。心經曰:「無眼耳鼻舌身意」。以上都是遣其慾,使人心平靜的方法。
3、「澄其心,而神自清」,如何「澄其心」呢,?這要用勤拂拭的功夫,二六時中,不離這個⊙。四書大學篇曰:「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將心地打掃乾淨,就可以達到心靜神清的境地。
4、「常能遣其慾、澄其心」,可以使「三毒消滅,六慾不生」。因為明理的修行人,時刻以本性做主,心中無所求,看破俗情,自然三毒消滅,六慾不生,進一步積功累德,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六祖壇經曰:「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忘,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澈,不異西方」。可見遣欲澄心,是消滅三毒,降伏六欲的明燈與指南。
5、孟子曰:「天下溺,援之以道」。欣逢三期,劫數頻繁,上帝於此時,降下至尊至貴的救世寶伐:「一貫大道」,是要挽救眾生於水深火熱之中,眾生聞道以後,能夠精進不懈,接近聖堂,參與道場運作,積功累德,無形之中,一定可以使三毒消滅,六慾不生。
【經文】: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註解】:不能者:不能達到目的的意思。
【解釋】:所以不能達到一性圓明,明善復初的境界,是因為心中的雜念還沒有澄清,私心慾望沒有除盡的原故。
【心得記要】:
1、不能什麼呢?是不能把心中的雜念、慾望、我執、三心、四相::等除盡,達到清淨無為、明善復初、返璞歸真的境界。
2、澄心是由濁入靜的功夫,以達到良知良能的境界。四書大學篇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有能安,安而后能慮,濾而後能得」。以上的五步功夫,就是澄心的方法。
3、遣慾的方法如何呢?四書大學篇,呂祖補述格物致知章曰:「心有所貪欲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心有所愛惡而性遷焉。」以上指出要格除自身不良的嗜好以及貪慾之心,在心理上不可以有貪求無厭、怨天尤人、癡迷於功名富貴、愛戀、妄念、人心用事::等念頭。
4、人類煩惱痛苦的根源,在於心未澄,慾未遣也。慾望貪念無法滿足物質的需求,心如萬丈溝壑,人心不足蛇吞象,以致終日惶惶,烈火焚身,喪心病狂,三毒六慾的禍害,甚於洪水猛獸,墮落萬丈深淵而不能自拔,實堪浩嘆。
5、修辦道者,一但澄心、遣慾的功夫成熟,必然一性圓明,明善復初,恢復本來真面目,即六祖壇經曰:「清靜法身,如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百千億化身汝之行也」。
【經文】:能譴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註解】:譴:格除、察望。觀:是迴照的意思。見:目之所見而能辨別一切之謂。
【解釋】:修行的人,能夠把三毒六慾遣散消滅,心靈就可以清靜,本性就能夠大放光明,只要向內迴光返照,則後天的血肉心沒有了。此時向外觀看有形有象的物質,則有形有象的物質也不執著它的存在,向遠處眺望一切萬物,則一切萬物的景象也不執著於心,看到萬物好像沒有看到一樣。
【心得記要】:
1、人的本性本來清清靜靜,光明剔透,因為降生到凡間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被物慾所敝,塵凡所染;又受到三毒六慾的侵蝕,將純善無惡的道心轉變成可善可惡的人心、血肉心。
2、能夠革除三毒六慾,要有堅強的意志與恆心。控制自己的心念,四書大學篇呂祖補述曰:「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這要有防意如防賊的功夫,才能做到。
3、內觀其心,心無其心:這是迴光返照的功夫。四十二章經曰:「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迴光返照時,就是制心一處也,這是意守玄關,久之,本性自然大放光明,後天的人心、血心沒了。此時,猶如太陽光明普照大地一般,令一切陰霾盡消。
4、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金剛經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界上有形有相的物質,都是因緣結合而成,經過歲月的摧殘,終有毀壞的一天。修行之人,內心既然已經清除乾淨,對於外界的一切形象,應該認為都是假象而不可執著。
5、遠觀其物,物無其物:既然瞭解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虛妄不實在的,所以遠觀天下萬事萬物,當然也要認為天下萬事萬物也都是虛假而不存在的,不要受到物慾的牽纏,更不可以受到外物的迷惑。
6、內觀其心,本性清靜,良心沒有受到人心、血心的污染;外觀其形、往遠處觀萬物,所看到的物境,都是虛妄而不實在的幻境,真本心沒有執著、不被污染,如此自性佛才能顯露出來,就可以明善復初,返本還源也。
【經文】: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註解】:無:沒有執著。空:真空本性。
【解釋】:觀看人心、外在的萬物、遠處的形象,了悟以上這三者都是虛妄不實在的假景幻象,心、形、物三者都沒有,能夠顯露出來的,只有自己的真空本性了。
【心得記要】:
1、三者指的是:「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以上三種的空境,這是對真空妙有實相的真意。
2、因為心、形、物三者,是六道輪迴的根源,有「心」就有慾望;有「形」就有煩惱;有「物」就有貪求,修道之人能夠破除以上三種的假相,心靈清靜,不被物慾所干擾,真空自性就可以顯露出來。
3、空指真空本性也,因為本性無形無相,虛靈一團,俱眾理而兼萬善。六祖壇經曰:「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靜」……故立「無相」為體…「無住」為宗…「無念」為本。
4、故自性本空。空、無即可見性。因為空是虛無、廣大、無有邊際、究竟圓滿、涅槃寂靜、恆常清靜,是道的本體也。
5、因此,無所住即是空。能做到無所住而行佈施,無所住而忍辱,無所住而持戒,無所住而精進,無所住而禪定,無所住而般若,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空的境界,即見自本性也。
【經文】: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註解】:空:萬法俱滅。無:一念不起。湛然:清幽自在。寂:長久安靜。
【解釋】:觀照一切皆空,達到萬法俱滅,以達到真空之境,再將空推到極點,徹底到了無所再空時,就是一念不起的無了。這個無也要放下,不可執著,當空與無都放下而不執著時,才算真正達乎常久清幽安靜的境地。
【心得記要】:
1、上章提到「內觀其心,外觀其形,遠觀其物。」
2、這三者都沒有,只見到萬法俱滅的空境,是要我們辨別萬法的實相。
3、這一章接著再破除三者俱無、唯見於空的執著。因為空境是一無所有,萬法俱滅,不但對萬相、萬事、萬物都不可執著,就是心的念頭也不可以執著,才能達到常久清靜的空境。
4、金剛經離相寂滅分第十四章曰:「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如果能夠遠離一切諸相,不執著,不貪愛,不貪受,清清白白,本來空無寂靜,本性清靜光明,與諸佛覺性一樣,就名為「佛」。
5、金剛經究竟無我第十七分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佛世尊說菩薩渡化眾生,不可存有四相的執著,否則跟凡夫一樣,不能稱為菩薩。六祖壇經曰:「無念念即正,有念念即邪::邪正俱不用,清靜至無餘」。所以無念,善念惡念都不用,才能達到安然清靜的境界。中庸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可見真空妙有,是一點聲音、形相、人為都沒有。
6、本段所說的空是一塵不染的空;無是不執著萬物的無;寂是寂滅安靜的寂,能空無寂靜,才能達到真空妙有的真靜。
【經文】:寂無所寂,慾啟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註解】:寂:安然清靜。靜:真正清靜,與道合一。
【解釋】:清幽安靜到了極點,也不知道所謂寂靜了。這個時候的心性,已經離開塵緣的污染,達到無我、忘我、大我的境界,超乎萬物之外,私慾雜念,又怎能夠再生起來呢?私慾雜念既然不再生起,天賦的本性才能夠與道合一,如此才是真正的清靜。
【心得記要】:
1、 道是宇宙間的真理、能源,萬物都是由「道」而生,依靠道而生長,「道」時時刻刻都在發揮作用。所謂寂靜並非如死灰枯木般的沈寂,而是以清虛、恬淡、自然、無為的方式,表現出來。
2、六祖壇經曰:「但心清靜,即是自性西方。」,因此只要心能清靜,沒有攀緣,無所求,沒有執著,才是真正的禪定,這是見性的功夫,並非枯坐終日,心念不滅,所能得到清靜的境界。
3、寂無所寂,慾豈能生:蓋動中取靜,才是真靜;因此動、靜並非依外表,而是內心靜寂到極點,不受外界萬般所干擾,不生任何慾念,慾自然不生也。
4、慾既不生,即是真靜:慾念既然不生,則人慾淨盡,天理流行,人心與天心契合,這是真靜、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與道合一,歸根復命也。
5、清靜經的真理,要我們破除一切執著,降伏一切妄念。要破除執著,降伏妄念,就要觀想萬物都是空境的假象,使之歸於無,能無相、無念、無住,再歸於寂,而後歸於靜,如此才能達到歸根復命之境。可見空、無、寂、靜是修持的次第功夫,依此次第功夫修持,必可超凡入聖,回歸真常。
【經文】: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註解】:真:真實不虛。常:永恆不變。應:感應。常:平常。
【解釋】:能夠用這個真空妙有的本性,應用於日常尋用間,而且時時刻刻都保持本性真常的功夫,才是真正得到本性的光明。得到本性的光明以後,在應對萬物之後,心中毫無牽掛,保持清清靜靜的境界,能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有始有終,永不改變,光明的本性就永遠清虛平靜了。
【心得記要】:
1、真常應物:六祖壇經曰:「思維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修道之人,以真常的本性,應用於日常尋用間,一切行住坐臥,都是本性的妙用,假如能如此,雖然是在揮刀上陣的緊要關頭,一樣能保持清靜,如如不動。
2、真常得性:恢復本性的光明,好像撥雲見日一般,把本性多餘的東西去掉,就恢復本來真面目也,稱之為:「真常得性」。如能進一步立己達人,福慧雙修,廣渡有緣,使眾生共登善境,才是真常得性的最終意義。
3、常應常靜:修辦道之人,在塵世之中,面對紛擾的五濁世間,錯綜複雜的人情世事,如何進退應對,又清靜的本性不被污染,這種功夫,要學習南華經所述庖丁解牛的境界,才能抱持無牽無掛,平靜無染。
4、常清靜矣:要恢復清靜光明的本性,非一朝一夕的工夫即可成就,必須要用時常勤拂拭,茍日新,日日薪,又日新的修持,自強不息,永不鬆懈,才能達到常清常靜的結果。
5、總之,人道盡,天道近;人道圓滿,天道自成。所以修道不可以離開人群、離開日常生活,故行為不可以鬆懈,內心不可以放肆,時時返照本性,守住玄關,不離中道,動、靜都依照中道而行,不受塵緣所污染,才能恢復清靜光明的本性。
【經文】: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註解】:漸:依序由淺而入深。
【解釋】:能達到清靜無為,就能由淺入深,漸漸的步入真道,體悟大道的精妙,最後與道合一。
【心得記要】:
1、靜就是將本性不應該有的東西去掉,使本性復甦,道心覺醒,恢復原來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
2、老子不厭其煩的剝析恢復本性清靜的方法,其功夫是:體悟道體、瞭解道用、知道道性(清靜的本性),以遣慾澄心的功夫,找到清靜之道的本源,必可以見到虛無清靜的本性。
3、大道已得,就要以漸進的功夫,繼續廣泛的去參學。像華嚴經裡的善財童子,他見性以後,去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廣學多聞,證悟自己本有的真心,以增加修辦能力。
4、因為以漸進的方式,由淺入深次第的修學,以覺為師,以戒而生定,因定而靜,因靜而生慧,因智慧而解脫,以成就清靜圓滿的本來面目。
5、恢復清靜圓滿的本性以後,本性自然光明,圓滿無瑕,後天的私慾雜念也會消除,如此深入體悟道的真諦,久之,人心與道心契合,即是與道合而為一。
【經文】: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註解】:得:獲得。
【解釋】:既然步入真道的法門,便可以說是得了道的真理,雖然是得到道的真理,只是恢復本性的光明,於本覺來說,其實並無所得。
【心得記要】:
1、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這是求道的門徑,雖然說名為得道,其實本性並無所得,只是恢復原來的本來面目而已。
2、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如何說呢?恢復其靈覺而已,故云實無所得。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曰:「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佛昔在燃燈佛所時,雖得到無上菩提法,然所為得者本屬開導性質,實際乃是自性自悟自修,菩提乃是自家物,故云實無所得。
3、六祖壇經參請機緣第六品曰:「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蓋自性雖俱備一切法相,卻又能不著一切法相,不為一切法所污染,故云:「一無所得」,才是真傳,誠如心經所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因為自性具足,不曾失去少許,以無所得的心法,而成就菩薩,才是最上乘的大道。
4、六祖壇經悟法傳依第一品:「遂啟祖言:『何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可見自性本來就是這麼的清靜、不生不滅、圓滿具足一切、如如不動、能生一切萬法。
5、何謂本性具足一切呢?,因為要甚麼就有甚麼,例如你要吃喝拉撒,都自己來做,不假他人也。如能得到一無所得的真傳,以澄心、遣慾的功夫,積極修辦,必得真靜,與道合一,恢復本來真面目,稱之得道。
【經文】: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註解】:化:普渡、教化的意思。傳:普傳。聖道:返本歸鄉的路徑,指聖人的心法。
【解釋】:為了教化、普渡一般的眾生,使天下的眾生都能夠知道、求道、修道謂之得道。如果能夠進一步窮究大道的真理,徹悟大道的真諦,信受奉行,到此境界,就可以領受上天的明命,普傳聖道心法的代理人了。
【心得記要】:
1、得道以後,一定要自覺覺他,功德才能圓滿。當我們求道的時候,點傳師囑付曰:「你今得一指,飄飄在天堂,無有生和死,終日煉神光」。以上的前三句,是肯定明師一指,超生了死,明師一指是究竟,但是須要繼續精進修持,以「終日煉神光」的功夫,二六時中,自覺覺他,才能了結返故鄉。
2、得道以後,如果只是獨善其身,只求自己解脫,自己享受,當個自了漢,不管他人的死活,修到羅漢的果位,釋迦牟尼佛稱之焦芽敗種,終不得究竟。
3、修道之人,要以慈悲為懷的信念,以普渡眾生為前題,引導迷失在十字路口的眾生,步上康莊的大道為職責,才是真正大乘得道的修道人。
4、能悟之者,可傳聖道:六祖壇經悟法傳依第一品曰:「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因為開悟到真如本性的修行者,已經明心見性了,他的心與諸佛菩薩的心已經契合了,俗語說:「大德者必受命」,這樣的人,上天一定會賦予重任,擔當代天宣化,普傳聖業的神職人員。
5、今生我們有緣,得逢三期,幸遇聖道,得道四難變成四易,我們要摸心自問,對大道體悟多少?渡化多少原人?後天習氣毛病改了多少?是否有自覺覺他?三施佈道?有者繼續勉勵,無者加鞭精進。
【經文】: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註解】:上士:品德高上,深明道理的人。下士:德淺識薄,而且
執著的人。
【解釋】:太上老君說:德學兼優上等的賢人,他的修養與世無爭,深明道理,處事依循天理,清靜自然,與世無爭;德淺學薄的下等愚人,因為固執己見,不明真理,自恃才德,時常與人爭執。
【心得記要】:
1、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清靜經與道德經都提出上士與下士,老子指出上士就是智慧比較高,心性比較清明的人,因為明理,處世圓融,聞道以後,勤而行之,與世無爭;而下士智慧被遮蔽的人,靈明埋沒,執著妄想,聞道以後大笑之,因為固執己見,喜好爭執也。
2、釋迦牟尼開悟見性以後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但因執著妄想,所以不能證得」,可見執著妄想,不明真理,喜好爭執,是障道的主要原因。
3、為甚麼會有爭執呢?最大的原因在於心中有執著,執著自己的意見、能力、想法,執著自己所學,以偏概全,自以為是,逞強鬥勝,心性難以提昇,故稱下士。
4、上士者,追求真理,心胸開闊,與聖人的心相契合,心量容下天下萬物,韜光養晦,謙虛禮讓,合光混俗,不露鋒芒,行功立德,不與人計較,故上士無爭也。
5、修辦道的人,三施佈道,做到三輪體空的境界,一切隨緣,無有紛爭,即清靜矣。
【經文】: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註解】:上德:言行依道理而行,有功德恩澤於世之謂。
【解釋】:一個有修養,品德高尚的上德之士,他的修養已經達到至善之境,功勳德澤廣被人間,並不執著於他功德的多寡。一個道德修養未達到至善境界的人,心中充滿執著的念頭,雖然行了一些小善,卻時時惦念在自己的心中,像這種人,自恃有德,其實是因為他不明白道德的原故。
【心得記要】:
1、上德不德:跟上段所說上士無爭,是有連貫性的,因為上士既然無爭,自然淡薄名利,不與人爭長論短,修養已經達到無極至善之境,超越氣、象、陰陽對待之外,只以行功立德為份內事,故云上德不德。
2、下德執德:下德執德跟下士好爭一樣,因為後天的習氣未能除盡,不明真理,心理產生執著的念頭,雖行善事,口說善言,但是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善行,而自矜自誇,廣為宣揚,這種人,就是因為不明白道德的原故。
3、執著之者:金剛經一合理相第三十分曰:「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因為世界是由無數的微塵所集合而成,但是這些微塵眾,不能常在,終有改變的一天,故云不可說。但是凡夫之人,貪住妄境妄法,為諸物慾假相所矇蔽,光明的本性被污染,執著物慾,致本末顛倒。
4、不明道德:因為心中充滿了貪求之心,執著之念,愚昧無知,貪求聲色,爭名奪利,好高騖遠,刻薄成家,行善欲求人知,如此謂之不明道德的人,誠如道德經第二十四章曰:「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5、朱子曾言:「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修行之人,要行無住相布施,行無為之道,效法上德之士,不落入「有」、「無」之爭執,才能恢復清靜光明的本來面目。
【經文】: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註解】:妄心:虛妄不實的分別心。
【解釋】:天下眾生,所以不能得真道的原因,是因為有了貪妄執著妄想的心。
【心得記要】:
1、眾生者眾法之因緣所生,也是眾人之所共生,乃是眾多生死的集合。金剛經第三分,釋迦牟尼佛將眾生分為十大類,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統稱之為眾生。
2、真道就是讓我們走的回天之路。欣逢三曹普渡,道降庶民,凡有機緣的善男信女都能得聞至尊至貴的真理天道,回天明路。
3、四書大學篇曰詩云:「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呼?」邦畿是一國之中央政府所在地,是百姓最樂意居住的地方。而一隻小小的鳥它都會找尋最好、最安全的地方做為休息的場所,而萬物之靈的人類,連一隻小鳥都不如,不會尋找最至善永居之處,因為被貪妄心所埋沒之故也。
4、因為眾生累劫以來的習氣、毛病、冤欠、無明等的干擾,以致有貪妄的心,又被外面的物欲所迷惑,迷失了本來靈明的自性所致。
5、所以妄心是障道的因緣,要得真道,修行證果,首先要革除
妄心,去除物慾,其方法是遵儒家講的格物致知,佛家的掃三
心飛四相,道家的清靜、不可有慾,使心不亂,才能做到。
【經文】: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註解】:驚:驚恐、害怕不安。著:接受、附著。
【解釋】:上章闡述眾生不能得悟真道的原因,就是有貪而無厭的妄心,既然有貪而無厭的妄心,就會驚動原本清靜的元神,既然驚動原本清靜的元神,這個時候元神退位,識神當家,受驚動的元神被識神所左右,心意向外奔馳,就會著相於外面的萬事萬物了。
【心得記要】:
1、妄就是虛妄、不真實,妄心一生,真心就不見了,好像黑暗一到,光明就不見了,光明來的時候,黑暗就消失了。因此妄心生出來的時候,真心就消失,道理也是一樣。
2、道家講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神本來在真心、真性裡面,因為有了妄心,就驚動了清靜的元神。妄心識神因而趁機當家。
3、妄心識神趁機當家作主,因而生出很多千千萬萬個妄念,妄
念一生出,便消散元神,元神把持不住,只有隨境移轉而附著
於萬物了。
4、元神被妄心所佔用,使元神驚動而不安,元神斯時必然昏昧而不靈,精神耗散,又附著於萬物而迷失,元神必然越墮越深。
5、消除妄心,淡泊名利,以遣慾、澄心的功夫,迴光返照,恢復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則神不驚,物不著矣。
【經文】: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註解】:貪:貪著七情六慾之境不離。求:索取追求。煩惱:心燥惱怒的意思。
【解釋】:既然接觸了萬物,就會生出不想離開,而有索取的心,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世間的事物並非盡人所願,如果求之不可得,就會生出無窮無盡的煩惱與不安。
【心得記要】:
1、既著萬物:人降生後天以後,是由先天河圖而轉為後天洛書,洛書是相剋之理,一般凡夫俗子被後天三界五行所拘,著於萬物的美色、榮華、富貴、私心偏見等,靈性被污染,因而無法恢復原來的光明。
2、即生貪求:既然降生人世間,被三界、五行、八卦所拘束,其中以酒色財氣、名利恩愛:等八魔的引誘最為利害,一旦接觸以後,便貪求無厭,難以自拔。
3、既生貪求:一般眾生是眼觀美色起淫念,耳聽惡聲出穢音,鼻聞香味思飲食,口貪牲靈開殺戒,心生邪念起狠毒,意追邪情起思維,手亂舉動不端莊,足行邪地想非非:等。一心想入非非的貪求、強求,其實世間的萬事萬物,那是貪求即能順心如意而獲得的呢?
4、即是煩惱:富貴名利既然不是強求就可以獲得,如果沒有獲得,就整日悶悶不樂、煩惱、痛苦與不安,又貪求所獲得的結果,又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煩惱,如此循環交替的結果,永遠在煩惱之中打滾,使元神不得清靜。
5、解脫煩惱之道,以無所求,不動心為座右銘,抱持知足常樂,清靜無染的道心修辦,才是最佳的明路。
【經文】: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
【註解】:憂苦:憂愁苦惱。濁辱:污穢與恥辱。
【解釋】:對於世間的萬事萬物,當追求不到的時候,便生出許多煩悶惱怒的事情出來,在煩悶與惱怒之中,想入非非,妄念一動而做出很多矜傷害身、心靈等、健康的犯罪行為,因而遭受到許多的污濁與恥辱。
【心得記要】:
1、煩惱的涵義有四種,即不安、散亂、不淨、無知。煩惱的根源起於貪、嗔、癡、慢、疑、不正見等。
2、佛世尊要修行人發四弘誓願,這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其中的「煩惱無盡誓願斷」,列為修行重要的功課之一。
3、貪求是煩惱的主因,人類因為受到生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緣故,外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物質的接觸,而產生心理六識(見、聞、嗅、嚐、覺、知)的需求,向外界追求物質的滿足,而引來無窮無盡的煩惱以及污濁恥辱。
4、要降伏身心,斷除煩惱妄想,只有修道一途。首先須發四弘誓願,效法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之知足常樂精神,以智慧觀照自性,學習彌勒祖師的笑口常開,心胸坦蕩,肚大能容,才能做到。
5、「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古聖王堯帝的十六字心傳,因為人心昏沈散亂,心傾危殆不安,又道心晦暗不明,只有奉行中庸之道,不落邊見,才能遠離煩惱塵勞的牽纏,這非要下一番苦心修練才能達到。
【經文】: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註解】:流浪:漂泊不定。苦海:指紅塵中無窮的苦境。
【解釋】:當遭受到污濁恥辱以後,罪過錯越積越深,越是飄泊下流,不知生來死去的門戶,永久沈淪在無邊無際的苦境之中,難以超脫,並且永遠失掉了真常不朽的真理大道。
【心得記要】:
1、人有三個籍冊,一是理天,是原靈孕育的總場所,靈性的故家鄉;二是凡間,好像旅社一樣,暫借我們居住;三是地獄,是犯罪者的懲戒所。所以人類流浪到凡間來,是暫時藉我們居住而已。
2、人類流浪到地球來,被後天環境所拘束,認假作真,妄了源頭,嗜慾無窮,造罪無邊,失去了寶貴的大道,因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流浪六道輪迴,永無休止。
3、因為不知道修道,不知道行功立德,以消冤業,所以常沉淪在苦海之中,不能脫離六道輪迴,受到人間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等苦的侵襲,永難脫離。
4、道德經第十三章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為甚麼身體是禍患呢?因為有了此身,流浪於生老病死之中,若能將自己的榮耀與尊貴,推給天下的人,將貴重自己的身體,去拯救天下的眾生,這種的人,立己達人,一定可以超脫苦海,修道成真。
5、歇即菩提,能夠放下萬緣,息下貪求,屏除妄心,不執著,常住真心,二六時中,不離這個⊙,積極修辦,必能返樸歸真,歸根認。
【經文】:真常之道,悟得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註解】:悟:窮究真理,心領神會的意思。
【解釋】:真實不虛,恆久長存的聖道,能夠開悟見性的人,自然會得到妙諦,而真正悟透道理的人,便能獲得清靜,達到死而不亡者壽的境界。
【心得記要】:
1、真常之道,即一貫大道、性理真傳也,它的真傳包涵了天命真傳、道統真傳與心法真傳,乃是眾生返本歸鄉的一條光明大道。
2、悟者用直心了悟五口,五口者即眼耳鼻口玄關也,其中以玄關竅為身心的總持,是靈性居住的至善寶地,儒家謂明德,佛家謂降伏身心如是之處,道家謂玄牝之門,天地之根。
3、凡能悟透真常之道的人,便能夠知道道的根源,生來死去的門戶,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曰:「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聖人只要抱守一(道),就可以做天下眾生的楷模,唯有悟道的聖人,才能做到。
4、達摩寶傳曰:「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六祖壇經曰:「諸佛妙義,非關文字」,又曰:「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可見修道並非紙上談兵,能夠接受明師指點,領悟道的奧妙,加以信受奉行,是返本還源的秘訣。
5、永恒常存的真道,如今 皇天悲憫,普降天下,慈舟暢行人間,凡有緣得受真傳者,能夠了悟道的至尊至貴,從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立己達人,終身而不退者,必能恢復清清靜靜的本性,定入聖位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