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釋義--玄關修持觀--普渡收圓驗證(第一冊)-10 智音
九十一、海神撲碎黃金彈,石女分開碧玉環,拈卻劫初茅草令,重來峰頂闢玄關。
出處:嘉興大藏經第二十五冊,五燈全書卷五十八、補續高僧傳卷二十五,松隱唯菴然和尚語錄。
經文:合頭語是繫驢橛,此話傳來非等閒,風煖巴江開曉凍,梅香庾嶺露春顏,海神撲碎黃金彈,石女分開碧玉環,拈卻劫初茅草令,重來峰頂闢玄關。
【經文釋義】:
松隱唯菴然和尚是得道的高僧,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很深的體悟,記載在松隱唯菴然和尚語錄,舉例如下:「合頭語是繫驢橛,此話傳來非等閒」:合頭語是正確的答案,但是這個正確的答案,卻是時常的拴繫你、障礙你的繩索和牢籠啊!以上這一句話,在修行人來說,非常重要。「風煖巴江開曉凍,梅香庾嶺露春顏」:春天來到,天空中吹來徐徐的暖風,將冰凍巴江的水溶化;江西省大庾縣大庾嶺的梅花綻放,春天的氣息已經來臨了。「海神撲碎黃金彈,石女分開碧玉環」:在這麼美好的因緣時節裏,保護航海的神祇,也會打碎你的黃金大夢,讓你甦醒過來;毫無情欲的石女,也會讓你看淡碧玉等珠寶的誘惑。「拈卻劫初茅草令,重來峰頂闢玄關」:要如何保持無始劫以來的初發心,讓道心常住不退,令阻礙本性的茅草去掉呢?這就是要恭請天命明師,將山峰頂上的玄關竅打開,就可以會見自家菩薩,達本返源,直了成佛。
【延伸演義】:
松隱唯菴然和尚,是明朝初年,臨濟宗的僧人,籍貫是江蘇省話亭縣人。俗姓張,號唯菴,年幼時在無用貴禪師處剃髮出家,再到處去尋訪高僧大德,後來在千巖元長會下禪師的地方,得到諸佛菩薩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之後遵從石屋清珙禪師的囑咐,回到華亭縣,弘揚般若正法,名為松隱唯菴然禪師。弘法三年,刺血書寫華嚴經,縣人獲得感應,居民遂建寺廟繼續弘揚佛法,著有松隱唯菴和尚語錄三卷行世,收入於嘉興大藏經五燈全書卷五十八、補續高僧傳卷二十五中。松隱唯菴然和尚是得道的高僧,對正法眼藏的尊貴與殊勝有極為深入的體會。松隱唯菴然和尚說:「合頭語是繫驢橛,此話傳來非等閒」。因為「一句合頭語,萬世繫驢橛。」所以我們要體悟,合頭語雖然是正確的答案,這個正確的答案,好像拴驢子的木樁一樣,時常的拴繫你,是障礙你的繩索和牢籠。松隱唯菴然和尚認為諸佛妙理,到底與文字有關還是無關呢?所以對於真理的探索,一定不要停留在一個現成的框框裡面。雖然是正確的答案,但是我們還要對真理有更深入的認識。所謂正確的答案,往往會讓錯誤的理論更能蒙蔽你。例如以飲食來說,這是歷代傳承下來的飲食習慣,很多人認為吃肉是牢而不破的道理,但是如果明理的前賢,知道因果的可怕,所以他能打破牢籠,改吃素食,道理也是一樣。松隱唯菴然和尚認為正確的道理能夠打破,這句話非等閒,非常重要。在非常好的因緣時節裏,我們要有沖天的志向,找尋出世的明路。如何是非常的因緣時節呢?松隱唯菴然和尚說:「風煖巴江開曉凍,梅香庾嶺露春顏」,以氣候來說,一旦冬去春天來到,春風徐徐,冰雪解凍,陽光普照,天氣清和,梅花齊放,大庾嶺展露出春天的氣息,萬物欣欣向榮,正是我們舒展身心,修辦道的最好時機。眾生來到東土,輪迴六道,已歷無數歲月,所以無形的海神,以及無情的石女,也希望我們訪明師,開啟回天的明路。所以松隱唯菴然和尚說:「海神撲碎黃金彈,石女分開碧玉環」。世界上各地江湖河海等各種水域的神祇;或是保護航海、水上航運的神祇,在東亞部份地區崇信的航海保護神:例如閩南、台灣最具盛名的海上女神天上聖母(媽祖);代表北極星的道教大神真武大帝(玄天上帝);擅長治水的傳說的君主禹帝、早期船員水手篤信的水仙王;管理海洋的龍王;廣東人信奉的洪聖大王、譚紫霄真人;浙江人信奉的曹娥夫人;福州人與琉球群島人信奉的懿德夫人、中國神話中的共工氏神與河伯;日本神話中的海神綿津見神,以及航海神住吉三神等。希臘海神,包括水仙女、海仙女等等諸海神,他們都希望我們要打碎黃金大夢,不要再一直輪迴下去,出苦無期;就是無情欲的石女,也希望我們不要迷失在碧玉珠寶的虛幻假相的環套中,要趕快求天命明師,指開生死門戶,修道辦道,才能離苦得樂,返本歸鄉。明師指破回天的明路在那裡呢?松隱唯菴然和尚慈悲說:「拈卻劫初茅草令,重來峰頂闢玄關」。重點是希望眾生要把持無始劫以來的初發心,不要被雜草所包圍。故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道理也是一樣。回天的光明大道,就是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山峰頂上的玄關竅,玄關竅一旦打開,本性透出,日後起心動念,都是以自性良心當家作主,不再以識神用事,一方面了業障,一方面渡眾生,就可以一步一步邁向成佛之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都是重來峰頂闢玄關,依此智慧心法修持,從而遠離六道輪迴,生死顛倒之夢想,契入究竟涅槃,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究竟果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徹悟正覺以後說:「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執著妄想,不能證得。」每位眾生都有佛性,和佛菩薩一樣,都有如來智慧德相,但都是因為種種顛倒夢想,貪名逐利,愚昧沈淪,習以為常,難以自拔。維摩詰經說:「是身如夢,為虛妄見。」因此人生如夢就像邯鄲夢,南柯夢一樣,有的好夢,有的壞夢,在夢中,為了財色名利,而爭得你死我活,當夢醒時,一切都是空無的。人生也像做夢一樣,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障隨身,再輾轉於下一個惡夢中,但是要如何覺醒迷夢,而獲得解脫自在呢?當我們求道,接受天命明師作石破天驚的一指時,已經粉碎我們的迷夢,當下清靜解脫,分段生死已了。只要誠心保守,將三寶心法融入日常生活中,立愿了愿,一切煩惱顛倒妄想自然遠離,若能夠繼續不斷的精進,流露出慈悲喜捨,二六時中,不離自性,隨緣渡化眾生,師母曰:「二六守玄,掃妄現自佛顏。」二六守玄,一切妄念自然掃除,這是真空妙有之道,也就是心經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多,依此法門而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一定能成佛,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要想明心見性,一定要接受天命明師,傳授金鎖玄關,才能會見自家菩薩,見性成佛。正法眼藏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心地法門,不像其他的宗教,要轉彎抹角地建立許多的儀軌法則,讓修行人按部就班的漸次修習,慢慢證成。譬如欲深入寶所,心地法門只有一道門,一打開,即能進入;而其他宗派,最少者亦有無數道門。所以說開啟玄關金鎖,會見自家菩薩,是最上上乘的頓悟法門。
【修持心得】:
從嘉興大藏經第二十五冊,五燈全書卷五十八、補續高僧傳卷二十五,松隱唯菴然和尚語錄的記載:「合頭語是繫驢橛,此話傳來非等閒,風煖巴江開曉凍,梅香庾嶺露春顏,海神撲碎黃金彈,石女分開碧玉環,拈卻劫初茅草令,重來峰頂闢玄關」。肯定佛世尊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是諸佛諸祖所傳承下來的真傳。松隱唯菴然和尚以修行過來人的經歷,指示我們不可以受到傳統真理的束縛,以前不對的理論,不可以牢牢的被套住。所以我們要有智慧來分辨,非常重要。現今時機因緣已經成熟,大道普傳,諸天神聖,萬仙菩薩,一起下東土,到處顯化,搭幫助道,此亦因緣之所造就,時勢所趨的瑞象,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打開玄關金鎖,傳授正法眼藏,是得道、修道最殊勝的法門,是應時應運,了脫輪迴,得登彼岸的一條光明大道,希望大家莫等閒,急速修辦為要。
註:
一、合頭語:一句合頭語,千古系驢橛。此話是說,一個道理、一個標準的立起,就好比打了一個固定的樁,為拴物所用。無論是拴驢子,還是拴鷹犬,事所必至,皆由人心。任何事情,如果不人為去標榜,那麼真正有賢德之人,就會順從自然趨勢的發展,這是正確的答案。
二、驢橛:橛讀音同「絕」,拴驢子的木樁。
三、妙理:神奇奧妙的道理。
四、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俗語說因緣果報。
五、素食:放棄三厭五葷的飲食習慣,改吃天然植物製成的食品。
七、海神:海上的保護神。
八、閩南:指中國福建省(簡稱閩)南部,東臨臺灣海峽,行政上有中華民國政府治理的福建省金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治理的福建省中漳州、泉州、廈門三個地級市(經濟發達,有閩南金三角之稱),廣義閩南亦包括莆田在內,部份定義亦包含福建南部九龍江、晉江流域。
九、天上聖母:天上聖母又稱天妃、天后、媽祖婆、湄洲媽祖等,媽祖俗姓林名默娘,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人,於宋太祖
建隆元年﹝公元九六零年﹞歲次庚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降生,滿堂異香飄溢,經時月餘,不聞啼哭,因命名為 「默娘」。媽祖自幼聰明,過目成誦,喜淨禮佛,孝順父母,友愛兄姊,十六歲時井中得銅符,始屢扶危解厄,備受鄉里景仰,媽祖具有先天佛性,受教育於儒門,得道於道家,集三教之精神,以慈悲之真理,濟世救人,普渡眾生。其精神之偉大,意義之崇高,故能歷久益盛,引為世人崇拜。於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九八七年﹞歲次丁亥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登上湄峰,遂升天成道而去,而後即經顯聖,救渡世人,媽祖的偉大精神永在人間。
十、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名玄天上帝全稱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也稱北極玄天上帝。常被簡稱為北帝、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其又有玄武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其象徵北極星,為統理北方之道教大神、統領所有水族(故兼水神),因北方在五色中屬於黑色,又稱黑帝。玄天上帝亦是明朝鎮邦護國之神,戰神,明朝官方建了許多玄天上帝廟,並由官方祭祀。北帝據說擁有消災解困,治水禦火,護持武運及延年益壽的神力,故頗受擁戴。
十一、水仙王:水仙尊王,簡稱水仙王,是中國海神之一,以貿易商人、船員、漁夫最為信奉。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以善於治水的夏禹為主。各地奉祀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一般為伍子胥、屈三閭等人,或其他英雄才子、忠臣烈士與大禹合併供奉,稱為「諸水仙王」。
十二、龍王:龍王是道教和佛教的神祇,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甚至也有人認為其起源,是佛教入華時,受到印度神話影響。有人認為龍王是漢語對那伽(天龍八部之一)的翻譯,以區別於中國原始神話傳說中的龍。因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亦有信奉。被認為具有掌管天氣的能力,因此在水旱災多的地區常被崇拜。
十三、轉彎抹角:比喻說話繞彎,不直截了當。
開啟玄關願渡眾生達彼岸
明心見性轉迷為悟共歸根
九十二、清淨戒珠如朗月,炤空人我是非山,金鎖玄關拘不得,是名持戒波羅密。
出處:嘉興大藏經第二十六冊,天岸昇禪師語錄。
經文:佛見法見一時融,清淨戒珠如朗月,炤空人我是非山,金鎖玄關拘不得,是名持戒波羅密。
【經文釋義】:
天岸昇禪師,得到曹溪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已經明心見性,是一代的高僧,體會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遺留天岸昇禪師語錄,非常尊貴,舉例如下:「佛見法見一時融」:修行之人,要破除我法二執,人心與天心契合,才能與道合一。「清淨戒珠如朗月」:進入佛門之人,靈臺要保持清清淨淨,自性的摩尼寶珠好像月亮一樣的皎潔光明。「炤空人我是非山」:本性光明好像太陽光照耀一樣,沒有你我,以及山河大地的分別。「金鎖玄關拘不得」:金鎖玄關恭請天命明師開啟以後,本性卷之則退藏於密,放之則彌六合,沒有辦法約束它的出入。「是名持戒波羅蜜」:金鎖玄關開啟以後,以玄關金鎖裡面的本性良心作主,止惡行善,遵道而行,就可以用大智慧,到達清淨光明的彼岸。
【延伸演義】:
天岸昇禪師得到諸佛菩薩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在本性的地方下過無數功夫,對於玄關金鎖的體會非常深入,已經明心見性,所以說:「佛見法見一時融」。佛見指佛之真正知見,能照見諸法實相之真實知見;法見者執著於一法,而視他法為非法。佛見法見,指執著於對佛之見解,不能融通他法的見解。如果以修行者之立場,否定一切法之執著,即是對佛、對法抱持一定之看法,屬於偏執,沒有中道,所以應該排除之。又對佛之執見與對法之執見,亦並稱為佛見法見,都不可以執著。論語子罕篇中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書論語子罕篇,孔子平日為學治事,戒除四種私見:不憑自己的想像,去臆測事情;毋意指意念不要一直在流動;毋必指沒有必要這樣;毋固是太固執己見,毋我指我執太重。在佛學上講,意為「末那識」,因為他具有我、法二執的偏見,它是依于阿賴耶識的見解而起「我痴」(不明事理)、「我見」(強烈主觀)、「我慢」(愩高我慢)、「我愛」(佔有慾)。修行之人,要將佛見法見去掉,才能入道。如果能夠將佛見法見融合在一起,不起分別與對待,那個時候,天岸昇禪師說:「清淨戒珠如朗月,炤空人我是非山」。修行之人,一旦我執、法執去掉,本性的摩尼寶珠大放光明,好像將月亮的烏雲撥開,光明普照大地一樣。又好像太陽一出來,所有的冰雪溶化,寒冷消失,陽光照耀四方,不論男女老幼,不論山河大地,都可以蒙霑陽光的普照,沒有分別。雖然佛見法見融合在一起,心中不起分別心,靈臺清淨,不染塵埃,只是自心清淨而已,登堂還沒有入室。因此天岸昇禪師指出一條光明大道,那就是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打開玄關金鎖以後,找到了自性,才能明心見性,直了成佛。所以天岸昇禪師說:「金鎖玄關拘不得,是名持戒波羅蜜。」金鎖玄關一旦恭請天命明師開啟,本性透出,縱橫自在,來去自由。因為自性卷之則退藏於密,藏於最隱密的玄關寶竅裡面;放之則彌六合,因為道能生育天地萬物。金鎖玄關經過天命明師開啟,表文一申,上天便已註冊,日後起心動念,要以本性良心作主,奉行六度萬行,到處去興慈佈化,廣施法雨,渡化有緣,福慧雙修,內外並進,就可以增長智慧,圓滿三身四智,直達清淨光明的彼岸。現今世界上千門萬教齊發,大吹法螺,都說他們的法門最殊勝、最上乘,但是是否能夠真正即刻開悟,一世解脫,是否能夠好像一貫道有心法真傳、天命真傳、道統真傳;又有諸天神聖,萬仙菩薩的顯化,搭幫助道,更有五教經典作印證,真實不虛也。昔時慧藏禪師尚未到六祖惠能大師處學道之時,他的弟子青原行思禪師到六祖那裡得道回來,慧藏禪師問青原行思禪師說:「你到六祖惠能大師處有得到什麼東西嗎?青原行思禪師回答說:「沒有」,慧藏禪師再問曰:「既然沒有得到什麼,你到惠能大師那裡做什麼呢?」青原行思禪師回答說:「如果我沒有到惠能大師那邊求道,我就不知道我失去什麼」。可見受明師指點本性之所在,其意義是:要我們受用本性,其意義是:君臣定位、收束雜念、盡人合天、轉識成智、契入真空,空到極點,連有所得、無所得、空的境界都沒有,才能真空妙有,顯露善美德行。這是求道恢復本性的方法,故云無所得。末法時期,我們修行一定要認理實修,若只是看神通顯化來修道是很危險的。即使是法會仙佛借竅臨壇亦是如此,不能全然信之奉行,要拿出智慧去詳加思考,是理則進,非理則退。時時用三寶反觀自省,用三寶心法來使我們能夠定、靜、安、慮、得。讓我們的真智慧流露,分辨善惡、真假,不然的話,就會像持世菩薩一樣,被魔王所矇騙。在我們修道的過程中,難免也會遇到一些魔考,其實「魔」--也是成佛的另一種方法(絆腳石亦是墊腳石),無魔無法顯出「佛」。況且佛魔本係一念之別,全然在我們的「心」。因為心若不平、不定就容易產生魔,所以我們的前人常常教導我們,要常養浩然正氣,即使魔現眼前,亦能一正破萬邪,讓魔無所遁形。另一方面,我們在修道、辦道時,切不可以人心用事,不然魔便會趁虛而入,當要時時拿出天心處之,魔就不會擾亂到我們。前賢啟示著我們,要學「無盡燈」般,燈燈相傳,點燃千燈萬燈,使一切黑暗化為光明,所以與其詛咒世界黑暗,還不如點起一盞明燈,揮灑生命,創造永恆,讓道照耀全世界各個角落,道脈能薪火相傳,天命永昌。活佛師尊在金剛經白話解說曰:「例如一位白內障患者,醫師為他將白內障去除,使患者恢復光明,光明是患者本身的,並非醫師給的,道理也是一樣」。
【修持心得】:
從嘉興大藏經第二十六冊,天岸昇禪師語錄的記載:「佛見法見一時融,清淨戒珠如朗月,炤空人我是非山,金鎖玄關拘不得,是名持戒波羅蜜。」確信金鎖玄關為諸佛諸祖所傳承下來的般若正法,它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最殊勝的頓悟法門,得者超生,修者證果的無上心地法門。從以上天岸昇禪師語錄的記載,勉勵修行之人,要破除我法二執,才能降伏煩惱妄想,讓心靈清淨,雲開見月。最重要的,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金鎖玄關,會見自家菩薩,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日後起心動念,都以自性良心作主,再到處去弘揚般若正法,行持六度萬行,福慧雙修,積極修辦,一定可以到達無憂自在,清靜解脫的彼岸。
註:
一、佛見:指佛之真正知見。即照見諸法實相之真實知見。又作佛知見。
二、法見:執著一法而是一非他,名曰法見。
三、佛門:佛之法門、佛教之門。又作釋門、法門、緇門、玄門、真門、道門、空門、諦門、祖門、宗門。依三論玄義,知菩薩之造論,即為開顯諸佛之教門,此教門即法門之意。後代「佛門」一語,主要為佛教對於儒、道二教之自稱。如信仰佛教者,稱為佛門弟子。
四、靈臺:靈臺是指靈臺穴,在近心處,與心相關,指心靈。
五、波羅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脫之彼岸。
六、毋意:不要思慮太多,心不靜止下來。
七、毋必:處理事情的時後,不要說我一定要這樣。
八、毋固:固就是固執,心中充滿必要,或必不要。久而久之那就會變成固執、頑固,最後就太自我了。
九、毋我:修道人要去除我執,這我執就是自私自利、自以為是、自作聰明,這些都是我執。
十、末那識:末那識譯為意。意有思量之義,此識常緣第八識之見分思量,我為法,故名末那。
十一、持戒:持佛所制的戒律。
十二、縱橫自在:不受到任何約束。
十三、表文:求道時,恭請明師點傳,向三官大帝註冊的文疏。
十四、廣施法雨:廣泛的普傳聖道,弘揚聖道給有緣眾生。
十五、大吹法螺:比喻空口說大話。
十六、即刻開悟:馬上開悟見性。
十七、一世解脫:在這一世修行,這一世就能夠修成正果,解脫六道輪迴之苦。
十八、降伏:以威力降伏他人。
十九、煩惱妄想:煩為心燥,惱是嗔恨也。妄想是胡思亂想也。以上是擾亂自性清靜的魔障。
二十、無盡燈:維摩詰經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
釋悟六根五蘊而皆空 儒修八德五倫而齊備
道鍊三華五氣以盡歸 功化四海五湖以同滿
九十三、玄關把住,不容凡聖出頭,今朝八字打開,翻卻恒沙世界。
出處:嘉興大藏經第二十六冊,雪竇石奇禪師語錄卷第六。
經文:玄關把住,不容凡聖出頭,今朝八字打開,翻卻恒沙世界。
【經文釋義】:
雪竇石奇禪師,是得道的高僧,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很深的體會,遺留雪竇石奇禪師語錄,是修辦道的指南針,非常殊勝與尊貴,舉例如下:「玄關把住」:玄關竅是靈性出入的門戶,是修行最大的機關,所以要保住好,無緣或為非作歹的人,絕對不可以輕易傳授。「不容凡聖出頭」:修行之人,要保守天機,不可以將天機祕寶妄洩匪人,否則好人壞人都一起出頭回天,這就違反天律。「今朝八字打開」:一旦因緣成熟,恭請天命明師,開啟八字玄關,會見自家菩薩。「翻卻恒沙世界」:本性卷之則退藏於密,放之則彌六合,就可以通達四維上下,佈滿恆沙世界。
【延伸演義】:
雪竇石奇禪師語錄,也稱為興化普潤禪院語錄,由嗣法門人行正禪師等編錄而成,收錄於嘉興大藏經,是修辦道的重要文獻之一,非常尊貴。玄關竅是靈性出入的門戶,歸根認的大慈航,是修行最重要的明路。為何雪竇石奇禪師說要將「玄關把住」呢?玄關的名稱很多,例如:道家稱它為玄關竅、眾妙之門、田池、寸宅、玄牝、玄牝之門、山根、鼻祖;儒家稱之為明德、天之明命、至善之地、良知良能、目在茲;釋家則叫做如是、寸土、正法眼藏、如來、波羅蜜、淨土、無縫塔、靈山塔、不二法門、觀自在菩薩;耶教稱十字架、窄門;回教則曰:回回之地、真宰;內經曰:空竅;醫學曰:松果體‥‥等。古代修行曰:「道法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誰知些子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又曰:「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此竅為天人合一之機密,為大道真機之秘傳,絕對不可以洩露天機。大道為真機秘傳,是遵奉天命,以傳有緣之人。若是無緣或是為非作歹的人,是不可以輕易傳授的,如果洩露了天機,將會遭受天譴。自古以來,玄關金鎖須要領有天命的大善知識,「一指點開玄關竅」,要有上天的天命,藉由仙佛菩薩的法力,經由天命明師的點傳,將人的竅門點開,靈魂在死後即從此正門離開,稱為得道,非常的尊貴與殊勝。為何雪竇石奇禪師告訴我們,要「玄關把住,不容凡聖出頭」呢?蓋玄關寶藏,是眾生回天的明路,不可以妄傳歹徒,以及無緣無信之人。因為玄關寶藏是諸天神聖,萬仙菩薩共同護持的無價寶藏。如果沒有守護好,洩露出去,好人、壞人都得道(好人、善人得道,歸根認,是天經地義的事);壞人、聖人都出頭,回到上天去,這樣的話,善惡不分,作惡多端的人,也可以求道,回到天堂去,那世界上大家都不用修道,不用行功立德了。如此乾坤必定大亂,天理何在呢?記得求道時引保師的當愿文曰:「○○虔心跪在,明明上帝蓮下,今天願引願保○○,求真理天道,性理真傳,如若引入保入,身家不清白,品性不端正,左道旁門,誆哄人之錢財,願受天人共鑑」。所以引保師當愿文,是彰顯大道真理,確為諸佛菩薩所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是真宗正脈,不可以傳授給身家不清白,或品性不端正的人也。修行之人,要恭請天命明師打開玄關竅,以為得道的印證,所以雪竇石奇禪師說:「今朝八字打開」。八字就是法令紋,法令紋附近就是玄關竅也。玄關竅經過天命明師打開,玄關啟動,才能會見自家菩薩,顯露善美德行,為明心見性的入門功夫。得道,點開八字玄關竅,始能明心見性,發現本有的德性良知。所謂本立而道生,明體而達用,至德凝至道也。故五教真傳,皆以得道,點開玄關竅,為天人合一,超生了死的一條明路。玄關竅經過天命明師打開以後,自性跳出牢籠,起心動念,行住坐臥,以本性良心作主,不再受到六根六識的束縛,所以雪竇石奇禪師說:「翻卻恒沙世界」。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以後,點傳師在前面劃一個圓圈○,再點一點⊙,這就是收束六根六識,歸回自性清靜的無極本體,本性不再被六根六塵所束縛,能夠解脫自在。因為自性無形無象,是生命能量體,是磁場,好像電一樣,雖然看不見,但是妙用無窮。例如自性能量在於眼耳鼻舌身意時,眼耳鼻舌身意,就發揮它的作用,能看、能聽、能聞、能味、能觸、能思。當自性受激盪到恆沙世界時,自性就跑到恆沙世界去。自性生命修持到能量強烈,受到激蕩時,就產生自性光明。法身雖然無形無象,卻有無窮無盡的能量,報身是自性的光明,化身是一切法界的識相,自性能量無形無象,本不生滅。得道之人,當要捨識用根,於見性而離見,不執相也。能夠剝離六根中所有積聚五蘊的污垢,才能親證自性的常寂光,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一切相,即見如來。所以性理心法就是要讓眾生開啟正知正見,明心見性,成就無上菩提也。道是宇宙間的本體,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未有天地先有此道,它是獨立長存,永不改變,且周行於宇宙間,無所不在,故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又「道」是宇宙萬物尚未形成之前的一團真理,也就是虛空之間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能源,若說它「無」,乃是指未有天地萬物之始而言,若說它「有」,則是指天地萬物已經產生之後而說,所以老子道德經首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又道體無形、無相、無聲、無形,所以世人是看不見、聽不到,又摸不著,但它綿綿不絕,充塞於宇宙、天地之間。當道體開始運動演變時,宇宙萬物都顯現在我們的眼前,這是道體不可思議之處。近來科學家證實了光子、粒子、微子是最微細的物質結構。一般物質分裂到最細是原子,原子再分裂下去為質子、電子、中子,又可以再分裂為光子、量子、微子。到了光子,已是無色、無相,無體的空虛,但它還是有,所以老子用無來說明有是從無生化而來的,雖然它是無形、無相、無聲無臭的無形無質,卻是宇宙間一切萬有的根源,這個根源就是理,道是理的本體,在天謂之天理,賦予人謂之性,故本性是理的分體。在儒謂之明德,佛謂之真如、菩提心;道謂之玄牝之門、玄關。總之,道是生發萬德的核心,產生眾善之元素,也是主宰萬物的總樞紐,這是道的本體實相,只有開啟玄關,在玄關本體處用功夫,才能體悟到道的真面目。
【修持心得】:
從嘉興大藏經第二十六冊,雪竇石奇禪師語錄卷第六的記載:「玄關把住,不容凡聖出頭,今朝八字打開,翻卻恒沙世界」。肯定玄關金鎖的尊貴與殊勝。玄關寶藏,是佛世尊,以及歷代祖師,禪宗大德們所傳承下來的救世寶筏,得者超生,修者證果的回天明路。自古以來,都是擇人而傳授,自從六祖惠能大師以後,般若正法的傳承分為出家與在家兩脈,但都是門庭險峻,並不是隨便可以傳授,就是現今大開普渡時期,也是要傳授給身家清白,品性端正的人,才可以恭請引保師引進,前來求道。雪竇石奇禪師語錄內容,強調玄關竅的傳授要謹慎小心,無緣以及為非作歹的人,都不可以傳授,古今皆然,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又得道以後,還要在本性的地方下功夫,充實內功外果,立己達人,行四無量心,修持六度萬行,才能功愿成就,返本歸鄉。
註:
一、為非作歹:做種種的壞事。
二、天機:回天的機密。
三、天律:上天的法律。
四、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或稱天人合德、「天人相應」,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思想,儒、道、釋三家均有闡述。中醫專著黃帝內經主張天人合一,其具體表現為天人相應。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謂「有人,天也;有天,亦人也。」「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中國傳統的學說認為:要達至天人合一,必須經過一定的修煉才可以達成。總之,天人合一,是人心與天心契合也。
六、性理真傳:眾生修持脫離輪迴之道的心法傳承。
七、誆哄:誆言詐騙。
八、天人共鑑:上天以及眾人,共同鑒察,表示大道普渡,誠實無欺。
九、引保師:引入我們進入道場求道、修道的白陽修士,稱為引師。保證我們求
的道是真理天道,性理真傳,保證不是左道旁門,以及誆騙你的錢財,稱為
保師。
十、法令紋:法令紋是鼻子下面嘴巴兩側,很像八的那兩條紋路。
十一、本立而道生:修身的根本一立住,大道就自然樹立起來。
十二、明體而達用:就是學以致用。明體是能明白古代聖賢書的道理,達用就是在現實中實現這些聖賢書中的行為。
十三、至德凝至道:修持最高的德行,就可以成就最上乘的先天大道。
十四、激盪:受刺激而情緒波動。
十五、法身:指佛所說之正法、佛所得之無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來藏。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中的解釋: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十六、化身:佛三身之一,又名應化身,變化身,為眾生變化種種形之佛身也。
十七、法界:1、法者諸法,界者分界,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稱法界。2、法者諸法,界者邊際之義,窮極諸法的邊際,故稱法界。3、法者諸法,界者性之義,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但皆同一性,故稱法界。4、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故稱法界。
十八、不識相:不上道的意思,也可以解釋成不自量力。
十九、常寂光:又稱常寂光土,常有法身,本在常住之地也,寂者解脫,一切諸相永寂也。光者般若,照諸相之智慧也。此三德不縱不橫,名曰秘密藏,是乃諸佛如來之所依所居,故謂之常寂光土。
二十、正知正見:對於宗教歷史、法門、宗派、三藏都有深入了解,稱為正知。瞭解中道的道理,稱為正見。
二十一、無上菩提: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稱為菩提;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無上菩提。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中的解釋: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有佛能證得。
玄關把住渡娑婆 心法真傳濟化多
八字打開明本性 超凡入聖脫閻羅
恆沙世界無邊大 道化原人醒夢柯
一貫禪宗拯黎庶 奇功建立有英豪
九十四、大用繁興,玄關洞闢,茲者抽身鬧處,何妨就路還家。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二冊,為霖道霈禪師餐香錄。
內容:大用繁興,玄關洞闢,茲者抽身鬧處,何妨就路還家,撒手那邊,任空花落蒂,正與麼時, 且道與竺公,如何相見,乃彈指云,夜半木童敲月戶。暗中驚破玉人眠。
【經文釋義】:
為霖道霈禪師,在永記禪師之處,得授諸佛菩薩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智慧大開,是明心見性的高僧。為霖道霈禪師語錄序文,記載宗門教外別傳之道,內容指出:「正法眼藏尊貴的地方,一定要遇到天命明師,才得以傳授,如果沒有傳授,如何能夠繼往開來呢?但是傳授正法眼藏,自古以來非常的困難,千人萬人中覓一箇半箇,豈容易哉!」可見古時候的人,要得到般若正法,有多困難呀!為霖道霈禪師語錄,說明玄關金鎖的尊貴與殊勝,舉例如下:「大用繁興,玄關洞闢」:靈性要發揮最大的功用,是要立己以達人,讓般若正法鴻展;首先一定要恭請天命明師,將玄關竅打開,會見自家菩薩。「茲者抽身鬧處,何妨就路還家」:玄關竅一旦經過天命明師開啟,會見本來面目,就可以脫離喧鬧的紅塵,依循著舊路,返回無極故家鄉。「撒手那邊,任空花落蒂」:得道以後,認真修辦,等待功德圓滿,撒手西歸的時候,就可以往生無極理天,好像花開蒂落,落葉歸根,告老還鄉一樣。「正與麼時,且道與竺公」:天命明師開啟玄關自性,在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會見自身的主人翁。「如何相見,乃彈指云」:自性如何相見呢?乃是在求道的一剎那之間而已。「夜半木童敲月戶。暗中驚破玉人眠」:開啟玄關金鎖,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好像三更半夜,木童敲醒熟睡的主人翁;又好像暗中遇到獅子吼,驚醒睡夢中的眾生,不再大夢不醒,輪迴不止。
【延伸演義】:
為霖道霈禪師語錄序文指出:佛世尊於多子塔前,用袈裟遮圍,傳授正法眼藏給迦葉尊者,這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心印大法傳授的開始。黃梅五祖,也是以袈裟遮圍,三更受法,人盡不知,親自分付,傳授頓教及衣缽。自從六祖惠能大師以後,般若正法的傳承,分為出家與在家兩脈。所傳承的心印大法,就是開啟玄關金鎖,讓眾生明白本心,見自本性,脫去生死,立地成佛的真明路。此一真明路,如果沒有天命明師的傳授,要見自本性,如隔萬重山的困難也。眾生想要達本還源,一定要恭請天命明師,傳授大道,才能達願。所以為霖道霈禪師說:「大用繁興,玄關洞闢」。所謂大用繁興,就是開悟見性以後,以大智慧,隨機應化,廣結善緣,到處去弘揚般若正法,廣渡眾生,讓般若正法興盛,發揚光大。俗語說:「寺廟的神明要開光點眼,畫龍要點睛;那麼世人修道,要求天命明師打開玄關竅。」如此,才能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發揮靈性最大的作用。世人想要躲脫四生六道之苦,只有修道這一條路,所以抱朴子說:「泥土容易消散,如果燒成磁磚,壽命可以達到百年千年以上;櫟樹跟柚木砍下來,經過二十年就腐朽了,如果燒成木炭,壽命可以達到一億年以上;人類如果透過修煉成功,人雖死,體雖壞,魂雖散,魄雖惰,一念純真,悠然配元會,萬劫永不滅」。這是修道的好處也。所以為霖道霈禪師指出:「茲者抽身鬧處,何妨就路還家」。要抽身跳出熱鬧輪迴的道路上,一定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竅,再經過修煉,依照原來的道路,返回原來的故家鄉也。理天是原靈的故家鄉,只要接受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就可以返本還源,歸根認。所以為霖道霈禪師說:「撒手那邊,任空花落蒂」。人生沒有辦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與亮度,那就是求道以後,多多充實道學知識,將本性不應該有的習氣毛病去掉,再到處去弘道渡人,等待功德圓滿,歸空的時候,都可以撒手西歸,回到無極理天,好像落葉歸根一樣,可以歸根復命也。菩提自性,本自圓明,本自具足,因為被後天的物欲,薰染的黯淡無光,內被情欲所迷惑,以致找不到自性的明路。雖然如此,但是眉毛還是長在的眼睛上面,舌頭跑不出口裏,眾生只要接受天命明師,開啟玄關自性,一念迴光返照,就可以恢復本性的光明。所以為霖道霈禪師說:「正與麼時,且道與竺公,如何相見,乃彈指云」。在天命明師點道的剎那,新求道人平心靜氣看佛燈之際,由一心到專心,由專心到一心,當點玄關之時,連一心也沒有,契入直下無心。就在這個時候,在彈指之間,頓悟本來真面目,會見自家菩薩,這是最上乘、最圓滿,最究竟的頓法也。得道是喚醒沈睡的心靈,是明心見性的無上心法,乃是真實不虛,可以超生了死,離一切苦厄,是最直捷了當,毫無迂迴,一指超生,達本還源,成仙作佛的慈航寶筏。有如此的尊貴與殊勝,所以為霖道霈禪師說:「夜半木童敲月戶。暗中驚破玉人眠」。好像三更半夜,無情的木童,喚醒玄關金鎖裡面昏睡的主人翁;在莊嚴的氣氛中,驚天動地的點開關玄儀式中,讓自性甦醒,覺醒迷津,只要得之、修之,必定可以遠離顛倒夢想,煩惱妄想,災難苦厄,以及四生六道輪迴之苦,而得解脫自在,歸根認。所以玄關一竅乃靈性之所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其本體雖然難以捉摸,但功能卻至神妙。夫玄者,乃能通天貫地,關者,為生死之門戶,竅者,神機於中藏也。故玄關一竅,在天而言,為生天地人物之祖竅,長生不死之靈根,萬有生生之所自來,在人身而言,則為吾人性命之本源,生發萬德之核心。世人有言七孔八竅,何因七孔而多一竅﹖此竅世人知者鮮矣,雖醫學高明,不得其究竟,雖科學發達,莫名其奧妙。故玄關一竅,乃是宇宙之奧祕,人生之機密,為天地萬物之大靈根,人之靈性由此大靈根而來,兩者之間,息息相通,聲氣相求,相互感應,如母子之連心。可惜吾人先天至善之靈性,落入紅塵,陷於七情六慾之中不能自拔,致與宇宙之大靈根(天帝、道、無極之別名)隔絕,不能返本歸根。故唯有賴明師指開玄關竅,方能洞見性由天命,無善不包,無美不具,二六時中,念茲在茲,流露無限善美德行,自能復與大靈根合而為一。天道為上乘之頓法,故明師奉天命降世,即以點破此千古不傳之秘竅,使天下眾生發現天命之德性,具足一切,原無缺少,為第一寶。其實,不謹天道以玄關一竅為靈性之所在,點破玄關竅為貫通人天之唯一法門,五教均同此說法,五教之經典雖然不一定使用玄關竅一詞,但是都表明它為靈性之所在,卻引用其他名相,以影射靈性在玄關竅處,讓世人思量尋找。
【修持心得】:
從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二冊,為霖道霈禪師餐香錄的記載:「大用繁興,玄關洞闢,茲者抽身鬧處,何妨就路還家,撒手那邊,任空花落蒂,正與麼時,且道與竺公,如何相見,乃彈指云,夜半木童敲月戶。暗中驚破玉人眠。」肯定般若正法的尊貴與殊勝,希望弘揚般若正法,開創一番震古鑠今的聖賢偉業者,一定要接受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再積極修辦,才能躲脫六道輪迴之苦,得道修道,好像落葉歸根一樣,是那麼自然。在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的剎那,就可以會見自性老,驚醒六萬年來的大夢,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只要堅信天命明師一指,奉行十條大愿,一方面了業障,一方面渡眾生,就可以一步一步邁向成佛之道。
註:
一、繼往開來:繼承前人的事業,開闢未來的道途。
二、撒手西歸:意指修行人成道了,撒手人寰,駕鶴西歸。
三、花開蒂落:指果實成熟,果蒂自然脫落。比喻修道功德圓滿,自然證果成真。
四、落葉歸根:飄落的枯葉,掉落在樹木的根部。比喻修辦道成道以後,回到無極理天。
五、告老還鄉:功果圓滿,回到無極理天。
六、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屏息諸緣、一念不生的不思善、不思惡的狀態,這時所進入的境界,是第八識,當下返照,悟見本性。這時所見的才是自性,也就是所謂本來面目。
七、立地成佛:馬上成就佛果。
八、元會:元會就是十二元會,出自邵康節「皇極經世」一書,以一萬零八百年為一會,從子會開天,到亥會結束,共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十、點道:指點傳師開啟眾生的玄關竅,傳授明心見性的大道。
十一、超生了死:超脫生死,了斷輪迴,得到永生的意思。
十二、苦厄:謂離開苦患與災厄。
十三、迷津:迷妄之渡頭;指脫離三界六道眾生之境界。
十四、遠離顛倒夢想:遠離六道輪迴,顛倒錯亂之夢想。
十五、震古鑠今:形容聖業或功績非常偉大。
十六、明師一指:奉天承運,普渡眾生脫離苦海道統祖師的一指點。
大用繁興聖道揚 玄關洞闢醒黃粱
無邊苦海今離脫 渡人行功澤十方
識透真詮施法雨 高山遠景理融通
抽身鬧處群生渡 認理歸真返故宮
九十五、我憶空室參黃龍,拶透玄關機峻雄。
出處:嘉興大藏經第三十八冊,蓮峰禪師語錄。
經文:祖師心印鐵牛機,迢迢傳入大唐國,獲證菩提如稻麻,夙根深種羨閨閤,仁者壽智者樂,萬
經文:祖師心印鐵牛機,迢迢傳入大唐國,獲證菩提如稻麻,夙根深種羨閨閤,仁者壽智者樂,萬
里長空,翔獨鶴繡。佛堂前截塵囂,數聲清磬通寥廓,我憶當年秦國太,熠熠琅勤頂戴就中,契悟本來人,溫故知新無滯礙,我憶空室參黃龍,拶透玄關機峻雄,無陰陽地,輕拈出一花五葉,影重重,道人同氣復同修,不造古人志不休,但得萬年一念去,長江皎皎月臨秋。
【經文釋義】:
蓮峰禪師承受臨濟正宗第三十二世,本師百癡元大和尚,傳以至尊至貴的正法眼藏,是一代的高僧,知道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遺留蓮峰禪師語錄,非常尊貴,印證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事實,舉例如下:「祖師心印鐵牛機,迢迢傳入大唐國」:歷代祖師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好像鐵牛車一樣的有力,忍辱負重;遠從西域,千里迢迢的傳佈到東土大唐國。「獲證菩提如稻麻,夙根深種羨閨閤」:得授般若正法,修道證果成真者,多得好像稻穀芝麻一樣,無邊無量;這是眾生累世以來所種下來的善根,如今已經開花結果,羨煞多少深宮內院,未聞世故的人。「仁者壽智者樂,萬里長空,翔獨鶴繡」:有仁慈的人,會比較長壽,因為思慮不多,不浪費能量;而有智慧的人,看清生命的實相,不執著萬物,所以會比較快樂;因為修持好,瞭解萬物的實相,所以心胸開闊,好像長空萬里,仙鶴翱翔在其中,自由自在。「佛堂前截塵囂,數聲清磬通寥廓」:要達到這種境界,一定要在佛堂,恭請天命明師,傳授至尊至貴的般若正法,開啟玄關金鎖,才能截斷紅塵的囂染,在數聲鐘磬的引導下,會見自家菩薩,讓心靈更為開闊。「憶當年秦國太,熠熠琅勤頂戴就中」:回憶當年,秦國的時候,燕太子丹命令荊軻去刺殺秦王的情形,荊軻拿著樊於期的頭顱,裝在閃閃發亮的玉盒裡面,獻給秦王,再伺機會刺殺秦王,這是多麼無奈與可悲的事呀!「契悟本來人,溫故知新無滯礙」:能夠契悟自性的本來面目,修行要常常複習學過的道理,又能夠領悟出新的知識,在修行的道路上,才不會受到阻礙。「我憶空室參黃龍,拶透玄關機峻雄,無陰陽地」:我記得在靜室佛堂裡,百癡元大和尚傳授黃龍派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用極為峻雄的手段,開透我的玄關金鎖,讓我進入無陰陽對待的靈山寶地,會見自家菩薩。「輕拈出一花五葉,影重重」:歷代祖師,以及禪宗大德們,很嚴肅又輕鬆的承接拈花微笑的心法,到了六祖惠能大師以後,開展出五家七宗,影響到後來的祖師禪,重新出發,讓祖師禪,大為興盛。「道人同氣復同修,不造古人志不休」:修道之人,求道以後,有共同的志氣,聯合同門師兄弟姊妹們,弘揚般若正法,廣渡有緣眾生,共歸覺路,沒有達到古代禪師大德,修辦道的成就,絕不罷休。「但得萬年一念去,長江皎皎月臨秋」:想要證得萬年的果位,達到無餘涅槃的境界,一定要觀照轉念,得授真理天道,性理真傳,般若正法好像長江的水一樣的源遠流長,以恢復本性的光明;因為三期末劫,大道普傳,猶如秋天一到,皎潔清明的月亮,才能出現,大放光明,普照大地。
【延伸演義】:
蓮峰禪師已經得授諸佛菩薩傳承下來的般若正法,在本性的地方,下過無數的功夫,是明心見性的高僧,所以對祖師傳承下來的般若正法,有很深的體會。祖師禪是從佛世尊於靈山會上,將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傳授給迦葉尊者,一直傳承到西方第二十八代達摩祖師,達摩祖師老水還潮,再將祖師禪傳來中國大唐。道脈的傳承,是要救渡眾生,返本還源,好像鐵牛車一樣,忍辱負重,力大無窮。所以蓮峰禪師說:「祖師心印鐵牛機,迢迢傳入大唐國」。之後傳來中國的祖師禪,發揚光大,大放異彩。得授祖師禪,修道辦道,證果成真,成仙作佛者,猶如過江之鯽,無邊無量。此亦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儒家、道家的薰習,歷經數千年,所種下的善根所致也。令住在深閨內院,未聞世事的人,也大為驚嘆折服。所以蓮峰禪師說:「獲證菩提如稻麻,夙根深種羨閨閤」。因為有如此美好環境的熏習,所以孕育出無數有仁德、有智慧的聖賢仙佛,開創出一番震古鑠今的聖賢偉業,好像仙鶴翱翔在天空,自由自在。所以說:「仁者壽智者樂,萬里長空,翔獨鶴繡」。要開創出一番震古鑠今的聖賢偉業,一定要恭請天命明師,在佛堂聖地,經過一番莊嚴的儀式,在點佛燈、獻供、請壇,跪讀末後一著(出家一脈在傳授心印大法時,可能有鐘鼓、石磬聲等),讓新求道人平心靜氣看佛燈。此時求道人由散亂心到專心,專心到一心,在傳授正法眼藏時,連一心也沒有,契入直下無心。截斷所有的塵緣,開啟玄關金鎖,會見自家菩薩,見到自性廣闊的風光。所以蓮峰禪師說:「佛堂前截塵囂,數聲清磬通寥廓」。蓮峰禪師回憶當年的歷史典故:「我憶當年秦國太,熠熠琅勤頂戴就中」。在秦國非常強盛的時候,秦國常常出兵侵略鄰國,太子丹命令荊軻到秦國去刺殺秦王。樊於期是秦國的將領,因為得罪於秦王,所以逃到燕國來,樊於期知道荊軻只有拿著他的頭顱,才有機會去刺殺秦王,所以馬上拔出利劍當場自殺,讓荊軻提著他的頭顱,才有機會與秦王見面。太子丹聽說這件事,趕去阻止,卻已經晚了一步,便伏在樊於期的屍體上痛哭失聲。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只有將樊於期的頭顱放在閃亮的玉盒裡面封起來,交給荊軻,讓他帶去秦國求見秦王,再伺機刺殺秦王。這是毫無辦法,也是沒有其他方法的計策。比喻世界上,很多人為了爭奪名利,會發生了很多非常無奈、可悲的事情。要遠離無奈、悲劇的發生,蓮峰禪師指出一條光明大道。他說:「契悟本來人,溫故知新無滯礙」。也就是要求道、修道,恭請天命明師,傳授般若正法,會見本來面目,時常接近道場,溫故而知新,將所有的疑問解開,以德報怨,在修道的道路上,才不會遇到阻滯與障礙。請求天命明師傳授般若正法,當時的情形如何呢?蓮峰禪師說:「我憶空室參黃龍,拶透玄關機峻雄,無陰陽地」。蓮峰禪師回憶因緣成熟時,遇到百癡元大和尚,在靜室中,傳授黃龍派傳承下來的般若正法。百癡元大和尚是領有天命的禪師,他以歷代以來極為峻雄的一指禪,開啟玄關金鎖,深入無陰陽,絕是非的靈山寶地,會見自家菩薩,跟現在一貫道點傳師,點玄關,傳授三寶心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蓮峰禪師回憶他所得到般若正法的典故是這樣的:「輕拈出一花五葉,影重重」。這個般若正法,是從佛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微笑,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心印大法,傳承到了菩提達摩祖師西來,一花開五葉,傳承到五家七宗,影響到未來禪宗在中國大放異彩的歷史,這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非常尊貴與殊勝。為何會有如此輝煌的成就呢?蓮峰禪師說:「道人同氣復同修,不造古人志不休」。原因是得到般若正法的人,知道般若正法是明心見性,離苦得樂,返本還源的不二法門,所以得道以後,都立下共同的志氣與宏願,會同志同道合的同修,一同弘揚般若正法,沒有達到古聖先賢的境界,絕不罷休,才讓般若正法傳承數千年於不墜。希望躲脫六道輪迴之苦,超凡入聖,必須得授正法眼藏,才能達願。所以蓮峰禪師說:「但得萬年一念去,長江皎皎月臨秋」。修辦道要在本性的地方用功夫,達到清靜無為的境界,能由淺入深,漸漸地步入真道,體悟大道的精妙,最後與道合一。既然步入真道的法門,便可以說是得了道的真理,雖然是得到道的真理,只是恢復本性的光明,於本覺來說,其實並無所得。為了教化、普渡一般的眾生,使天下的眾生都能夠知道、求道、修道,謂之得道。如果能夠進一步窮究大道的真理,徹悟大道的真諦,信受奉行,到此境界,就可以領受上天的明命,普傳聖道心法的代理人了。大道已得,就要以漸進的功夫,繼續廣泛地去參學。像華嚴經裡的善財童子,他去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廣學多聞,證悟自己本有的真心,以增加修辦能力。恢復清靜圓滿的本性以後,本性自然光明,圓滿無瑕,後天的私慾雜念也會消除,如此深入體悟道的真諦,久之,人心與道心契合,即是與道合而為一。何謂本性具足一切呢?,因為要甚麼就有甚麼,例如你要視聽言動,行住坐臥,都自己來做,不假他人也。如果能夠得到一無所得的真傳,以澄心、遣慾的功夫,積極修辦,必得真靜,恢復本來真面目,稱之得道。今生我們有緣,得逢三期,幸遇聖道,得道四難變成四易,我們要摸心自問,對大道體悟多少?渡化多少原人?後天習氣毛病改了多少?是否有自覺覺他?三施佈道?有者繼續勉勵,無者加鞭精進。只有遇到三期末劫,大道普傳,天然古佛、月慧師母,領授天命,普渡收圓的時機來臨,眾生透過求道儀式,得授源遠流長的般若正法,再經過修煉,行功立德,等待功德圓滿,才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享受萬八的香煙。這是大藏經,蓮峰禪師語錄的記載,真實不虛也。
【修持心得】:
從嘉興大藏經第三十八冊,蓮峰禪師語錄的記載:「‥‥拶透玄關機峻雄,無陰陽地,輕拈出一花五葉,影重重,道人同氣復同修,不造古人志不休‥‥。」讓我們確信般若正法傳承的尊貴與殊勝,祖師傳承下來的般若正法,源遠流長。歷代以來,得授般若正法,成就聖賢仙佛者,不計其數,這是中國自古以來,有儒家、道家等聖賢的教化,產生大乘氣象,才能孕育造就如此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以及聖賢仙佛。在蓮峰禪師語錄的記載,讓我們瞭解到般若正法,傳承到以後五家七宗傳授的情形。跟在家一脈的一貫道,傳授金鎖玄關,三寶心法,不離本宗,都是開啟玄關金鎖,讓眾生明白本心,見自本性,以恢復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令得道佛子,明心見性,知道般若正法的尊貴與殊勝,是立己達人,代天宣化,渡化眾生,邁向康莊大道的慈航寶筏,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際此三期末會,所以聯合志同道合的前賢大德,積極弘揚之下,才能讓大道弘揚於世界萬國九州,這是般若正法尊貴與殊勝的地方,以及因緣成熟所致也。
註:
一、祖師心印:諸佛諸祖所傳承下來,明心見性的心印大法。
二、迢迢:迢音條,從久遠以來。
三、西域:印度。
四、獲證菩提: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佛菩薩的果位。
五、夙根深種:很早就種下深厚的佛種道子。
六、閨閤:大門旁的小門。指修持旁門左道的人。
七、仁者壽:有仁愛之人,和山一樣的平靜,一樣穩定,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動搖,他們以愛待人
待物,像群山一樣,向萬物張開雙臂,站得高,看得遠,寬容仁厚,不役於物,也不傷於物,不憂不懼,所以能長壽。
八、智者樂:有智慧的人,和水一樣,隨機應變,常常能夠明察事務的發展,明白事務的變化,亦與之變化,而不固守一成不變的某種規則或標準,因此能夠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隨遇而安,尋求另外的發展,所以,它們總是活躍的,樂觀的。
九、塵囂:指人間的紛擾喧鬧。
十、磬:磬音慶,玉石製成做佛事的法器。
十一、寥廓:空曠深遠的意思。
十二、熠熠:音益,形容閃光發亮。
十三、琅:讀音同「郎」,潔白、華美如玉。
十四、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有更好的認識。
十五、三期末劫:人類文明以來,由於人心漸迷,道德漸失,因果氣象變化,故有三期之分,第一期為「青陽期」共有九劫,皆為水患,應於伏羲時代;第二期為「紅陽期」共十八劫,皆為烽火刀兵,應於文王時代;第三期為「白陽期」共八十一劫,應於午未交替之際,為罡風劫。今日世界各國皆在軍事武器上競賽,倘若有一天全世界動用了尖端的核子武器,屆時地球必成一片火海,萬物俱毀,豈不令人膽戰心驚,憂患不已,故曰「三期末劫。
十六、過江之鯽:鯽魚成群游過江面。比喻來往的人眾多,或追求時髦流行的人很多。
十七、以德報怨:不記以前的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
十八、得道四難:得道有四難:一、人身難得;二、中華難生;三、明師難遇;四、真道難逢。
開透玄關參禪悟道傳心印
同霑雨露妙法無邊悟無生
九十六、金鎖玄關盡透脫,殊勝功德利無邊,宜爾子孫皆顯達,自知作佛更無疑,何必當來問彌勒。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冊,曹源道生禪師語錄。
經文:我佛生辰四月八,地涌金蓮隨步發,天上天下獨稱尊,微妙真機俱漏泄,雪山成道度眾生,四十九年無剩說,滔滔苦海架舟航,杳杳昏衢懸日月,文仲宣義濟陽公,曾向靈山蒙起莂,示現人間長者身,日用機輪活鱍鱍,一壽二富三康寧,總是前生修種得,今生福上更增修,果報來生愈超越,六門晝夜放毫光,萬罪紅爐飛片雪,安然端坐白牛車,金鎖玄關盡透脫,殊勝功德利無邊,宜爾子孫皆顯達,自知作佛更無疑,何必當來問彌勒,龜峰末後為全提,銕卵生兒樹上飛。
【經文釋義】:
曹源道生禪師語錄,是宋代僧曹源道生撰,侍者道沖前賢編輯,收錄於續藏經第一二一冊、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冊。曹源道生禪師,是得道的高僧,對於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有深入淺出的體會,遺留曹源道生禪師語錄,非常尊貴,印證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事實,舉例如下:「我佛生辰四月八,地涌金蓮隨步發」:我們偉大的佛陀誕生於公元前五六五年四月八日。一出生時,就在地上走了七步,每一步,都生出一朵蓮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微妙真機俱漏泄,雪山成道度眾生」:釋迦牟尼佛,將微妙法門,人生的真諦,眾生回天的真機,漏泄在人世間;在雪山菩提樹下,證果成真,遺留經典無數,以及般若正法,渡化天下有緣眾生。「四十九年無剩說,滔滔苦海架舟航」:佛世尊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一個字。在波濤洶湧的苦海中,穩駕慈航,普渡眾生。「杳杳昏衢懸日月,文仲宣義濟陽公」:佛世尊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隱約可以看見在人生的道路上,好像日月的光明一樣,高掛在天上,指引明路。利益眾生的殊勝,好像文仲與宣義幫忙陽公一樣。「曾向靈山蒙起莂,示現人間長者身」:佛世尊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蒙起眼睛,曾經是通往靈山寶地的合同;他來到人間,示現德高望重的長者,普渡眾生。「日用機輪活鱍鱍」:得授般若正法的人,能喚醒昏睡的自性,讓靈性在日常生活的作息上,活活潑潑,充滿生機。「一壽二富三康寧,總是前生修種得」:在人世間上,能夠得到長壽、富貴、康寧這三件事,這是前世所種下來的善因,今世所得到的福報。「今生福上更增修,果報來生愈超越」:今世如果已經得到長壽、富貴、康寧的人,能夠更精進,勤種福田,廣積功德,所得到的果報,會更超越今生的福報。「六門晝夜放毫光,萬罪紅爐飛片雪」:修行的人,眼耳鼻舌身意六門,六根清靜,不染塵埃,而且還會放出毫光;累劫以來的萬種罪業,也會好像紅爐的溫度一樣,讓冰雪溶化,罪業消除。「安然端坐白牛車」:能夠安然的修持一佛乘的白牛車,就可以超凡入聖,證果成真。「金鎖玄關盡透脫,殊勝功德利無邊」:一佛乘的佛法,就是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找到自性的主人翁,讓靈性脫離牢籠的束縛,而得解脫自在,這種功德是非常殊勝,利益無邊無量,非筆墨所能盡述。「宜爾子孫皆顯達,自知作佛更無疑」:得授般若正法的修行人,福慧雙修,廣積功德,可以庇祐子孫都能夠顯耀通達,平安順利,自己更知道,等待功德圓滿,就可以成仙作佛,不會有任何的疑惑。「何必當來問彌勒」: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種佛因,得佛果,這是自古以來,永不改變的定律,所以就不必去問彌勒祖師的結果如何。「龜峰末後為全提,銕卵生兒樹上飛」:龜峰是江西省的國家A級風景名勝區,榮登世界遺產,非常尊貴。比喻修行人,要登上無極理天,要等待末後一著的時機來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只要因緣時節來到,般若正法大開普渡,眾生求道修道,要返回無極故家鄉,就非常容易,好像樹上的銕卵,孵出幼兒,自然可以飛翔,自由自在。
【延伸演義】:
曹源道生禪師是得授般若正法的高僧大德,佛法高深,修持嚴謹,對般若正法的典故與傳承,有很深的描述,肯定金鎖玄關的尊貴與殊勝。曹源道生禪師語錄指出:「我佛生辰四月八,地涌金蓮隨步發,天上天下獨稱尊,微妙真機俱漏泄」。以上說明西方第一代道統祖師,釋迦牟尼佛出生的神奇典故。佛世尊是人天的導師,三界的慈父,於公元前五六五年四月八日誕生。誕生時,有天人護法神龍吐水,來幫助佛陀沐浴。沐浴完,行走七步,地上生出七朵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此我指我們的本性,如果透過修行,能夠與天地一樣的尊貴也。如何修行呢?佛世尊已經把無上法與平等法,都漏泄在世間上了。佛世尊如何將佛法漏泄於世間呢?曹源道生禪師說:「四十九年無剩說,滔滔苦海駕舟航」。佛世尊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為何佛世尊說沒有說一個字呢?此亦佛世尊離相說法也,又無上法並無法用字語言可以代表的,例如你用說的,或是用寫的,都無法將火,或把桌子的實體,表現出來,道理也是一樣。無上法是要有天命明師,親自點傳,在茫茫的苦海中,普渡眾生。般若正法的普傳,是擇人而傳授,古代的傳承,一萬個之中,難找一、二個有緣人,但是歷代以來,能夠維持正法於不墜,好像在昏暗的道路上,有日月的光明照耀一樣。又好像陽公有文仲、宣義的幫忙,才能渡過難關。所以曹源道生禪師說:「杳杳昏衢懸日月,文仲宣義濟陽公」。佛世尊是人天的導師,廣渡人天,功德浩大,示現德高望重的長者,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傳授正法眼藏的回天明路,指引眾生找到本來面目,讓得道原子靈性復活,生機盎然,不再出苦無期。所以曹源道生禪師說:「曾向靈山蒙起莂,示現人間長者身,日用機輪活鱍鱍」。因果經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問來世果,今生做者是」。所以因果律是自古以來,永遠不會改變的定律,這世的長壽、富貴、康寧,都是前世所積來的福德。如果今生能夠更加廣修福慧,積功累德,來世的果報,更會超越今生的福德。所以曹源道生禪師說:「一壽二富三康寧,總是前生修種得,今生福上更增修,果報來生愈超越」。福慧雙修的人,明理精進,六根清靜,不染六塵,知道清靜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百千億化身,汝之行也。俱備三身四智,自然將眼耳鼻舌身意回歸於玄關自性上,法輪常轉,自性大放光明,一切陰霾罪業消除,好像太陽一出來,一切冰雪自然溶化一樣。所以曹源道生禪師說:「六門晝夜放毫光,萬罪紅爐飛片雪」。要達到以上的境界,一定要得授一佛乘的無上心法。六祖惠能大師告訴我們,一佛乘就是不要去分別有、無,有也不住,無也不住,這念心不住兩邊,當下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白牛車。白牛車是一個譬喻,白牛車是最高的境界,要達到心即是佛、心即是菩提、心即是如來,就是要不住兩邊。修辦道時,站得住,站得長,這就是長御白牛車,安穩地坐在白牛車上面了。要達到安穩地修持一佛乘的白牛車,一定要恭請天命明師,傳授正法眼藏,將金鎖玄關掣開,會見自家菩薩,讓本性顯露出來,返本還源,就可以解脫自在。所以曹源道生禪師說:「安然端坐白牛車,金鎖玄關盡透脫」。明師一指點,金鎖玄關盡透脫,這是祖師禪最殊勝的地方,明師一指點,開啟玄妙關,玄關妙竅是超生了死不二法門,自古不輕傳。老子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又說:「玄牝之門,為天地根。」佛曰:「正法眼藏」、「靈山」。儒家說是:「明德」「至善寶地」。隱隱約約,似有非有卻又不指明。聖經也同樣若實若虛地指點,令人自悟自解。創世紀第二章第七節說:「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位有靈的生物。」我們知道,胎兒成長鼻子最先形成,我們也稱開創者為鼻祖。上帝同樣在泥人鼻孔吹氣,才成為有靈性之人。這表示鼻子與靈性出入的門戶有關。馬太福音十九章十三節耶穌告訴門徒說:「駱駝穿過針孔比富人進天國還容易」。關於這駱駝穿針孔,神學家費盡心力去考證與研究,仍爭論未定。馬太福音第七章13節也說:「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寬門和大路導入喪亡,但有許多的人從那裡進去。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多麼狹,找到它的人的確不多。」路加福音十三章23節又說:「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吧;因為將來有許多人要想進去而不得入。」上天慈悲,回天之路本應大開歡迎之門,豈有狹窄之理。駱駝的忍辱負重懺悔前非,來世終有聞道之時,若為富不仁,終將貪戀紅塵,離道愈遠,這個窄門,這個針孔,即已指出明師指點之所在。所謂一子成道,九玄七祖盡超生。修持般若正法,弘揚大道,廣渡眾生,功德更為殊勝。金剛經曰:「如虛空四維上下,無有邊際,不可稱量」。更能庇祐子孫顯達,聖凡如意,閤家平安也。得授般若正法,積功累德,福慧雙修,功德圓滿,更能證果成真,了脫輪迴,得登彼岸,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謂先天功果後天定,後天有其職,先天必有其位。因此就不必問彌勒祖師,未來的果位如何也。所以曹源道生禪師說:「殊勝功德利無邊,宜爾子孫皆顯達,自知作佛更無疑,何必當來問彌勒」。得授般若正法,參與道場修辦,都可以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好像龜峰地理,風景優美,地理殊勝,自然列入國家風景名勝,世界遺產;又好像銕卵孵化,變成彩蝶,破繭而出,在樹上飛翔自在。所謂糞虫至穢變為蟬,腐草無光化為螢,有異曲同工之妙。所曹源道生禪師說:「龜峰末後為全提,銕卵生兒樹上飛」。所以指點玄關竅,要體悟玄關竅內的主人翁,這是靈性寄居之所,既然知道靈性之所在,就要發揮本性的光輝,行住坐臥不離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才是求道,找回自己,復回本性的意義。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也就是將迷失的本性良心找回來,順著與生俱來、不分別,「率性」以應萬事,自然而然的呈現出赤子之心,來修辦道,必可臻於自在解脫,怡然自得,清靜喜悅的境界。
【修持心得】:
從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冊,曹源道生禪師語錄的記載。肯定般若正法的尊貴與殊勝,世界上雖然有千門萬教,但是能得授諸佛菩薩所傳承下來的般若正法,修成證果者,歷代以來,已經有成千上億。在中國早期有聖聖相傳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微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論語曰:「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厥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在傳授中道的心法,孕育出無數的聖賢。公元前五六五年四月八日,誕生了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昔時於燃燈佛所授記,因而證得無餘涅槃的聖位,後來將正法眼藏傳授給迦葉尊者,再將般若正法傳到二十八代達摩祖師。達摩祖師老水還潮,復將心印大法,再傳來東土,傳到六祖惠能大師以後,分為出家一脈與在家一脈,出家一脈正法眼藏的傳承分為五家七宗。在家一脈傳承到現在的就是一貫道。如今末後一著,因緣時機已經成熟,般若正法大開普渡,得道的有緣眾生,成就正果者,無邊無量。現今大道已經傳佈到世界萬國九州,得道原子不計其數,此亦得道的益處,利益無窮,修道獲得感應,其真理放諸四海而皆準,行乎百世而不悖,誠為修身立命,齊家治國,超凡入聖必備的寶典,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此心法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才有如此殊勝的因緣所造就也。
註:
一、曹源道生禪師語錄:全一卷。全稱曹源和尚住饒州妙果禪寺語錄。宋代僧曹源道生撰,法嗣癡絕道衝編。收于卍續藏第一二一冊。輯錄妙果寺上堂語、信州(江西上饒縣西北)龜峰寺上堂語及小參、贊頌十首等。
二、地涌金蓮:佛講經說法時,說到妙處,會現出天花亂墜,仙女奏樂,地涌金蓮的景象。於是乎開始想像,飛天從天上撒下無數來自天界的奇花,仙女在旁奏樂,仙樂飄飄,然後金色般的蓮花,好像雲般的從地上涌現出來。佛講的經,說的法,是這麼無邊無際之微妙,感動了六欲諸天神,天上紛紛撒下了各色的香花,以表讚歎!不易見的金色千瓣蓮花,亦讚歎微妙法,而涌現出來。
三、雪山:印度之北境有高聳大山,千古頂雪,故名雪山。稱曰喜馬拉雅山,與西藏交界,希馬拉雅山高于海面二萬九千尺。
四、微妙法門:佛以心印心的佛法,就是禪宗的傳承,佛以心印心,以佛心傳心,也就是印心的傳承,不需要經過語言、文字,稱為微妙法門。
五、波濤洶湧:水勢騰湧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六、杳杳昏衢:隱約可以看到的意思。
七、昏衢:衢讀音同「渠」,道路,黃昏時的道路。
八、莂:莂音別,植物生長太密而移栽。
九、鱍鱍:讀音同「波波」,形容魚跳躍的樣子。
十、白牛車:標榜成佛(乘)唯一究極果位,主張三乘也可能成佛的思想。這是法華經的核心教義之一。法華經譬喻以三車火宅為喻,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依次比作羊車、鹿車、牛車,而將一乘比作大白牛車。
十一、離相:常利益事故,不復退還,最極安隱,如其次第,名常利益,安隱利益,最勝善性,是滅諦相。
十二、正法:真正之道法也。理無差曰正。以三寶中之法寶,教理行果之四者為體。無量壽經上曰:弘宣正法。
十三、生機盎然:後比喻蓬勃發展、繁榮興盛。
十四、六根清靜: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欲念。
十五、破繭而出:蠶作繭變蛹後,化蛾破繭的過程。今多用以指事情真相大白,自由自在。
十六、人心惟危:人心是可以受污染的妄心,情慾叢生,有善有不善,所以說危殆不安也。
十七、道心惟微:道心者智也,性也,是清靜靈明之本性,純善無惡,智體圓明,微妙莫測,故曰道心惟微。
十八、惟精惟一:精者明也,一者誠也,惟精以治昏沈,惟一以治散亂,所以以最精粹,獨一無二的大道,才能反妄歸真,明善復初。
十九、允執厥中:允:誠然。執:守。厥:其。中:中庸之道。能秉持中庸之道,形容處理事情能把握中正平和的精神,不會太過或不及。就是隨順正道,歸依真理也。
二十一、天之曆數在爾躬:上天的天命已經落在你的身上,曆數是帝王相繼之次第,猶如歲時氣節之先後。
透脫玄關指點迷津無掛礙
師傳正教祖傳至道渡原人
九十七、玄關大啟,一條楖栗,挑盡海畔。
出處:嘉興大藏經第二十八冊,百癡禪師語錄。
經文:出關請上堂,未進關以前,腳踏地,頭頂天。既進關以後,推不行,約不走,逗到如今,千日功圓。玄關大啟,一條楖栗,挑盡海畔,春風兩箇,粗拳打落雲邊,鐵鷂瀟瀟灑灑,齖齖吒吒,放去收來,得自由,橫拈直撞,了無礙然,雖如是,忽遇著岑大蟲,又作麼生,極目也知,沒避處,死生一決,見英雄。
【經文釋義】:
百癡禪師,是曹溪正脈三十五世之嫡傳弟子,在費隱容老和尚之處,得授正法眼藏,是一代的高僧,遺留百癡禪語錄,是修辦道的重要參考資料,非常尊貴,印證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事實,舉例如下:「出關請上堂,未進關以前,腳踏地,頭頂天」:閉關,是修行的一種方式。參與閉關,能關閉修行人之六根,不再攀緣六塵,讓身心放下來,流露菩提心,能提昇心性,增長智慧。百癡禪師經過閉關圓滿,出關以後,上法堂,慈悲開示道義。他說在未進入閉關以前,腳踏在地上,頭頂著青天,自由自在的可以到處走動。「既進關以後,推不行,約不走,逗到如今,千日功圓」:既然入關以後,要依照閉關的規定,遵守佛規禮節,不可以亂走,不可以亂動。在靜室之內閉關,努力用功,逗留到現在,經過三年,一千日的時間來到,功德圓滿,順利出關。「玄關大啟,一條楖栗,挑盡海畔,春風兩箇」:在因緣成熟之下,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會見自家菩薩,頓悟本來真面目。得授正法眼藏,好像多了一條楖栗手杖,行走時,穩定許多。這個時候,心曠神怡,好像夜已深沉,在海邊一片寂靜,春風徐來,清涼自在。「粗拳打落雲邊,鐵鷂瀟瀟灑灑」:玄關開啟以後,靈性跳出牢籠,自由自在,好像粗拳可以打落天邊的彩雲;又好像一支精銳的騎兵,直進直出,活潑瀟灑。「齖齖吒吒,放去收來,得自由,橫拈直撞,了無礙然」:打開玄關金鎖,自性解脫自在,又像口齒吞嚥東西,配合舌頭的攪動收放,輕鬆自在。本性復活,非常自由,要去東往西,一點障礙都沒有。「雖如是,忽遇著岑大蟲,又作麼生」:雖然如此,但是,如果遇到景岑禪師,人稱岑大蟲,他修道的功夫是順於自然,合乎天性,你會做什麼樣的生命詮釋呢?「極目也知,沒避處,死生一決,見英雄」:開啟玄關金鎖以後,洒洒陀陀的通天大道,現在眼前,打開眼睛一看,沒有東西遮蔽,知道當前即是真陽關,生死關頭就在當下,趕快下定決心,積極修辦,行功立德,要見到大的英雄,就在眼前。
【延伸演義】:
百癡禪師語錄指出:「供養百千諸佛,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人。」又云:「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既是無心,猶隔一重關。」可見百癡禪師對玄關修持,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強調修行不要執著於形象,要無住、無念、無相,這是修行的真明路。出家修行,一般都要閉關,出家眾跟道家道士閉關(坐禁)類似,能讓心靈澄清、收束雜念、摒除萬緣、開發潛能、發露菩提心、增長智慧‥‥等。在未閉關以前,一切行住坐臥,與常人無異,非常自由。一旦閉關以後,一定要依照叢林的規定,遵守閉關的佛規禮節。閉關的時間,最短者為期三天、七天,中等者為期二十一天、四十九天、三個月。長者可以達到一年,乃至三年。佛家、道家修行,均須經過閉關的階段,簡單地說,修持者把自己關在房內,除了護持者以外,不得與他人、外事接觸,摒絕一切事務,進行長時間的靜坐和入定,這就叫做閉關。所以百癡禪師說:「出關請上堂,未進關以前,腳踏地,頭頂天。既進關以後,推不行,約不走,逗到如今,千日功圓」。般若正法在家一脈的一貫道道場,因為聖凡兼修,帶髮修行,有家庭、事業的負擔,又要到處去宏道渡人。所以一貫道道場,並不主張閉關這一種修行。但是對於佛教與道教閉關的修行方式,其堅定的信心與虔誠的意志,值得我們學習。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是諸天神聖,萬仙菩薩護持,歷代祖師以及禪師大德們共同護持的點傳。開啟玄關金鎖以後的感覺,百癡禪師描述得非常深入。他說開啟玄關竅以後,會見自家菩薩,見到本來面目,讓我們收束雜念,不再以六根作主,不再受到六塵的障礙,起心動念,行住坐臥,以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好像多了一根手杖,讓走路的時候,穩定許多。開啟玄關金鎖以後,回歸本性,智慧增長,好像夜深寂靜,在海邊,春風徐來,清涼自在。天命明師掣開玄關金鎖,本性跳脫牢籠,得以隨緣自在,好像天上的彩雲,可以伸手打落,靈性的出入,就如同一支精銳的部隊,直進直出,活潑瀟灑。又好像吃東西一樣的自然。這是開啟玄關金鎖,明心見性,會見主人翁,靈性自由自在,沒有一點障礙的感覺。所以百癡禪師說:「玄關大啟,一條楖栗,挑盡海畔,春風兩箇,粗拳打落雲邊,鐵鷂瀟瀟灑灑,齖齖吒吒,放去收來,得自由,橫拈直撞,了無礙然」。百癡禪師經過費隱容老和尚傳授正法眼藏以後,對於玄關金鎖的體悟,以及修持方法,也有一番精闢的見解,他說:「雖如是,忽遇著岑大蟲,又作麼生,極目也知,沒避處,死生一決,見英雄」。岑大蟲的典故如何呢?有一年仲秋,景岑禪師與仰山慧寂禪師一起賞月。仰山禪師指著天上的明月,說道:「這個大家都有,只因無明,不能充分使用。」景岑禪師認為:「既然大家都有,怎麼會沒有人充份使用?今天機緣會合,大好明月,正等你使用!」仰山禪師道:「用一用月光倒也有趣,就請景岑法座先來試試。」景岑禪師毫不客氣,奮身跳起,踢倒仰山禪師,仰山禪師非但不生氣,反而讚歎道:「真像大蟲!」後來,大家都稱景岑禪師為「岑大蟲」。又有一次,景岑禪師遊山歸來,行至門口,仰山禪師問道:「禪師何處去來?」岑禪師回答:「遊山來!」仰山禪師追問:「遊什麼山處來?」景岑禪師道:「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仰山禪師大為讚賞:「大似春意。」景岑禪師再補充說道:「也勝秋露滴芙蕖(荷花)。」仰山禪師認為,心如同皎月,只是雲遮月隱,被無明煩惱蒙蔽了心靈,景岑卻說,一切在於個人,只要有禪就能雲飛月顯。仰山請他利用一下月光,景岑立即將他推倒,意思是在禪月交輝之下,還要你多言嗎?仰山的一句:「真像大蟲」。意即禪能靜能動,禪力猶如獅虎也。景岑由外歸來,仰山禪師問他到哪裡去,他答:「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這說明了禪者的來去,順於自然,合乎法性,你說是「春意」,難道「秋心」就不好嗎?這就是禪者明乎一切法,用於一切法,不捨一切法。得道之人,應當順乎自然本性的流露,以良心當家作主,眼前就是康莊大道,毫無迂迴,不用掩飾,開悟生來死去見當前的真明路,效法佛寺的大雄寶殿,供奉佛世尊,是為人間的大英雄,受萬人朝拜,只要得道以後,積極修辦,行功立德,立己達人,等待功德圓滿,都可以與佛世尊一樣,住在大英雄的寶殿,享受萬年的香煙。
【修持心得】:
從嘉興大藏經第二十八冊,百癡禪師語錄的記載。確信玄關大啟,是明心見性的一條真明路。古時候,修行人要閉關,以禪定或靜修的方式,等待明心見性以後,再出關來普渡眾生。今逢三期末劫,大道普傳,白陽弟子,如果學習古人閉關三年,再來普渡眾生,已經來不及了。圓覺經曰:「未成佛道,先渡眾生。」可見一貫道弟子,一方面渡眾生,一方面了業障,就可以一步一步邁向成佛之道。這是祖師禪應運普渡眾生,尊貴與殊勝的地方。以上經文的記載,也指出開啟玄關以後,明心見性的感覺,玄關金鎖被天命明師開啟,打破生死枷鎖,不再被六根、六塵的束縛,可以解脫自在,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要學習景岑禪師,修行順乎自然,合乎天性,由本性流露善美德行,積極修辦,跟隨點傳師到處去開荒闡道,做個大英雄,等待功德圓滿,一定可以脫離六道輪迴之苦,超凡入聖,得登彼岸。
註:
一、閉關:閉門謝客而隱居修行。特指禪僧停止為人接眾之事,而一心一意於自室中坐禪修行。
二、菩提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無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覺意。即求無上菩提之心。
三、楖栗:楖音及,木名。可以為杖。後藉為手杖、禪杖的代稱。
四、海畔:畔音判,海邊。
五、心曠神怡: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六、寂靜:心凝住一處之平等安靜狀態。遠離本能所起的精神動搖,稱為寂;斷絕一切感覺苦痛之原因而呈現安靜之狀態,稱為靜。蓋由修禪定,可令心止於一處、遠離散亂等,且攝持平等。
七、鐵鷂:鷂讀音同「耀」。鳥像鷲鷹目。似鷹而小,能疾飛,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帶赤。嘴尖銳,喜歡捕食小鳥。鐵鷂此處比喻一支精銳的騎兵。
八、齖齖:齖齖音同牙。
九、吒吒:讀音同「詐」,在古神話中是正義的意思。
十、岑:為中文姓氏之一。
十一、洒洒:連綿不絕。
十二、陀陀:形容物之圓形。
十三、真陽關:上乘者虛無之道也,一塵不染,一念不生,如皓日當空,萬里無雲,置生死於度外,看得一個死字,可以為死而不亡之人,這是通往理天的陽關大道。
十四、無心道人:指對於一切無想、無念、無所求之修行者。
十五、出神入化:指產生神妙,入於化境。
十六、入定:入於禪定之意,即攝馳散之心,入安定不動之精神狀態。
十七、康莊大道:通往四方八達的道路,比喻通往無極理天的大道。
十八、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也叫大雄殿,或簡稱大殿,日本稱金堂、本堂,是漢傳佛教寺院或各類祭祀場所對主殿的慣常稱呼。簡單來說,大雄寶殿就是佛寺主殿。諸佛菩薩、大聖大賢讚歎勇於改過之人,這是真正的英雄豪傑。供養佛的地方,我們稱為大雄寶殿,大雄就是大英雄。
拈花妙諦洩真傳 一指禪心在眼前
燈下輝煌觀仔細 宗門普渡拯三千
玄關大啟霑黎庶 廣濟迷途故里還
借假修真揚正道 勤修福慧證金蓮
九十八、玄關一擊,光境脫然,慧刃一揮,根塵淨盡。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九冊,瞎堂慧遠禪師廣錄。
經文:玄關一擊,光境脫然,慧刃一揮,根塵淨盡。
【經文釋義】:
宋光宗三年,濟公活佛十八歲時,李修緣投靈隱寺瞎堂慧遠禪師門下,法名道濟,神悟絕倫,為瞎堂慧遠禪師所印可。瞎堂慧遠禪師,是得道的高僧,肯定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遺留瞎堂慧遠禪師廣錄,非常尊貴,舉例如下:「玄關一擊」:玄關金鎖,經由大善知識,藉無上天命佛力的一擊,將金鎖玄關掣開,會見自家菩薩。「光境脫然」:玄關金鎖打開以後,將眼耳鼻舌身意,還原於玄關本體上,靈光顯露,跳脫牢籠的束縛,豁然解脫。「慧刃一揮」:自性顯露出來,好像智慧寶劍一揮動,一切陰霾全部消失。「根塵淨盡」: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指出本來面目,再以觀照的功夫,讓六根六塵清靜,不染塵埃。
【延伸演義】:
瞎堂慧遠禪師廣錄指出:自從佛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眾皆罔措,唯獨迦葉尊者會心微笑,得到正法眼藏的心法。達摩祖師面壁九年,只有神光慧可大師得證菩提。宗門心傳在西方傳承了二十八代,傳承到了後東方白、馬二祖,已經是第六代了。此正法眼藏的傳承,佛佛授之無窮,燈燈傳之不盡。以上為初期正法眼藏傳承的記載。傳授正法眼藏,必須要恭請天命明師將:「玄關一擊」。也就是藉天命明師的一擊,將金鎖玄關掣開,指出本來面目,見到自家菩薩,日後起心動念,行住坐臥,以自家菩薩當家作主,積極修辦,才能圓滿心性,達本還源。玄關金鎖,經過天命明師作石破天驚的一擊以後,契入直下無心,由玄關悟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現前,再以觀照轉念的功夫,讓智慧大開,本性大放光明,積極行功立德,就可以脫離一切的迷眛、執著、煩惱、妄想、災難、苦厄。故瞎堂慧遠禪師說:「光境脫然」。玄關金鎖,恭請天命明師開啟以後,智慧透出,好像太陽一出來,陽光普照,陰霾消失,一切冰雪溶化,又好像智慧劍一揮,可以斬斷一切的煩惱、愛染、妄想、執著、雜念、魔障‥‥等,讓你在修道的路上,一帆風順,直登聖域。所以瞎堂慧遠禪師說:「慧刃一揮,根塵淨盡」。何謂根塵?根塵又作根境,乃是五根與五塵也,或稱六根與六塵。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稱為根,乃認識對象之器官;根之所取者,稱為塵(亦稱境),乃所認識之對象。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加上意,則稱為六根;五塵即色、聲、香、味、觸,加上法,則稱為六塵。根、塵二字並舉,猶如主觀、客觀之並列,含有相依又相對立之意。修道之人,玄關金鎖經過天命明師作石破天驚之一擊,打開金鎖牢籠,本性透出,猶如智慧寶劍一揮動,可以斬斷一切的魔障與六根六塵,讓靈性光明,返本還源,直登彼岸。瞎堂慧遠禪師是浙江省杭州靈隱寺的長老,是濟公活佛的授記師。濟公活佛十六歲時,在靈隱寺剃度出家,是宋朝浙江省臺州府天臺縣人,姓李名修緣,法號道濟,於靈隱寺出家。由於他經常裝瘋賣傻,傳說中他佛法無邊,並常以神通濟困扶危,渡化世人,異蹟顯化,神通遊戲,濟世救人,解眾生之苦,公正無私,釋眾迷情,世人尊稱為「濟公活佛」。濟公傳記載:道濟初入靈隱寺出家,因為不適應打坐功課,所以跑去問瞎堂慧遠禪師,向師父曰:「師父!弟子自從前來靈隱寺出家之後,並未曾蒙師父指點修行功夫,或半句偈語,致使弟子整日枯坐,豈不悶納!師父!修行可否有捷徑?」長老道:「此雖是汝進道猛勇,但覺得太性急了些。也罷!也罷!可靠近前來。」道濟心想師父可能有甚麼話要吩咐,急急忙忙的走到師父面前,瞎堂慧遠禪師冷不防的向道濟臉上一巴掌,說:「自家來處尚不醒悟,倒向老僧尋去路,且打你個沒記性!」道濟被師父在臉上打了一大巴掌,實是點開玄關竅。道濟受點以後,將眼睛睜了兩下,把頭點了兩點。忽然爬起來,並不開口,緊接著向長老胸前撞去,竟把長老撞倒,跌下禪椅來,然後向外飛奔而去。長老大聲叫著:「有賊呀!有賊呀!」眾僧聽見長老叫聲,慌忙前來問道:「師父!賊在那裏?賊在那裏?不知道偷了些甚麼東西?」長老道:「並非是銀錢,也不是物件,而是禪門大寶!」眾僧問道:「偷去甚麼禪門大寶呢?又是誰看見了?」長老道:「是老僧親眼看見,不是別人,就是道濟。」眾僧道:「既是道濟,有何困難,待我等把道濟捉回來,把禪門大寶歸還長老!」長老道:「今日且休,待我明日親自向他取回吧。」眾僧不知是何義理,大家恍恍惚惚的散去。」濟公活佛早期在靈隱寺出家,認為修行功夫只是整日誦經打坐,並非究竟,所以跑去問師父修行是否有捷徑?師父叫道濟前來,道濟來到長老的前面,突然向道濟臉上一巴掌道說:「自家來處尚不醒悟,倒向老僧尋去路,且打你個沒記性!」這一打,實是打開道濟的玄關竅,令道濟頓悟本來真面目,曉得從那裏來,也應該知道從那裡回去!道濟順勢撞得長老四腳朝天喊爹娘,哈哈!這種拜法是真道,爹娘生身親恩難報,如今終於悟得本來真面目。長老大喊有賊,原來是取得了恩師的衣缽真傳。可見點開玄關竅,是明心見性,頓悟本來真面目的無上法門,跟現在一貫道點傳師點道傳三寶,有異曲同工之妙。
【修持心得】:
從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九冊,瞎堂慧遠禪師廣錄經文的記載:「玄關一擊,光境脫然,慧刃一揮,根塵淨盡。」確信玄關一擊,指出本來面目,是會見自家菩薩,明心見性,立地成佛的真明路,肯定諸佛菩薩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真實不虛。此心印大法,就是佛世尊於靈山會上,所傳承下來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得授正法眼藏者,始能明心見性,讓六根六塵淨盡,降伏所有的煩惱妄想,智慧開通,心性開闊,只要以規矩修辦,認識渡人功德的浩大,趕快修己渡人,尊師重道,行功立德,福慧雙行,內外並進,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
註:
一、濟公活佛:濟公活佛臺州府(今浙東)天臺縣人,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宋光宗三年二月初二日生。父親姓李名茂春,為人純謹厚重,不貪榮利,原為宰官,後棄職歸隱於家;母親王氏,十分好善。臨生時,紅光滿室,瑞氣盈門。國清寺一本禪師(性空長老),以為法中之寶,摩頂識之,為師取名修元(緣)。十八歲時,投靈隱寺瞎堂慧遠禪師門下,法名道濟,神悟絕倫,為遠禪師所印可。性狂簡出,狂歌酒肆,眾僧稟請遠禪師加以懲治,遠禪師惟以顛僧保護之:「禪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耶?」是以,時人又稱師為「濟顛」。師穿破衣,穿破鞋,坐大石頭,睡樹底下,清風明月,高歌朗誦,傲笑公侯,淡泊名利,異蹟顯化,神通遊戲,濟世救人,故稱濟公活佛。嘉定二年,坐逝,世壽六十,葬於虎跑塔中。濟公活佛分靈降世,俗姓張,道號上天下然,聖諱上奎下生,字上光下璧。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一七月十九日誕生於山東濟寧,民國四年求道,民國十九年奉命為後東方第十八代道統祖師,即白陽二祖,民國三十六年中秋夜歸空於四川成都,上天 老敕封為天然古佛。
二、靈隱寺:位於浙江杭州西湖靈隱山麓飛來峰前。又稱靈鷲寺。東晉咸和元年(三二六),印度沙門慧理至此,見飛來峰,歎曰(大四九‧三三九下):「此天竺靈鷲峰一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遂面山建寺,名靈隱。該寺自創建以來,歷一千六百餘年,曾十四度因兵亂、天災而遭摧毀,今日所見大抵為近世重建。大雄寶殿前兩座八角九層石塔、天王殿前兩座石經幢,皆五代吳越國時之遺物。寺前飛來峰岩石稜層奇秀,中多洞窟。山崖壁及石洞內外有五代及宋、元之石刻佛像三三八尊,中以元代造像最多,又因元代造像之人信奉喇嘛教,故多作密宗佛像。
三、瞎堂慧遠禪師:十三歲從藥師院宗辯禪師出家,前往成都大慈寺聽習經論,後來成為臨濟宗楊岐派宗師圓悟克勤(一○六三年~一一三五年)弟子,曾與宋孝宗游飛來峰。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年)乙丑,奉詔至杭州住持皋亭山崇先寺,第二年(一一七○年)任杭州靈隱寺住持。乾道六年賜號「佛海大師」。高僧道濟是慧遠的弟子。慧遠還蓄養黑猿。查禮在銅鼓書堂詞話中給予慧遠很高評價,乃曰「往複詠嘆,音調超絕。」
四、陰霾:霾音埋,天氣陰晦、昏暗。比喻人的心靈上的陰影和不快的氣氛。
五、裝瘋賣傻:故意假裝成痴呆瘋癲的樣子。
六、佛法無邊:佛法,指佛所說之教法,包括各種教義,及其所表達之佛教真理。謂佛教之真理廣大無邊,非任何世間之道法、典籍所可比擬、局囿者。大乘起信論因緣分(大三二‧五七五下):「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今之俗語多套用佛法無邊一語,比喻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七、神通: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盡通,共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為神通。
八、濟困扶危:遇到別人有急難或困難之時,于與援手幫忙。
九、禪門大寶:指諸佛諸祖所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
十、恍恍惚惚:神志不清、迷惘的狀態。
十一、自家來處尚不醒悟:指自己的本來面目還沒有找到。
十二、倒向老僧尋去路:反而向老和尚詢問回去無極理天的道路在哪裡?
十三、終身而不退者:指求道以後,這一輩子絕對不會退轉,不會懷疑。
十四、定入聖位:修持大道,終身而不退者,肯定地說這樣的人,積極行功立德,就可以一世修,一世成,一定會超凡入聖,成就聖賢仙佛的果位。
十五、渡人功德:古德云:「救人一命值千金」又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可見救人生命的功德,非常殊勝。然生命終有時盡,不能永久;而在道場上,渡人求道,是救人的靈性出離輪迴六道之生死苦海,較之救人一命,其功德之大,更不知相去幾何?若繼續成全之,待其發心學道、行道,又去渡化親朋好友,如此輾轉的渡化下去,其功德之浩大,更是不可思議。根據天道詞彙考一書的記載,渡二十人,可以了一身之冤欠(成全至進道),渡六十四人,可以超拔一代祖先;設一間佛堂,勝過十間大廟的功德;開荒、立壇、領命、拾身,可以超拔三代;開遠荒、立壇、領命、捨身,可以超拔五代。而超拔分為:1、孝拔。2、悌拔。3、節拔。4、慈拔。5、義拔‥‥等。可見渡人功德之浩大,無邊無量。若能再進一步,以修道為家務,辦道為事業,漸去執著,不執功德相,其功德將如金剛經中佛陀所云:「如四維(方)上下之虛空一般,無有邊際,不可思量。」
玄關一擊渡良緣 頓悟心傳學佛仙
光境脫然明自性 勤修福慧澤無邊
一揮慧刃勤精進 立德行功脫俗緣
淨盡根塵登覺路 歸根認證金蓮
九十九、非教無以求佛語,非禪無以悟佛心,囿於名相,蔽於玄關,未見其得也。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冊,西巖了慧禪師語錄。
經文:非教無以求佛語,非禪無以悟佛心,囿於名相,蔽於玄關,未見其得也。必曰頓悟自心,明見自性,拔永劫之疑,蹈大方之表,則知教非佛語也,禪非佛心也,吾心之常分耳。
【經文釋義】:
西巖了慧禪師,在妙峰之善禪師處得授般若正法,精進不懈,智慧大開,肯定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遺留西巖了慧禪師語錄,是修辦道重要的參考資料,非常尊貴,舉例如下:「非教無以求佛語,非禪無以悟佛心」:如果沒有透過教育,是無法得到佛世尊所慈悲的道理;如果沒有透過寂靜審慮,就沒有辦法開悟自己心中本來具有清淨的真如佛心。「囿於名相,蔽於玄關」:修行之人,如果執著於耳可聞,眼可見的名相上;或將靈性所出入的門戶----玄關竅給埋蔽了。「未見其得也」:雖然他用很多的功夫去修行,但是最後都沒有得到什麼成果。「必曰頓悟自心,明見自性」:必定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頓悟本來清淨,沒有煩惱的心;明白見到自己原來清清靜靜,一塵不染的自性。「拔永劫之疑,蹈大方之表」:就可以脫離六道輪迴,拔除永遠劫難的疑惑痛苦;更可以推行廣大無邊的聖道,以為眾生的表率。「則知教非佛語也,禪非佛心也」:如果沒有接受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明心見性,雖然只知道依靠教化,但是這並不是佛世尊的真實法語;沒有接受天命明師傳授正法眼藏,只有依靠寂靜審慮,是無法找到真正的佛心。「吾心之常分耳」:得授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就可以明白本心,見自本性;如果沒有接受天命明師,傳授般若正法,就無法明白本心,見到本性,在吾人的心中,非常自然,就可以分辨也。
【延伸演義】:
西巖了慧禪師(一一九八~一二六二),是宋代四川省蓬州蓬地臨濟宗僧人,俗姓羅,號西巖。初從玉掌山安國寺出家。十九歲時剃髮,後來前往四川成都學習經論,謁昭覺寺壞庵照禪師,再參學徑山浙翁如琰禪師,又投高原祖泉禪師門下,從祖泉禪師的地方再移駕浙江省瑞巖寺修行。其後,從雪竇山無準師範禪師學道修行,並隨範禪師前往育王山,然而機緣未契。爾後,在淨萬壽寺妙峰之善禪師的地方,得授正法眼藏,之後大徹大悟,遺留西巖了慧禪師語錄,由門人修義前賢等編輯而成,收錄於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冊。何以西巖了慧禪師說:「非教無以求佛語,非禪無以悟佛心」呢?三字經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相同的道理,如果沒有透過道場的教化,根本不知道佛世尊,以及歷代祖師、禪宗大德們,遺留千經萬典的真理法語。自古以來,修行者無數,都要學習很多的道理,才能修己渡人。昔時佛世尊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分為五時說法,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演說三藏十二部經,還有歷代以來的祖師大德、禪宗大德,遺留無數的經典、禪宗語錄,全部收集在大藏經裡面,總共有二萬三千多卷;以及各教的經典、善書‥‥等。都是回天的明路,天地間的真理,廣大無邊,浩瀚如海。如果沒有學習、教導,如何能夠讓眾生明理,瞭解天地間奧妙的道理,回天的明路呢?歷代以來,修行者無數,都是要學習各種的道理,增加智慧,以為修己渡人的重要功課。所以稱為學道,再將所學到的道理,信受奉行於日用尋常間,故又稱為修行。各道場對於教育人才,都設有各種研究班,都是在闡明大道真理,宇宙間的奧義,讓眾生明理修辦,是追求佛語的最佳明燈。如果沒有經過繫念靜慮,是沒有辦法開悟自己的自性佛在那裡?修行人必須要有禪定的功夫。所謂禪定並非像老僧入定一樣,坐著不動。真正的禪定是內心不亂,外緣不染,內心清靜,不被外界的名相所束縛,當下心念清清楚楚,沒有昏沈散亂,不起攀緣執著,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是一樣。要二六時中,以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這是開悟見性的最佳功夫。西巖了慧禪師說:「囿於名相,蔽於玄關,未見其得也。」的真正意義又如何呢?如果修行之人,執著於名相,最後,會一無所成。因為世界上凡是有形有象的東西,都不是它的全真面目,因為所有有形有象的東西,都有成住壞空期。經過時間、空間的演變,終有一天都會毀滅。例如宇宙間的森羅萬象,山河大地…等,現在是這個樣子,但是經過幾十、百、千、萬年以後,面目全非,全部改觀。所以修行之人,要認清實相,不要被虛妄不實的人生,和物理世界的暫時假相,迷失了本性,失去了自己。玄關竅是自性所居住的地方。修行之人,如果沒有接受天命明師開啟玄關竅,無法看到自己的本心,會見自己的本性,不明瞭自己的佛菩薩在那裡?好像不知道自己的土地在何處?卻拼命的在別人的土地上耕種,忙了一輩子,最後別人收成去了,自己卻一無所得,豈不是白忙一場?道理也是一樣。所以西巖了慧禪師很清楚明白的告訴我們,修行之人,如果執著於名相,或是將玄關本性埋沒掉,雖然辛苦地修行了一輩子,最後白忙一場,一無所得,豈不如入寶山空手回一樣嗎?因此西巖了慧禪師很慈悲地告訴我們,修行之人:「必曰頓悟自心,明見自性,拔永劫之疑,蹈大方之表」。他的意思,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舜傳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道德經曰:「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六祖壇經曰:「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以上經文所說的無智亦無得、一、道心、中、和、頓法‥‥等,就是指我們的自心、自性也。自心、自性在那裡呢?這就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玄關金鎖經過天命明師打開,才能見到本心,識自本性。不論三乘根人,都能夠從根本悟入,一步直超,會見自家菩薩,直了成佛,能夠拔除永遠的劫難,脫離六道輪迴之苦,永不投東,自在逍遙。再進一步去宏揚廣大無邊,至尊至貴的般若正法,為眾生的表率,立下奇功,以開創永垂不朽的聖賢偉業。世界上雖然有千門萬教,但是沒有一個宗教或任何法門,敢說一指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只有一貫道是奉天承運,是傳授諸佛菩薩傳承下來的般若正法,才有如此的尊貴與殊勝。所以西巖了慧禪師說:「則知教非佛語也,禪非佛心也,吾心之常分耳。」因此只有依靠教育、教化,並不是真正的佛語----般若正法也,一定要接受天命明師,當下開啟玄關金鎖,傳授回天的心法及秘法,才是真正的佛語---正法眼藏。也不是依靠自己的寂靜審慮,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真如佛心。一定要親自接受天命明師的指點,將玄關金鎖打開,才能夠找到真正的佛心。以上是西巖了慧禪師所說的道理,非常清楚,只有依靠教化、教育、空寂靜慮,是無法明心見性的,在自己的心中,最為清楚明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今時我們幸遇三期,得逢真道,更能擔當修己渡人的神聖工作,我們當要感謝天恩師德,真誠積極修辦,頓悟自己的本來面目,才能明心見性,超生了死,離苦得樂,才不會辜負老的恩典,以及天人助化的因緣,今以:突破塵緣,醒悟迷津;彌勒淨土、修行捷徑;三寶真傳,成道階梯;法門萬千,以覺為師;破除形相,認理歸真;降伏妄念,止於至善;迴光返照,頓悟自性;謹遵戒律,功愿成就;繼志承業,任重道遠;明心見性,離苦得樂為題,來闡明真理,祈望大家努力勤修,真修實煉,才能超凡入聖,離苦得樂。
【修持心得】:
從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冊,西巖了慧禪師語錄經文的記載:「非教無以求佛語,非禪無以悟佛心,囿於名相,蔽於玄關,未見其得也。必曰頓悟自心,明見自性,拔永劫之疑,蹈大方之表,則知教非佛語也,禪非佛心也,吾心之常分耳」。肯定修行學道的重要,只有透過前賢的教導,才能明白道理,開悟自性。但是如果執著於名相,將最重要的玄關金鎖鎖住,沒有恭請天命明師開啟,會見自家菩薩,雖然辛苦修行了一輩子,最後還是枉費功夫,實在可惜。所以修行必須要恭請天命明師,傳授大道,開啟自性,明白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才能夠拔除永劫輪迴之苦,履行無邊無量,至尊至貴的大道,累積無邊無量的功德,以成就不生不滅的無上佛道,印證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
註:
一、西巖了慧禪師:宋‧西巖了慧禪師(一一九八~一二六二),是四川省蓬州蓬地臨濟宗僧人,俗姓羅,號西巖。初從玉掌山安國寺出家。十九歲時剃髮,後來前往四川成都學習經論,謁昭覺寺壞庵照禪師,再參學徑山浙翁如琰禪師,又投高原祖泉禪師門下,從祖泉禪師的地方再移駕浙江省瑞巖寺修行。其後,從雪竇山無準師範禪師學道修行,並隨範禪師前往育王山,然而機緣未契。爾後,在淨萬壽寺妙峰之善禪師的地方,得授正法眼藏,之後大澈大悟,遺留西巖了慧禪師語錄,由門人修義前賢等編輯而成,收錄於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冊。
二、佛語:佛之言語也。佛語法門經分別佛語非佛語之法門。金剛經曰:如來是真語者、如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三、佛心:1、指如來充滿大慈悲之心。2、指不執著於任何事、理之心。3、指人人心中本來具足之清淨真如心。
四、囿於名相:囿音又,被外在的形象所束縛。
五、蔽於玄關:將玄關竅埋藏掩蔽。
六、法語:說正法之言語也。又指佛陀之教說。
七、謁:音頁,稟告、說明或進見、拜見。
八、琰:讀音同「眼」,美玉。
九、大徹大悟:徹底醒悟。
十、華嚴時:佛說華嚴經的時期,即佛初成道三七日間在菩提樹下說法的時期。
十一、阿含時:五時之一,即佛成道之後十二年間在鹿野苑宣講阿含經的時期。
十二、方等時:指佛陀宣說方等經之時期。乃天台宗所判五時中之第三時。即佛陀自成道後第十二年起,于八年之間,廣說維摩經、金光明經等諸方等經典之時期。
十三、般若時:佛陀宣說方等經後之二十二年間,即說諸部般若經之時期,故依經名而立名。
十四、法華涅槃時:法華、涅槃二經名也。時者,謂正說此經,如日輪當午之時也。蓋如來於前四時,調機純熟,故於靈山會上,稱性而談,令其會權歸實,了妄即真,演長遠之壽量,顯至道之幽微,上中下根,咸蒙授記。此法華一經所以說也。猶有餘機未盡,故說涅槃一經,而捃拾之,是名法華、涅槃時也。
十五、三藏十二部經:所謂三藏,即是經藏、律藏、論藏三者,而所謂十二部,即是大乘義章所云:十二名者分述之如下:
1、修多羅:是外國語,此翻名綖,聖人言說,能貫諸法,如誕貫華,故名為綖,與前經義,大況相似。
2、祇夜:此翻名為重誦偈也,以偈重誦修多羅中所說法義,故名祇夜。
3、和伽羅那:此名授記,行因得果,目之為記,聖說示人,故稱為授。
4、伽陀:此翻名為不重頌偈,直以偈言顯示諸法,故名伽陀。
5、憂陀那經:此翻名為無問自說,不由諮請,而自宣唱,故名無問自說經也。
6、尼陀那經:此翻名為因緣經也,籍現事緣,而有所說,名因緣經。
7、阿波陀那經:此名譬喻,如百喻等立喻顯法,名譬喻經。
8、伊帝越多伽經:此名本事,宣說他人往古之事,故云本事。
9、周陀伽經:此名本生,陳已往報,稱曰本生。
10、毘佛略經:此名方廣,理正曰方,義備名廣,教從旨因名方廣經,若依小乘,語正稱 方,言多曰廣。
11、阿浮陀達摩:此翻名為未曾有經,青牛行缽,白狗聽法,諸天身量,大地動等,曠
古希奇,名未曾有,說此希事,名未曾有經。
12、優婆提舍:此名論義,問答辨理,名論義經。總而言之,佛法乃是唯一能探求人生
宇宙真諦之學問,佛教亦是唯一能指導吾人,如何斷除煩惱、了脫生死、超出三界、
寂靜涅槃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宗教。
十六、繫念:謂將心念繫於一處而不思其他之意。又作係念、懸念、懸想。
十七、靜慮:先把身體安靜之後,再把心安靜下來,人才能開啟智慧而深謀遠慮。
十八、內心不亂:內心清靜不昏沉散亂。
十九、外緣不染:不會受到外面的形象所污染。
二十、語默動靜:日用尋常間的行住坐臥,吃喝拉撒之間。
二十一、成住壞空:即指成劫、住劫、壞劫、空劫等四劫。此係佛教對於世界生滅變化之基本觀點。有關四劫之記載,詳述於長阿含經卷二十一「三災品」、大樓炭經卷五、起世經卷九、起世因本經卷九、俱舍論卷十二等諸經論中。
二十四、森羅萬象:謂宇宙間存在之各種現象。
二十五、無智亦無得:妄心息滅不起是無智,認識到所緣境空,不對有生起實在的執著,是無得。
二十六、無生頓法:指禪宗諸佛諸組所傳承下來的頓悟法門。
二十七、三乘根人:指上根、中根及下根三種根器的修行人。
勤求佛語智能生 見性明心邁道程
覺悟真傳開慧竅 弘揚祕法了凡情
囿於名相難成器 蔽於玄關理不明
頓悟禪機觀自在 圓融無礙返瑤京
一○○、當陽一句,顯教外之真風,頂門一機,露玄關之密訣。
出處: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 第四十冊,大博乾禪師語錄。
經文:上堂問:古德云:大事未明,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只如和尚分上,畢竟如何?師云: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進云:假若山崩水竭後,畢竟又在什麼處?師云:兩眼對兩眼。進云:山水已蒙師指示,瑞雪騰空事,如何?師云:日出後一場,乃云:當陽一句,顯教外之真風,頂門一機,露玄關之密訣,不是形言盡理,博古明今,實要枯木龍吟,石牛哮吼,機投針芥,言扣關津,這邊那邊,齊收齊放,所謂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雖然如是,盤山亦未點頭,在何故出頭天,外看誰是我般人。
【經文釋義】:
大博乾禪師是得道的高僧,肯定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遺留大博乾禪師語錄,是修辦道的重要參考資料,印證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事實,舉例如下:「上堂問:古德云:大事未明,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有一天,大博乾禪師登上法堂問大家說:古代的禪師大德說:修道生死的大事還沒有明白,再次悟道時,觀山不是山,觀水不是水,因為山水隨時都在變動。「只如和尚分上,畢竟如何?師云: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看在修行人的本分上,到底如何解說最為圓融呢?大博乾禪師答:觀山不是山,觀水不是水,因為萬物都非實相,都不是他的本來面目。「進云:假若山崩水竭後,畢竟又在什麼處?」:門人進一步問:假如山崩倒了,水枯竭了以後,到底山和水會在什麼地方呢?「師云:兩眼對兩眼。進云:山水已蒙師指示,瑞雪騰空事,如何?」:大博乾禪師答,兩個眼睛對著兩個眼睛,就在當下。門人進一步問:觀山不是山,觀水不是水,已經承蒙禪師指示明白,但是大地遍處白白的雪花,飄騰在天空中(指白陽期大開普渡),如何解釋呢?「師云:日出後一場,乃云:當陽一句,顯教外之真風」:大博乾禪師回答說:未來太陽一出來(指火精子出世)辦理末後一著,最後普渡收圓大事;大博乾禪師接著繼續說:那個時候,會彰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真傳宗風。「頂門一機,露玄關之密訣」:這個教外別傳的宗風是什麼呢?就是頂門的唯一天機----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顯露玄關自性回天的祕訣。「不是形言盡理,博古明今,實要枯木龍吟,石牛哮吼」:普渡收圓大事,不是用形容的,也不是用道理言說,不是依靠博古通今的學問,就可以講得清楚明白。實在是要絕滅一切的妄想雜念,開悟只有玄關這一點是真的,其他四大假合都是假的,讓自性甦醒過來,才能得到解脫自在,讓無情的石牛也點頭,前來哮吼搭幫助道,才能完成普渡收圓大事。「機投針芥,言扣關津,這邊那邊,齊收齊放」:要得授般若正法,需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一定要信道堅定,意見與佛菩薩相同;言語無偏,舉止莊重,好像渡口一樣,載運貨物,運來這邊,運去那邊,要收要放,都能順暢,沒有阻礙。「所謂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而且想法與見解,都要與天命明師一樣,如果品德能夠學到天命明師的一半,見解超過天命明師,才符合標準,可以傳授般若正法。「雖然如是,盤山亦未點頭,在何故出頭天,外看誰是我般人」:雖然如此限制求得般若正法的條件,但是早期盤山寶積禪師有更為嚴格的規定,他尚未點頭通過呢!因為得授般若正法以後,還要修道、辦道,才能功德圓滿,出頭天---歸根認,所以還要看誰有這般宏大的願力,能夠修己以渡人,與大博乾禪師一樣的優秀人才,才堪傳授。
【延伸演義】:
以前般若正法的傳授,屬於單傳獨授,或是寡傳寡授期,因此得授般若正法,遇到天命明師傳授正法眼藏的人,並不是很多。因為是擇人而授受,限制非常嚴格,所以一萬人之中,只有一~二個有緣人得道。在大博乾禪師語錄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早期般若正法傳承的一些蛛絲馬跡,非常難得。何以大博乾禪師說:「大事未明,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呢?所謂大事未明,是指還沒有明心見性,對修道未來的去處還沒有明瞭。以前青原行思對門人說:在他三十年以前,在還沒有參禪悟道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一般眾生執著於外相的看法。後來參禪悟道以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因為迴光返照以後,認識了自己,認識外面的世界,外面世界是虛妄不實的假相,隨時都在變化。當悟道到了第三種階段以後,開悟到本來具有的佛性,安住在當下的這一念,一切諸法不離這一念,有個止處,例如看到一位美麗的坤道,還是那麼的美麗,但是本心不動搖,不被迷住,所以說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門人又問大博乾禪師:「假若山崩水竭後,畢竟又在什麼處?師云:兩眼對兩眼」的意義又如何呢?因為世間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例如山崩了,水竭了,蓋宇宙萬物都有成住壞空期。例如我們的四大假合分散了,最後真我在何處呢?大博乾禪師是得道的高僧,非常有智慧的回答門人說:兩眼對兩眼,就在當下。求道禮囑曰:「二目瞳神來發現,洒洒陀陀大路坦,西天雖遠頃刻到,渾含長生不老天,今得此一著,跳出苦海淵,飛身來上岸,即得登雲船」(乾道);「二目耀迴光,一點真太陽,這是真明路,了結返故鄉」(坤道),以上也講二目。陰符經曰:「其機在目。」宗門雜錄曰:「正法眼藏」。聖經曰:「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黑,全身就黑暗。」俗語說:「眼睛是靈魂之窗」。以上指出,靈性藏在二目之中,若能夠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再迴光返照,意守玄關,會見自家菩薩,就可以明心見性。這點自性,與天地同壽,無論山窮水盡,就在當下,這點,山崩水竭以後,只有這點靈性不生不滅,永遠存在。門人的疑惑,大博乾禪師又有巧妙的回答,內容如下:「進云:山水已蒙師指示,瑞雪騰空事,如何?師云:日出後一場,乃云:當陽一句,顯教外之真風」。山水的疑問,禪師已經開示過了,未來瑞雪騰空,又作何解釋呢?大博乾禪師有慧眼,他指出時節因緣來到了,白陽期來臨,大道普傳世界各地,未來太陽一出來,就是火精子與水精子,太陽星 君與太陰娘娘(活佛師尊與月慧菩薩),奉 上帝的天命,降來凡間,辦理末後一著,普渡收圓大事,只要一句天命,就可以彰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普渡眾生,更能將般若正法,傳佈到世界各地,讓有緣佛子,共登覺路。他是如何普渡眾生的呢?大博乾禪師說:「頂門一機,露玄關之密訣」。也就是在頂門靈性出入的門戶----玄關竅,在玄關金鎖的地方,恭請天命明師打開,傳授正法眼藏,就是這個地方的天機秘訣,在這個地方用功夫,觀照轉念,就可以明心見性,直了成佛。這個地方太簡單了,我也知道了,但是大博乾禪師說:「不是形言盡理,博古明今」。雖然你舌燦蓮花,口若懸河,講得天花亂墜,博古通今,道理無窮,知道玄關的地方,但是如果沒有恭請天命明師授記,也是沒有用的,例如你的醫術非常高明,有起死回生的妙術,但是你如果沒有考上醫師的資格,依然也是一位密醫,道理也是一樣。求道、普渡的因緣又如何呢?大博乾禪師說:「實要枯木龍吟,石牛哮吼。」只要因緣成熟,摒除雜念,恭請天命明師,傳授般若正法,當辦理三天大事的時候,一切有情無情,都要前來顯化搭幫助道,就連無情的石牛,也哮吼,前來助道一番,顯出奇蹟。那求道的條件又是如何呢?大博乾禪師說:「機投針芥,言扣關津,這邊那邊,齊收齊放,所謂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大意是指信心清靜,講話如針芥一般,契機相投,沒有意見,言談甚歡,接受開示,針對時弊,覺醒迷津,尊師重道,好像渡口載運貨物,要往東往西,要放要收,都那麼的順暢。還要與大善知識有相同的宏道遠見,雖然不能與禪師一樣的有才華,但是最少也要有一半的能力,見解更要超過禪師,才堪立己達人,有以上資格的人,才可以傳授至尊至貴的般若正法。可見古代傳授般若正法,要有非常嚴格的條件,跟現在要求道,必須是身家清白,品性端正的人,才可以傳授大道,意義是一樣的。雖然有如此嚴格的規定,但是也有更嚴格的限制,大博乾禪師說:「雖然如是,盤山亦未點頭,在何故出頭天,外看誰是我般人。」那就是盤山寶樍禪師,他認為以上的條件還不夠,他還沒有點頭可以傳授般若正法,一定是有出頭天的奇才,具備大智慧,有宏大的願力,可以擔當大任,立己達人,積極修辦,犧牲奉獻,才可以傳授。可見古時候,要得授般若正法的人非常嚴格,千萬人之中,只有一~二人而已,非常困難。金剛經第十四分曰:「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須菩提接著說:世尊呀!我現在得到、聽到這個甚深,至高無上的般若妙法,雖然生發無上的信心,實信不疑,瞭解般若妙法的尊貴與殊勝,因而信受奉行,並沒有甚麼困難,但是到了未來世之後的五百歲時代,正法轉變成為末法時期的時候,因為離開如來佛的般若正法已經很遠,又末法時期的眾生根淺緣薄,在這種情形下,如果有眾生,和我一樣,因緣成熟,而得到如是般若妙法,並且能夠信心堅定,明理的信受奉行,在無數無邊的眾生當中,實在是非常希有的人呀!所以現今,正是佛是尊所說的後後五百歲以後的末法時期,能夠得受聞如是言說章句,非常希有與尊貴也。
【修持心得】:
從嘉興大藏經(新文豐版)第四十冊,大博乾禪師語錄的記載。讓我們知道以前的禪師大德,修行非常高深,有預知的能力,已經達到五眼六通的境界。中庸第二十四章曰:「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所以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道德經第四十七章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老子認為,真正有道行的人,不出門就知道天下大事,而凡夫卻處處的向外追求,到頭來卻一無所知。因為聖人懂得以小查大,以微觀巨,凡事掌握基本的定律,就可以知道天下萬事萬物。不必四處奔波,就可以名聲遠播。凡事順其自然,而不刻意造作,就可以把事情做完成。以上都說明古代聖人,以及禪師大德們,至誠修道,與道合一,已經明心見性,才有先見之明。大博乾禪師是一代高僧,修持戒定慧,已經明心見性,非常明白地指出,悟道的三種境界,這是每個修行人都會經過的過程,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他強調開悟見性與二目的關係,非常重要;更預知未來三期末劫,白陽應運,大道普傳的概況。以及末後一著,傳授玄關大道,為普渡收圓的重要文獻,印證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更指出求道的條件,可見正法眼藏的普傳,源遠流長,古今一致。肯定聖聖相傳的心法,末後一著,師尊師母應運,普渡收圓的大事,這是天定的法則,真實不虛也。
註:
一、火精子:活佛師尊原本為降龍尊者,曾示現為宋朝濟公活佛,本亦是火精子,於清光緒十 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農曆七月十九日 ,降生於山東省濟寧城外南鄉雙柳店,本名張光壁,字奎生;道號張天然、天然子、弓長祖師,係濟公活佛轉世。承接後東方第十八代道統祖師,於三期彌勒佛應運示現為其弟子助揚天道。
二、針芥:指相互投機。
三、願力:指本願之力。又作本願力、大願力、宿願力。
四、蛛絲馬跡:比喻有線索跡象可以尋查推求。
五、參禪悟道:禪宗專有名詞,禪與道有別。禪又作禪那,馱衍那,持阿那。意譯作靜慮、思惟修習、棄惡、功德叢林(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寂靜審慮之意,指將心專注於某一對象,極寂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狀態。
六、太陽星 君:太陽星 君,為道教的太陽神,主掌太陽。道教尊稱日宮炎光太陽星君,又稱大明之神,俗稱太陽帝 君、太陽公。太陽帝 君乃陽剛之神,司日之運行,掌火焰之輕重,日由東升,再由西墜,光熙普照大地,施恩萬民,凡世人代代祭祀之故也。拾遺記記載:炎帝神農築圓丘以祀朝日。
七、太陰娘娘:太陰娘娘或稱月光菩薩,民間俗稱月娘,我國歷代 君王均有『夜明之神』的祭典,對太陰星君相當崇奉,民間習俗以農曆八月十五日 為太陰星君的誕辰。古代有齋月宮的祭典,時人通常在入月後,於庭院中排設香案,供俸四果,面對當空皓月焚香膜拜。月餅是中秋節應節食品,其形狀滿圓如月,餅面分爪錯牙如蓮花瓣形,尤似月光菩薩端坐蓮圃,象徵月圓人圓、闔家平安之意。
八、上帝:上帝,殷商甲骨文卜辭和周朝金文中又稱「帝」、「天」,儒教傳世經典中或稱天帝、昊天上帝等,是夏商周以來華夏民族信仰的主宰天地宇宙的神。上帝是華夏信仰系統天神、地祇、人鬼中的至上神,是仁義禮智信的神。上帝給人類指派了君和師,讓他們來教化、治理上帝的子民。中國皇帝是上帝感應產生的,因此叫天子。祖先是生者與上帝交流的媒介。除了祭天,上帝通常不接受祭祀,而是賜福給有德行的人。漢代以降,與上帝溝通的方式從巫筮轉變為星象觀測,併產生了北極星崇拜。北辰名耀魄寶,即為天帝,一名「太一」,是「天神之最尊貴者」。天壇是祭祀 上帝的聖殿。一貫道道場稱明明上帝,無生老,是宇宙萬有的主宰。
九、後五百歲:謂佛滅度後之五個五百年,在每一個五百年中,各有一堅固期,以示佛法之興廢。
1、解脫堅固期:謂在佛滅後之第一個五百年間(自○年至五○○年),因為正法興盛,得到解脫的人很多。
2、禪定堅固期:謂在佛滅後之第二個五百年間(自五○○至一○○○年),雖然無人獲得解脫,但是修學禪定的人很多。
3、多聞堅固期:謂在佛滅後的第三個五百年間(自一○○○至一五○○年),真正修行佛法的人雖然稀少,但是喜歡聽聞佛法的人很多。
4、塔寺堅固期:謂在佛滅後的第四個五百年間(自一五○○至二○○○年),世人很喜歡建立佛塔和寺院。
5、鬥爭堅固期:謂在佛滅度後之第五個五百年間(自二○○○至二五○○年),般若正法已經被世人遺忘,是增長邪見的時期,唯以鬥爭為能事,此期是末法鬥爭堅固期。大悲經曰:「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
十、至誠之道:非常誠心的人,毫無物慾雜念,可以讓自性圓明。
十一、禎祥:吉祥的預兆。
十一、妖孽:不吉祥的凶兆,如妖怪,奸妄、貪殘等不良的習俗。
十三、蓍龜:蓍:卜筮用的蓍草屬陽。龜:卜卦用的龜殼屬陰。
十四、動乎四體:人事的吉凶禍福表現在人的四肢動作威儀上。
十五、至誠如神:最至誠的人,心如明鏡,對於未來的吉凶禍福,就像神仙般的善知過去未來。
十六、不出戶,知天下:得道悟道者不出門,即知天下的道理。
十七、不窺牖,見天道:得道悟道的人不往窗外看,即知道天下的真理。
十八、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知識領域越豐富的人,越沒有智慧。
十九、聖人不行而知:所以聖人不必出行,拋棄知識領域及我執我見而得到智慧。因為聖人體會大道,必須去除外誘之蔽,反求自身便可自得之,因為古今一理,人我同心。所以審己可以知人,以近可以知遠,以微可以知明,以一可以知萬。
二十、不見而名:不必親眼所見,不去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經歷做為頭腦的思想。
二十一、不為而成:不貪、瞋、痴等是謂不為,因聖人不為,所以成就宇宙大自然法則「道」,達成至高完美的智慧。
二十二、白陽應運:指第三期上天降道,大開普渡,上天差下所有仙佛都下凡,搭幫助道,大道傳佈世界萬國九州,渡化眾生,共歸覺路,應時應運,故曰白陽應運。
二十三、戒定慧:佛教語。指三無漏法,即防非止惡、息慮靜緣、破惑證真。六祖壇經·般若品曰:變三毒為戒定慧。五燈會元章敬暉禪師法嗣薦福弘辯禪師:帝曰:云何名戒?對曰:防非止惡謂之戒。帝曰:云何為定?對曰: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名定。帝曰:云何為慧?對曰:心境俱空,照覽無惑名慧。宋蘇軾贈虔州術士謝晉臣詩:死後人傳戒定慧,生時宿直鬥牛箕。範文瀾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佛教修行方法,不外戒定慧三種。戒如捉賊(煩惱),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因此學佛首先要守戒律。
二十四、聖聖相傳的心法:一代一代的聖人相傳下來,心心相印的以心印心的佛法,是不可以輕易洩漏的,因為這是教外別傳的宗門心法。
當陽一句教外真風登覺路
不二法門玄關密訣赴龍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