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釋義--玄關修持觀--普渡收圓驗證(第一冊)-4
智音
三十一、玄關斯闢大義已通,將事隨方轉相弘教。
出處: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續高僧傳。
經文:釋慧曠,俗姓曹氏,譙國人也,其後別派,今為襄陽人焉。祖亮宗梁給事黃門侍郎衛尉卿,父藹直閣將軍。曠秀氣標於弱歲,天然孝敬率性高廉,十二出家,事江陵寶光寺澄法師,祗勤儀訓肅奉帷筵,發明幽旨頗超群輩,後辭朋帝渚問道王圻,居律行寺聽彭城講,玄關斯闢大義已通,將事隨方轉相弘教。
【經文釋義】:
續高僧傳,是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禪師編撰,編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續高僧傳第五十卷,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精闢的印證,舉例如下:「釋慧曠,俗姓曹氏,譙國人也,其後別派,今為襄陽人焉」:釋慧曠禪師,俗姓曹氏,譙國人(安徽省),後來奉派到別的地方,變成襄陽地方的人。「祖亮宗梁給事黃門侍郎衛尉卿,父藹直閣將軍」:他的祖父在亮宗梁的地方當過黃門侍郎的官,也擔任過掌管宮門的警衛衛尉卿的官職。父親當過直閣的將軍。「曠秀氣標於弱歲,天然孝敬率性高廉,十二出家」:慧曠天資聰明,清秀可愛,年少的時候,就與眾不同,天性率然,天生本然的會孝敬父母,行事高尚廉節,十二歲之時就剃度出家。「事江陵寶光寺澄法師,祗勤儀訓肅奉帷筵」:到江陵寶光寺澄法師的地方修行,到達以後,恭敬侍奉禪師,非常殷勤的學習各種禮儀,還有經典中的道理,並且非常誠心嚴肅的禮拜帷筵後面的佛祖菩薩。「發明幽旨頗超群輩,後辭朋帝渚問道王圻,居律行寺聽彭城講」:在學修講辦的過程中,常常發現幽深奧妙的宗旨,領悟力超過同修許多。後來辭別朋友師長,問道於王圻禪師;再旅居律行寺,聽取彭城禪師講述般若正法的妙理。「玄關斯闢大義已通,將事隨方轉相弘教」:之後,承蒙大師開啟玄關金鎖,以後智慧開通,大道理已經明瞭通透,知道玄關金鎖的尊貴與殊勝,因此發出慈心悲願修辦,待人處事隨方就圓,觀照轉念,互相勉勵,共同弘揚般若正法,廣渡無數無邊眾生,共歸覺路。
【延伸演義】:
我國歷代皆有高僧傳的編撰,如梁朝寶唱之撰名僧傳,慧皎之撰高僧傳,唐朝釋道宣禪師之撰續高僧傳,宋朝贊寧之撰宋高僧傳,明朝也有知惺前賢撰寫高僧傳。民國初年,北京法源寺住持道揭法師,也編撰補續高僧傳。後學目前所引用的是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禪師所編撰的續高僧傳。釋慧曠禪師之修道悟道金言說:「玄關斯闢大義已通,將事隨方轉相弘教。」釋慧曠禪師已經得到真傳,玄關金鎖已經開啟,道理已經徹悟,他知道玄關金鎖是歷代祖師傳承下來的寶貴真傳,寶貴真傳是以心傳心的無上法門,是最上乘的聖道。更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超凡入聖的一條光明大道。當年佛世尊拈花,迦葉尊者會心微笑。達摩祖師西來,以心印心,就是直指這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無上心法。這個無上心法,可以頓超三界,直證清淨法身。古代許多的高僧大德,都說只有上上根器的人,才能夠得到這麼殊勝的寶貴心法。慧曠禪師知道心印大法的重要,而且能夠通達徹悟,可以說是上上之根器的人了,才能得授真道,幸授真傳。慧曠禪師大慈大悲的叮嚀後學,得道以後,待人處事要隨境而轉,要如水一樣的圓融,隨方即方,隨圓就圓,這是修道最基本的功夫。而且不可以著一切相,修持才會進步。修道要徹悟一切無為法,何謂徹悟一切無為法呢?因為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道理才能明白;於法應無所住,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取法相,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才能斷一切煩惱,能滅一切妄心。所以修道要徹悟一切真理,照見五蘊皆空,不被色聲香味觸法等六根六塵所誘惑,就可以離一切苦,度一切苦厄。金剛經佛告須菩提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於此經中,指本性中的這部般若真經,四句偈就是指:「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以上是說知道本性之所在,已經開悟了,為他人說,就是講給別人聽,渡化有緣眾生求道、修道,都能夠得到般若正法,其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所以說渡人功德的浩大,無邊無量也。因此慧曠禪師希望得道的佛子,要弘揚般若正法,才能功愿成就,離苦得樂。如何才能實踐釋慧曠禪師之修道悟道金言:「玄關斯闢大義已通,將事隨方轉相弘教。」這些目標了呢?就是玄關開闢以後,要發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才能做到,內容如下:
1、慈無量心:「慈」就是「愛」的表現,菩薩所說的愛是透徹的,即是所謂:「無緣大慈」,
給予一切眾生快樂;這一切眾生又包含了與我們無緣無故的有情生命,除了要使他們快樂,還要救拔他們的苦難,這就是有慈心悲願,透徹大無邊際,微無毫遺的愛,也就是慈的真意。
2、慈無量心:能給於別人愛樂之心,發揮出我們的慈悲心,行菩薩行。是師尊、師母、老前人、前人,高舉白陽旗輝,帶來眾生希望的美。
3、悲無量心:能拔濟他人痛苦之心,救渡眾生的靈性回理天,脫離苦海。是師尊、師母、老前人、前人,普現紅塵苦海,救渡一切災難的美。
4、喜無量心:見到他人離苦得樂,生喜悅讚嘆之心,並且時時保持法喜心。是師尊、師母、老前人、前人,擴展無邊大願,與眾生皆能成就的美。
【修持心得】:
從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續高僧傳第十卷的記載:「玄關斯闢大義已通,將事隨方轉相弘教。」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般若正法的尊貴與殊勝。大藏經也說:「聖教玄關,深奧難側,諸佛莫不皆由此生」。歷代以來,諸佛菩薩,都是得到這個聖教玄關----正法眼藏,然後明心見性,到處去弘道渡人,累積無數無邊的功德,才得以證果成真,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真理是一付擔子,得到真理,要將擔子挑起來,希望大家得道以後,要趕快修己渡人,代天宣化,廣渡有緣,才能功圓果滿,了結返故鄉。
註:
一、續高僧傳:又稱唐高僧傳,為一部成書唐朝,記錄梁初至中唐佛教的史料。計三十卷,唐道宣(五九六~六六七)撰。今收錄於大正藏第五十冊。道宣認為慧皎高僧傳中記載梁代的高僧過少,而需要作補輯的工作,於是經過相當時期的收集資料,寫成續高僧傳三十卷。內容從梁代初葉開始,到唐貞觀十九年(六四五)止,一百四十四年的期間,共寫正傳三百三十一人,附見一百六十人,即於貞觀十九年完成。在成書後二十年間,陸續有所增補,又成後集續高僧傳編入續高僧傳。
二、譙國:譙讀音同「橋」,譙國指安徽省。
三、襄陽:襄陽市是位於中國湖北省西北部的一個城市,是中國的特大城市之一,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湖北省政府確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位於長江支流漢江的中游,是鄂、豫、渝、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是一九八六年第二批公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四、道宣禪師:道宣禪師十五歲於日嚴寺出家,二十歲到大禪定寺受具足戒,先後依止智顗、智首律師鑽研律學。之後四方參學。唐武德七年(六二四年),道宣結廬終南山,居淨業寺。此後四十餘年,除被禮請參加玄奘法師在長安的譯場外,均在淨業寺潛心禪定,研究律學。後人因他長期居於終南山,並在淨業寺樹立律學範疇,即稱他所傳弘的四分律學為南山宗,並稱他為南山律師。
六、帷筵:是帳幕的意思。筵:緊靠地面的一層稱筵,筵上面的稱筵亦席也。帷筵即布幔之意。
七、曠秀:曠讀音同「況」,地方非常廣闊明亮,山川非常俊秀 。
八、祗勤儀訓:祇讀音同「其」,是非常恭敬、謙遜、勤勞的侍奉諸佛菩薩。
九、幽旨:幽深奧妙的道理。
十、渚:渚讀音同「主」,水中小塊陸地。
十一、大義已通:大道真理已經明白徹悟。
十二、將事隨方:修行要隨順因緣,而且要有內 。
十三、轉相弘教:互相團結合作,共駕慈航,弘揚聖道,廣渡無數無邊眾生,共歸覺路。
十四、名僧傳:凡三十卷。梁代寶唱撰。集錄東漢至齊粱間之高僧、碩德四二五人之事蹟。本書著成後不久,慧皎之高僧傳問世,而世人多用慧皎所著之傳,故本書流布不廣,終至散軼。今卍續藏第一三四冊所收之名僧傳抄一卷,僅存載本書之目錄,及本書部分之要文。
十五、高僧傳:十四卷,梁慧皎撰。外有續高僧傳三十卷,唐道宣撰。宋高僧傳三十卷,宋贊寧等撰。明高僧傳八卷,明如惺撰。以上謂之四朝高僧傳。
十六、宋高僧傳:三十卷,宋釋贊寧撰。唐釋道宣作高僧傳,所載至貞觀而止。宋太平興國七年敕贊寧續之。故所載自唐高宗時為始,凡五百三十三人,附見一百三十人,分為十類,仍道宣之例。傳後附以論斷。于傳授源流,最為賅備。見四庫提要。
十七、無為法:無因緣造作的理法,也就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十八、有為法: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
十九、我相:指我之相狀,即由妄想所變現似我之相。凡夫誤認為實我而執持之,此乃因我執而起。
二十、人相: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種意念就是「人相」。
二十一、眾生相:眾生相者,比前人相已進一步,謂雖已超過我人之相,猶存了證了悟之心,名眾生相。
二十二、壽者相:謂眾生於五陰法中,妄計我受一期壽命,或長或短,是名壽者相。
二十三、法相:諸法顯現於外各別不同的相。
玄關斯闢大義已通修大道
將事隨方轉相弘教返仙舟
三十二、玄關金鎖,百匝千重,陷虎迷獅,當機縱奪。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七冊,補續高僧傳。
經文:五家宗門,各有門庭,各有困奧。玄關金鎖,百匝千重,陷虎迷獅,當機縱奪。
【經文釋義】:
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七冊的補續高僧傳一書,記載著雲居戒禪師得道、悟道的一首偈語,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一番印證,舉例如下:「五家宗門,各有門庭」:禪宗的傳承,自從六祖惠能大師以後,分為五家,這五家就是: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之後再分出黃龍與楊岐二家,以上為宗門傳承正法眼藏的分流。「各有困奧」:五家七宗都是傳承諸佛菩薩的心印大法,他們雖然傳承的般若正法一樣,但是門庭各有宗風,各有堂奧不盡相同。「玄關金鎖,百匝千重」:眾生降生人間,靈性就駐進玄關竅裏面,此後玄關就好像被金鎖鎖住一樣,玄關竅外圍好像有百千個匝門圍住,將主人翁困在裏面,無法自由。「陷虎迷獅,當機縱奪」:靈性被困在玄關金鎖裏面,好像陷入或迷失在老虎、獅子的隊伍中,危機重重,隨時都會有生命的危險。要脫離險境,要當機立斷,趕快找尋天命明師,將玄關金鎖開啟,跳出牢籠,靈性才能夠得救。
【延伸演義】:
我國禪宗的歷史,自從達摩初祖五傳而至五祖弘忍大師,五祖弘忍大師之下,分為北宗神秀大師,與南宗六祖惠能大師二派。北宗行於北地,後世無分派。南宗行於南地,有五宗七家之別。七家者就是於此五宗加黃龍與楊岐二家,稱為五宗七家。五宗七家的門庭家風,都是傳承自佛世尊、迦葉尊者、阿難尊者‥‥菩提達摩祖師‥‥以及惠能大師‥等,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這心印大法是佛世尊於靈山會上所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非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心印大法,不但傳承下來,還將祖師心法,門庭家風,堂奧真傳,祖師聖脈,發揚光大,大闡上乘宗風,廣渡無數無邊的眾生,共歸覺路。但是他們是如何的將祖師傳承下來的堂奧心法傳承下來的呢?其重點就是:「玄關金鎖,百匝千重,陷虎迷獅,當機縱奪。」玄關就是自性佛所居住的地方,如果沒有開啟,好像被金鎖鎖住,被百千的圍牆,層層圍住,有而不知其有,難以發揮其功能。人生在紅塵之中打滾,好像陷入或迷失在老虎、獅子的隊伍之中,隨時都會有生命的危險。只有得授心法真傳,勤修大道,才能脫離生老病死,以及六道輪迴之苦。玄關竅就是禪宗所說的正法眼藏,如果沒有恭請天命明師打開,好像:「百匝千重,陷虎迷獅」一樣,大道明明在眼前,迷人如隔萬重山。蓋靈性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其本體雖然難以捉摸,但是他的功能卻至玄至妙,功用無窮。一般人,雖然有千般的作用,但是自性住在何處?猶如陷虎迷獅一般,墜落在五里霧中,無法找到它的根源;要找到玄關自性的所在,就要「當機縱奪」,也就是當下接受大善知識的點傳,傳授正法眼藏---打開玄關妙竅,體悟自家菩薩,才能恍然大悟,原來自家菩薩不離我身,我就是佛,佛就是我,二六時中,視聽言動,吃喝拉撒,都是他的作用,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靈性是居住在玄關竅裏面,歷代的禪宗大德稱為玄關金鎖,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是為得道的印證,所以經書云:「點破玄關竅,閻王不來叫,地府抽了名,天榜掛上號」,又說:「一指能超三界外,一點能脫十閻羅」。俗語說:「讀破千經萬典,不如明師一點」。又云:「讀書萬卷,一竅不通;滿腹文章,不明生死」。仙家云:「大道不難人自難,迷人如隔萬重山,明師指開玄關竅,不勞彈指到西方」。古聖云:「玄關竅,無價寶,點開便是蓬萊島,蓬萊島,神仙洞,洞內住著本性王」。觀音菩薩云:「紫竹林中觀自在,淨瓶柳枝悟玄機,菩薩常住谷林中,須臾不離為真宗」。佛經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自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成仙作佛塔下修」。又說:「西方雖遠十萬八千里,指破西方在眼前」。四書中庸詩曰:「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詩經伐柯篇曾經說:執著斧柄做新的斧柄,那舊的斧柄的模樣不是很遠,就在你的前面。拿舊的斧柄來做新的斧柄,斜著眼睛來看,還覺得新的斧柄跟舊斧柄的大小長短,還相差很遠。所以開啟玄關金鎖的 君子,以自性真人,來渡化別人,直到對方改過遷善,止於至善為止。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這是孔子證明率性之處,此處猶如拿斧頭,削斧柄,就在眼前,何必外邊去找道呢?睨而視之,就是這一點而已。眼睛瞇著仔細看,孔子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早就立言了,故人不能離開道,道在自身,知其所止,則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性歸至靜,則臻於至善之境矣。此段指出修辦道者,睨而視之,以天理良心做主,改過遷善,立己達人,剷除情慾,去妄存真,以達止於至善也。可見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竅,有多重要呀!
【修持心得】:
從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七冊,補續高僧傳,雲居戒禪師曰:「五家宗門,各有門庭,各有困奧,玄關金鎖,百匝千重,陷虎迷獅,當機縱奪。」的記載,讓我們知道祖師禪傳承的典故,以及得授玄關竅的尊貴與殊勝,因為玄關竅為天地人之中心,有神鬼莫測之妙,是古今不輕傳的無上秘寶,得之可以超凡入聖,修之能以成仙成佛。欣逢三期末劫,天降真道,正法重光,歷代以來祖師一脈所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大開普渡,他所傳授的三寶心法,在大藏經的記載,發現很多高僧大德,在傳授正法眼藏時,也是用玄關竅一詞,為普渡眾生的一條明路,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現在是上天大開普渡的佳期良辰,要收回原靈佛子回天,歸根認,希望大家認識大道的尊貴,以及歷代祖師大德遺留下來寶貴的般若正法,大家急速求道、修道,行功立德,修己以渡人,利益眾生,才能圓滿心性,圓滿功德,日後才能了愿還鄉,共同邁向永恆的生命及光明的未來。
註:
一、新纂續藏經:忍澂以黃蘗本全依徑山本,文義遜于麗本,乃集名德,以黃蘗本與建仁寺所藏瓦本對校,改從麗本,互異處以圈為記。麗本題記音釋皆保存。惜編次仍依黃蘗本,致麗本特有典藉多移入續藏。日本明治三十五年(一九○二),京都藏經書院,以僧忍澂校訂之黃蘗本,用四號活字印行,至明治三十八年完成。
二、宗門:禪宗,又稱宗門,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一貫道認為宗門起源於伏羲一劃開天,指出眾生之天性,而後傳承三皇五帝、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佛、六祖惠能,再傳承至後東方第十八代張天然、孫慧明。
三、五家宗門:五家就是: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之後再分出黃龍與楊岐二家也,以上為出家一脈宗門傳承正法眼藏的分流。
四、百匝千重:玄關竅外圍好像有百千個匝門重重圍繞,將主人翁困在裏面,永不罷休的環抱,讓本性無法自由。
五、陷虎迷獅:陷入或迷失在老虎、獅子的隊伍之中,危機重重,隨時都會有生命的危險。
六、當機縱奪:比喻恭請天命明師,傳授大道,不可猶豫,要當機立斷,即刻定奪,否則會錯失良機。
七、靈山會上:即釋尊在靈鷲山說法度生時之會座。有二種說法:1、指演說法華經之會座。2、指拈花付法之會座。
八、紅塵:指塵埃、繁華的世界、紛擾的俗世,佛、道二家均視人世間為紅塵。紅塵是一個媚惑的世間,佛家以其爲禁,道家以其爲戒,法家以其爲惡,儒家以其爲亂。可是,千百年來三界六道中,幾個癡兒看得穿?
九、心法真傳:諸佛諸祖傳承下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真理天道,性理真傳。
十、放之則彌六合:因為道能生育天地萬物,所以放之則可以彌滿於宇宙上下四方。
十一、寂然不動:寂靜無聲,一點動靜都沒有。
十二、感而遂通:指人之良知良能,良知良能,即本然之性也。人性本自清靜,一有所感,萬法俱備,如鏡照物,照甚麼,有甚麼,及至物去,跡也不存。所以教人,澄其心,遣其慾,浮雲一退,月光露出,本來的天理,何用思為?
十三、五里霧中:比喻模模糊糊或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或陷入迷離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十四、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裏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十六、十閻羅:十殿閻羅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民間信仰。所謂「十殿閻羅」,就是說有十個掌管地獄的大王,分別居於地獄的十殿之上,因此稱為十殿閻羅」。分別是:第一殿秦廣王蔣。第二殿楚江王歷。第三殿宋帝王余。第四殿五官王呂。第五殿閻羅王包。第六殿卞城王畢。第七殿泰山王董。第八殿都市王黃。第九殿平等王陸。第十殿轉輪王薛。
十七、觀自在:1、觀音菩薩的別名,因觀音菩薩無論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2、觀一切法很自在的意思。
十八、一竅不通:比喻一無所知,目不識丁。
十九、滿腹文章:比喻文章極好,很有才華。
二十、靈山:舊稱耆闍崛山,新稱靈鷲山或靈山,因山形似鷲,而且山上鷲鳥又多,故名。位於摩竭陀國,王舍城東北。此處比喻我們的自性。
二十一、三期末劫:自開天闢地,以至天窮地盡,其間謂之一元。一元共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會。一會有一萬零八百年。每會因氣象之變遷,而有數期之劫運。現在巳會告終,午會始起。自開天以來,共有六萬餘年,已有三期之分;第一期曰青陽期,應於伏羲時代;第二期曰紅陽期,應於文王時代,釋迦牟尼佛掌天盤,有十八劫;第三期曰白陽期,應於午未交替,即民國時期,彌勒古佛掌天盤,有八十一劫,將度回九六原人。每期道劫並降,以渡善良之人,進入道中,惡孽之輩,打在劫內。溯自寅會生人,以至於今,眾原子生生死死,貪戀紅塵假景,迷失本來性靈,既不知從何而來,復不知尋路而歸,愈沈愈迷,愈迷愈壞,世風險詐,已達極點,因而釀成空前之大刼,故曰:「三期末劫。(按,一元即地球之大冰河期)。
二十二、正法:真正之道法也,理無差曰正,三寶中之法寶。無量壽經曰:弘宣正法。
玄關斯闢指點天機參造化
微妙法門真詮頓悟闡真宗
三十三、玄關盡悟,已成正覺之言。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七冊,補續高僧傳。
經文:金碧峰傳寶金,號碧峰,乾州永壽石氏子,參如海真公,公示以道要,公於地上畫一圓相,師以袖拂去之,公復畫一圓相,師於中增一畫,又拂去之,公再畫如前,師又增一畫成十字,又拂去之,公視之不語,復畫如前,師於十字加四隅,成卍文。公曰:汝今方知佛法宏勝如此也,百餘年間參學,有悟者世豈無之,能明大機用者,寧復幾人?無用和尚謂:座下當出三虎一彪,爾其彪耶,然緣在朔方,當大弘吾道也。‥‥‥玄關盡悟,已成正覺之言。
【經文釋義】:
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七冊,記載明朝吳門華山寺,沙門明河禪師所著補續高僧傳,記載金碧峰禪師得道的經過,對正法眼藏的傳承,以及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深入淺出的描述,跟現在一貫道所傳的三寶心法類似,非常尊貴,舉例如下:「金碧峰傳寶金,號碧峰,乾州永壽石氏子」:金碧峰禪師,又名傅寶金禪師,是乾州府永壽地方,石氏的兒子。「參如海真公,公示以道要」:金碧峰禪師去如海真公禪師的地方學道,如海真公禪師將正法眼藏的心法傳授給他。「公於地上畫一圓相,師以袖拂去之」:如海真公禪師為了驗證金碧峰禪師是否已經領悟心印大法,所以在地上劃一個圓圈○,金碧峰禪師看了以後,用衣袖將圓圈擦掉,表示他不著相。「公復畫一圓相,師於中增一畫,又拂去之」:如海真公禪師又在地上劃一個圓圈○,金碧峰禪師在圓圈的中央劃一點⊙,表示已經領悟了本性,然後又用衣袖把圓圈擦掉,表示他不執相修行。「公再畫如前,師又增一畫成十字,又拂去之」:如海真公禪師再如前劃一個圓圈○,金碧峰禪師在圓圈的中央增加劃成十字,變成⊕,表示他已經領悟玄關竅裡面的主人翁,然後用衣袖將圓相擦掉,表示他已經恢復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公視之不語,復畫如前,師於十字加四隅,成卍文」:如海真公禪師看了以後,不說一句話,再如前劃一個⊕,金碧峰禪師在⊕的地方加四隅,變成卍的文字符號。「公曰:汝今方知佛法宏勝如此也,百餘年間參學,有悟者世豈無之,能明大機用者,寧復幾人?」如海真公禪師說:你今天已經知道佛法的宏大殊勝之處,不過如此而已,百餘年以來的時間,參學佛法的人無數,但是能夠開悟見性的人難道沒有嗎?又能夠明心見性,大機大用的人,又有幾個人呢?「無用和尚謂:座下當出三虎一彪,爾其彪耶,然緣在朔方,當大弘吾道也」:有一位無用和尚說:如海真公禪師的門下,當出現三隻老虎,一隻彪,你的門下金碧峰禪師就是彪也,但是他的緣份應運在北方,日後應當大弘吾道。「有玄關盡悟,已成正覺之言」:因為金碧峰禪師對正法眼藏-----玄關一竅已經全部開悟,已經成就正等正覺的大覺者,可以擔當弘揚吾道,渡化眾生的重責大任。
【延伸演義】:
以上的公案,如果沒有得道的人,窮一生的時間參破頭,也是無法領悟此一公案的內容,沒有辦法受用。如果求過道的人,一看便知道。我們再來看看公案的內容:金碧峰禪師在如海真公禪師的地方,得授佛世尊所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如海真公禪師為印證金碧峰禪師所得的道,到底領悟了沒有,所以在地上劃了一個圓圈○,金碧峰禪師看了以後,用衣袖將圓圈擦掉,表示他不著相。如海真公禪師又在地上劃一個圓圈○,金碧峰禪師在圓圈的中央劃一點.變成⊙。金碧峰禪師已經領悟到劃一個圓圈○,是契入真空,在圓圈的中央劃一點,變成⊙,這一點就是讓自性展現妙有。金碧峰禪師將⊙擦掉,表示他已經領悟了,而且不著形相。如海真公禪師再劃一個十字,金碧峰禪師在十字的地方加上四隅,變成卍的文字符號,也就是玄關表示十字迴轉,他知道修道要迴光返照,讓法輪常轉。一貫道弟子接受天命明師的點傳,在新求道人的前面畫一個圓圈○,是契入「真空」,意思是將眼耳鼻舌身意,回歸於清清靜靜的玄關一竅上,在玄關的地方點一點⊙,這是「妙有」,日後起心動念,以這一點本性作主,顯露善美德行,這是一貫道所傳授最精粹的心法,跟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七冊,補續高僧傳所記載,金碧峰禪師所得的道,完全一樣。金碧峰禪師知道修持功夫,要在玄關本性的地方下手,讓法輪常轉卍,以本性作主,將五識(眼、耳、鼻、舌、身)轉化為「成所作智」,將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將第七識(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將第八識(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從內心透出喜悅,將污濁的色塵,轉化為清靜的理域淨土,這是法輪常轉的最大意義。補續高僧傳指出:「玄關盡悟,已成正覺之言」,肯定金碧峰禪師已經得授正法眼藏,玄關竅被天命明師打開,而且已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位,足以擔當渡化眾生的重責大任。六祖壇經曰:「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則名為天人師、佛。」因此,玄關盡悟,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得果位。各教經典常常以一喻玄關大道,老子二十二章曰:「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聖人只要抱守住這個「一」,就能夠成為天下人之楷模,因為一就是道、是理、本性,是心的原點,所以才願意居在曲、枉、窪、敝、少‥‥等的謙卑地位而無怨。一貫道應運普傳,明師一指,告訴眾生抱一的行為準則,只要我們的心收回玄關,佛性自然就處於歸一的狀態,如此就不會與人作無謂之爭,而免去許多相爭之煩惱。老子更指出,「一」是天地萬物之總元素,自古以來,萬殊不論大小,不得此一,即不復存在,所以以一代表道,以及不生不滅的本性,故數次引用抱一的重要性,例如:「載營魄抱一」、「混而為一」、「抱一為天下式」。以及道德經三十九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儒家孔子亦以「一」喻道,如「吾道一以貫之」,佛教金剛經則說「一合理相」,以一詮釋「道」之妙諦。可見抱元守一,精神內斂,才能韜光養晦,自然三寶充足,超昇理天,譬如火箭的燃料充足,才能直超雲霄,所以道德經第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因此老子強調「一」的重要性,當你得到「明師一指」以後,要隨時隨地的提醒自己,不要追求外在的形形色色,才不會失掉本性的靈明。因此心性是生命的泉源,也是思想行為的主宰。老子要我們效法赤子之心,是純淨無瑕,光明剔透的,是那麼無知無識,順應自然,故老子第五十五章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近來,由於過度重視經濟發展,多數人本心被物慾所蒙蔽,利益薰心,使社會傾向物化,人際疏離,道德淪喪,到處充滿虛無頹廢,茫然與無助,所幸上天慈悲,降下一貫大道,直指人心,以恢復人類的本來面目。一貫道道場,提倡上乘頓法,讓我們找到心靈的原點,保持一顆清明的心,以心靈的力量,重振道德,行事仰俯無愧,才能促進社會的光明與和諧。
【修持心得】:
從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七冊,補續高僧傳記載:「‥‥玄關盡悟,已成正覺之言」,肯定打開玄關竅,悟透玄關竅裏面的主人翁,積極修辦,立己達人,興慈佈化,廣渡原人,能夠成就正等正覺的佛位。這麼尊貴與殊勝的心法真傳,是諸佛菩薩所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是要拯救全世界人類,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迴,返本歸鄉的慈航寶筏,印證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我們當要確信心法真傳的尊貴與殊勝,當下信心清靜,發出慈心悲願,胸懷大中至正,抱負慈悲喜捨,行持六度萬行,轉識成智,最終達成圓滿佛智,一定可以圓滿心性,功愿成就,離苦得樂。
註:
一、金碧峰:元朝末年的碧峰寶金禪師,人稱金碧峰,是乾州(陝西一帶)永壽人士,俗姓石,六歲出家。年少時就非常聰明,及長,辯才無礙。受具足戒後,前往縉雲真禪師處參學,請求開示法要。心中起大疑情,廢寢忘餐參究達三年之久。一次,聽到伐木的聲音,忽然有所省悟,並且說:「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今日方知。」
三、學道:學習修佛成道的方法。
五、四隅:隅音於,是角落的意思。
六、卍:卍是佛陀三十二種莊嚴身相之一,是從無量劫中修行種種福德果報。是顯相在佛及臆等處德相,乃匯集吉祥萬德的表徵。卍音譯為萬,最初並不見於經傳,值到武則天時才開始制定此讀字為萬。卍字妙用無窮,如毗奈耶雜事說佛陀的腰間有卍字相,它只是符號,非文字。卍字,表示吉祥無比,稱吉祥海雲,能除怖畏,善施安穩。方廣大莊嚴經說:「佛陀的頭髮也有五個卍字相,如楞嚴經為萬,即時,如來從胸萬字湧出寶光。」如觀佛經說:「於萬字印中,說佛八萬四千諸功德行。」在大般若經說:「佛的胸臆及手足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此表示佛的功德。
七、開悟:開智悟理也。
八、契入真空:在明師指點的當下,會見真空本性,見到本來面目,唯有契入真空、安住覺性,人生才能「永遠」擺脫「無常」。
十、法輪常轉:1、佛所說之法,能夠輾碎眾生的一切煩惱,好像巨輪能夠輾碎一切的巖石和沙礫一樣。2、佛所說之法,輾轉傳人,好像車輪的旋轉,無遠弗屆。
十一、起心動念:本性受六根六識的迷惑、引誘,內心把持不住,因而起心動念的追逐聲色貨利的刺激,導致造罪無邊,輪迴六道,永不停止,所以歇即菩提,體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自然不被外物所迷惑。
1、眼識,只緣色塵境,不緣其餘五塵。
2、耳識,只緣聲塵境,不緣其餘五塵。
3、鼻識,只緣香塵境,不緣其餘五塵。
4、舌識,只緣味塵境,不緣其餘五塵。
5、身識。只緣觸塵境,不緣其餘五塵。
十三、成所作智:謂如來為欲利樂諸眾生故,普於十方世界,示現種種神通變化,引諸眾生,令入聖道,成本願力所應作事,是名成所作智。
十四、妙觀察智:謂如來善能觀察諸法,圓融次第;復知眾生根性樂欲,以無礙辯才,說諸妙法,令其開悟,獲大安樂,是名妙觀察智。
十五、第七識(末那識):名末那識。末那為意,意為思量之義,了別第八識,思量我痴、我見、我慢、我愛故名意識。此識為識體之意,故名意識。前之第六識以此意為所依,故名意識。
十六、平等性智:謂如來觀一切法,與諸眾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隨其根基,示現開導,令其證入,是名平等性智。
十九、第八識(阿賴耶識):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它能將我們一生所看到、聽到、嗅到、嚐到、觸到,做過、說過、想過,分別執著過的種種,一律有如拍照留底,封存到第八識的資料庫裡。不但是今生的經驗如此被儲藏,過去世、未來世的所有發生也都無一例外。
二十、大圓鏡智:謂如來真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洞徹內外,無幽不燭。如大圓鏡,洞照萬物,無不明了,是名大圓鏡智。
二十一、色塵:指眼根、眼識所取所緣之對境。為五塵之一,六塵之一。此色染污心識,生起煩惱,故稱為塵。
二十二、淨土:聖人所住的國土,因這種國土沒有五濁的垢染,所以叫做淨土。
玄關盡悟超凡入聖成正覺
識自本心廣濟原子天人師
三十四、打開玄關識鎖,親證本來。
出處:漢文大藏經、佛光大藏經,碧巖錄。
經文: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請看,古人用功, 多麼懇切,三十年如一日,孜孜參究,一旦時節因緣到來,一觸即發,打開玄關識鎖,親證本來。現在的人如也能與麼孜孜不倦地精神修習,何患不即生成就呢?
【經文釋義】:
佛教界有些人指出:「玄關竅是道家的,只是被一貫道竊取罷了。」事實上,佛教的祖師禪,也是傳授玄關竅,為明心見性的一條明路。碧巖錄一書,記載了諸佛諸祖所傳授的正法眼藏,就是玄關竅,印證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舉例如下:「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出家修行三十年以來,到處去尋找有道的天命明師,歷經春來秋去,看到花樹落葉以後,又長出新芽出來。「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自從遇到有道的天命明師,好像桃樹綻放桃花一樣的鮮豔,直到如今還非常嚮往,更不會有疑惑。「請看,古人用功,多麼懇切,三十年如一日,孜孜參究」:請諸位看一看,古時候修行人多麼用功,多麼誠懇殷切,三十年如一日,為追求真理,從不間斷的參學。「一旦時節因緣到來,一觸即發,打開玄關識鎖,親證本來」:一旦因時機成熟,因緣來到,觸動機關,本性就可以開發出來,如何開發呢?就是得逢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親自證得本來面目,會見自家菩薩,明心見性。「現在的人如也能與麼孜孜不倦地精神修習,何患不即生成就呢?」:現今的眾生,如果能夠學習古代的修行人,這麼誠心,孜孜不倦的用心學習,一定能夠求得明師,開啟玄關識鎖,而且可以證得無餘涅槃的果位。
【延伸演義】:
碧巖錄,又名碧巖集,總共有十卷,宋圜悟禪師於澧州夾出靈泉院碧巖方丈,提倡雪竇頌古百則時,然圜悟禪師的弟子大慧宗杲禪師,提起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頓教法門。一日將碧巖錄燒毀棄之,後人更拾集其燼餘,傳之於今。黃檗宗大智禪師為之註釋,才留傳至今。又有一說:碧巖錄源於宋代一位圜悟勤禪師,是禪宗的大宗師,住在宜州(今湖南)的賈山上,山上有一塊方丈大小的石頭,叫碧巖石,他的丈室就以碧巖為名。夏季給學生講禪宗公案,策勵學人用功精進,學生記錄下來
,結集成書就叫做碧巖錄。
禪宗是釋迦牟尼佛以及達摩祖師所傳,叫做祖師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圓頓法門,不是一步步走的漸次法門。我們所修的是頓悟法門,也同樣是直接打開玄關竅,徹見本性的無為大道。碧巖錄一書記載:「打開玄關識鎖,親證本來。」這是印證諸佛諸祖所傳授的般若正法----正法眼藏,就是恭請天命明師,打開玄關識鎖,是明心見性的祖師禪,這是禪宗歷代祖師傳承下來明心見性的頓悟法門,所以六祖壇經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可見菩提般若之智,也就是我們的自性,每個人都有,但是被大環境的塵緣所污染,有而不知其有,所以需要假借大善知識,也就是點傳師,打開我們的菩提自性,才能親證我們的本來面目。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手裏拿了一朵金色的波羅蜜花搓動,唯獨迦葉尊者會心微笑,釋迦牟尼佛曰:「吾有正法眼藏,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以前點玄關的距離非常遙遠,雖然靈山會上,有人天百萬,唯獨迦葉尊者體悟正法在眼藏,也就是般若正法藏在眼睛裡面,而眼藏並非藏在右眼,還是左眼,正確的位置是在玄關一竅的地方。聖經的真理,淺顯易懂,內容非常尊貴,是人類心靈的真理,聖靈的糧食,它所帶給人的啟示,有說不盡感恩的肺腑之言,讓我們更接近上帝及耶穌,聖經上基督一詞,在希臘語中,它是救世主之意,而救世主在希伯來語中,則被稱為「彌賽亞」。聖經記載基督或彌賽亞,必兩度降臨世界,傳佈天國的福音,為萬民開啟那扇通往天國永生的窄門,也就是宗門,打開玄關識鎖,親証本來的心法及秘法,為苦難的眾生,指引一條離苦得樂的光明大道。聖經記載彌賽亞的再臨,傳佈得救的福音,必須具有下列的要件:
1、來自永生上帝聖靈的天命。
2、與燈火有關的洗禮。
3、按手在額頭上的印記儀式。
4、有耶穌復活之後的新名字。
5、其名字必須記在生命冊上,以為憑證。
天國的鑰匙,是上帝權柄的表徵,它的用意是要來開啟眾生通向真理的窄門,也就是開啟眾生那扇通往永生之門的一把金鑰匙。上帝將這項權柄賦予耶穌,代表耶穌行道,傳播天國福音的天命內涵,耶穌再將這把金鑰匙給了大弟子彼得,代表天命的傳承。馬太福音第十六章十七至十九節耶穌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真有福了,因為這真理不是人傳授給你的,而是我天上的父親向你啟示的,所以我告訴你,你是彼得,是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甚至死亡的權柄也不能勝過它,我要給你天國的鑰匙,你在地上所禁止的,在天上也要禁止,你在地上所准許的,在天上也要准許。」可見得授天國的鑰匙,等於得授上帝的權柄,而上帝的權柄有多大?所以打開玄關識鎖,是明心見性的一條明路,好像汽車的鑰匙打開,車子才能發動;門戶的鑰匙打開,才能方便出入,電源的開關打開,所有的電器產品才能發揮作用;明師打開玄關竅,才能見到我們的本來自性,而親證我們的真面目,自性才能受用。可見點開玄關竅,是得道的印證。在佛教的大藏經,就有很明確的印證,真實不虛也。時值末法,仙佛慈悲,上天老大開鴻恩,降下大道,渡回原胎佛子,大道普傳四海,到處呈現禎祥之氣,對淨化人心,渡化原靈歸根認,挽轉頹風,俾益世道人心,厥功至偉。道者為天地萬物之根本,乃是未有天地以前的一團真理,也就是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能源,在天曰天理,賦於人謂之性,經由明師之指點,始能見自本性,頓悟本來面目,謂之得道。得道始能明心見性,發現本有的德性良知,在儒教言,方能安而行之,發而皆中節,止於至善;在佛教言,方能不著相布施,成就無量功德;在道教言,方能無為而為,完成上德,所謂本立而道生,明體而達用,至德凝至道也。故五教真傳,皆以得道為天人合一,超生了死的一條真明路。
【修持心得】:
玄關寶藏,為千古不洩,非人不傳之秘寶。乃是諸法之王,歷代聖賢仙佛傳心之最方便微妙法門,五教佛典聖書之一切奧義,至玄至妙,精微難徹,要言之,玄關竅即是真理至善地,是為佛寶,應顯佛之良心,作佛之事,此皈依佛也。求道開啟玄關竅,即是皈依自性佛,若能依此佛性勤修,光明遍照一切,即成佛道,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但願大家,對玄關竅能深入瞭解,對大道的尊貴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進一步來立身行道,廣渡有緣,共登彼岸。可見「打開玄關識鎖,親證本來。」印證恭請天命明師,打開玄關識鎖,會見本來面目,這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明心見性,直了成佛的一條明路,真實不虛也。
註:
一、碧巖錄:又名碧巖集。十卷,宋圜悟於澧州夾出靈泉院碧巖方丈提倡雪竇頌古百則者。然圜悟弟子大慧宗杲,提起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真趣,一日燒棄之,後人更拾集其燼餘,傳之於今。黃檗宗大智為之註釋,名種電鈔。又有一說:碧巖錄源於宋代一位圜悟勤禪師,是禪宗的大宗師,住在宜州(今湖南)的賈山上,山上有一塊方丈大小的石頭,叫碧巖石,他的丈室就以碧巖為名。夏季給學生講禪宗公案,策勵學人用功精進,學生記錄下來,結集成書就叫做碧巖錄。
二、孜孜參究:勤勉不懈怠的參學,研究道理。
三、時節因緣:時機因緣來到,遇到天命明師,傳授大道,因而如迷忽悟,方知來東土,有自己的因緣與使命,所以不要錯過學修講辦行的良機。
四、一觸即發:一經觸動,就立即有所感發或反應。比喻因緣時節來到,訪求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讓本性顯露出來。
五、即生成就:在這一生一世中,就可以修道成就,而證得無餘涅槃的果位。
六、用心:使用其心也。唐華嚴經十四曰:「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盂蘭盆經疏曰:「菩薩用心,不務專己。」
七、頓教法門:所謂頓教法門,又稱作大乘頓教法門,乃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讓求道人即刻開悟,一世解脫,快速到達覺悟之教法,稱為頓教法門。
八、圜悟勤禪師:圜悟克勤為北宋臨濟楊岐派的禪師,嗣法五祖法演,弘法於四川、湖南、江西、金陵,與居士、官僚關係密切,盛名於天下。
九、大宗師:道德、修養、學問、功德、極高的人,可以做眾生的楷模,稱為大宗師。
十、直指人心:天命明師指授天心佛性之所在,惠能大師所說:「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此為「直指人心」,更簡明的說,「自性起用」而已,其餘之種種,或坐、或誦、或拜、或論、或觀想、或齋戒皆為方便而已。
十一、圓頓法門:指最圓滿,最快速,一世修,一世成就的修行法門。
十二、漸次法門:慢慢修,慢慢證成的修行方法。
十三、大善知識:指道德、修養、願力、功德非常深厚,領有天命代師傳道的修行者。
十四、實相無相:指宇宙萬象之真實相,乃離於相對的差別之相,而為真實絕對者。此為凡夫迷妄所無法窺透之法界妙理。
十五、大藏經:大藏經:是佛教經典匯編全集,它包括經藏、律藏、論藏三部分內容。經藏收錄佛陀在世時所宣說的一切教法;律藏收錄佛陀為信眾制定的一系列日常行為準則;論藏則是佛弟子對經藏、律藏所進行的研究和解釋。可以說一部大藏經浩如淵海,囊括幾千部經。
十六、中節:表達得恰到好處。
十七、上德:最高的道德。
十八、本立而道生:一位有志於修養高尚品德的君子,「修身」就是他一切修養的根本,「修身」的根本一立住,大道就自然樹立起來。
十九、明體而達用:就是學以致用,「明體」就是天命明師傳授大道給我們,知道本性之所在。「達用」就是日後的行住坐臥,起心動念,吃喝拉撒,都是本性善美德行的流露。
二十、至德凝至道:道德修持到最高的 君子,才能夠成就最上乘的先天大
玄關識鎖一指明心觀眾妙
親證本來三期普渡赴龍華
三十五、玄關大啟,正眼流通,匝地光輝,呈祥顯瑞。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冊,嘉泰普燈錄。
經文: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義路不生,風雲會合。玄關大啟,正眼流通,匝地光輝,呈祥顯瑞。
【經文釋義】:
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冊,嘉泰普燈錄記載,善果禪師有一日與佛果禪師相遇,互相印證悟道心得,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精闢的印證,舉例如下:「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因為要找到自己的「本性」,不是以思想、思唯的方法,就可以找到的,如果心起了思想,那就不是「本性」了;「本性」也不是用語言、文字可以形容的,如果以語言、文字來定義「本性」是什麼?那就不是「本性」了。「處滅」是指想到的地方,就滅了(就不是本性了)。「道斷」跟道德經講:「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一樣,我們與眾生的本性都是相同的。「義路不生,風雲會合」:如果沒有恭請天命明師,指點本性出入的路口,是沒有辦法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一定要等待因緣聚會,也就是遇到了天命明師,指點本性之所在,才能達願。「玄關大啟」:一旦因緣成熟,得逢天命明師將玄關金鎖開啟。「正眼流通」:正法眼藏經過天命明師開啟以後,自性顯露出來,智慧就可以開通。「匝地光輝」:玄關大啟以後,本性顯露出來,舉凡眼之所見,耳之所聽,鼻之所聞,身之所觸,都是本性善美德行的流露,所以到處充滿著清靜光明的光輝。「呈祥顯瑞」:既然善美德行的流露,處處光輝,因此一切起心動念,吃喝拉撒,都是自性佛的作用,都是通往西方淨土的踏板,所以說呈祥顯瑞。
【延伸演義】:
祖師禪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殊勝法門。一貫道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因為要找到自己的「本性」,不是以思想、思唯的方法可以找到的,如果心起了思想,那就不是「本性」了;「本性」也不是用語言文字可以形容的,如果以語言文字來定義「本性」是什麼?那就不是「本性」了。能夠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竅,得到正法眼藏。玄關一竅乃是「人與天」之間相通的橋樑,玄關開啟,則正眼就可以流通無礙,因為萬法由心而生,隨意而動。修道之主要目的,在祈求修至無所罣礙,元神得以收放自如,不受肉體之牽引與束縛,而得「反璞歸真」,契合大自然,自在無礙,與天地同參,與萬物同體,永恆不滅之境界。一貫道弟子藉著點傳師之金鑰匙,指向吾人之本性,點道詞說:「傳你本來玄妙關」。就是俗稱的:「達摩一指禪」,這是一種因指見月的方便法門,覺悟本性良心----自家菩薩。六祖惠能大師說:「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在點玄關之前,點傳師以傳香從無極燈引燃,燈光照耀在眼前,然後指出還鄉大道,表示我們的本性自老處分靈下凡,來到人世間被迷住了,因此在六道輪迴之中生死輪迴不息,然後再由眼前引線香返回燈,暗示今天應止住輪迴,由中間一點,覺悟本來先天之路,回到無極理天。「匝地光輝,呈祥顯瑞」:當點傳師藉無極的燈光,點開玄關竅的時候,眼前現出一條光明燦爛的康莊大道,光遍大地,照耀在眼前。這個時候,永明不滅的心燈被點燃了,當下會見自家菩薩,原來我是佛、佛是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如此的光陀陀,圓灼灼,故曰:「呈祥顯瑞」。開啟玄關竅,是授記正法眼藏,是祖師禪流傳下來的心印大法,是眾生離苦得樂的慈航寶筏,五教經典都有不同的說法,例如:「生死之門、玄牝、天地靈根、原始祖氣、至善寶地、正法眼藏、西方、呼吸之根、自在菩薩、舍利國、極樂鄉、混沌竅、西南鄉、十目所視、淨土、方寸寶地、蓬萊島、歸根竅、黃庭、祖竅、不二法門、玄關、十字架、十手所指、樂園、回回之地」‥‥等。今天,我們受明師一指,開啟智慧之門,本心本性顯現,通天大路現在眼前,得到清淨解脫,當下受用,福慧雙修,功德圓滿,可獲得清淨法身;頓悟本性以後,妄念不生,回歸赤子純善無惡的本來面目,智慧湧出,本性感而遂通,可獲得圓滿報身;開悟見性以後,發出慈悲智慧的愿行,清口、開設佛堂,隨緣渡化眾生,講經說法,進而至世界萬國九洲開荒,以弘揚真理天道,性理真傅,廣渡無邊無量眾生,離苦得樂,共登覺路,可獲得千百億化身。修道要轉識成智,才能超凡入聖,修成正果,
【修持心得】:
可見祖師禪乃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心地法門。從大藏經嘉泰普燈錄的記載,讓我們體會到:「玄關大啟,正眼流通」的尊貴與殊勝,我們當要頓悟,訪求天命明師的一指點,開啟玄關金鎖,是諸佛諸祖所傳承下來的祖師禪,乃是要你放下一切根塵,認識自性才是無窮無盡的寶藏,印證普渡收圓,真實不虛。修行人二六時中,要迴光返照,反聞聞自性,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看清生死「關頭」,不再依旁門左道,不再心性外放,不再左右不定,趕快修己以渡人,共同弘揚般若正法,內外雙修,福慧並進,才能功德圓滿,了愿還鄉。
註:
一、心行處滅:心無所住,但住於覺,維持不斷的覺知。當心裡升起一個不恰當的念頭時,此行者能「如實知」。當能知時,「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這種經歷稱為「心行處滅」。
二、言語道斷:言語:講話。道:中國人概念中的道是指「最高真理」。 言語道斷:用文字、語言表達時,最高真理就消失了。佛教講「涅槃」是指最高真理。用譬喻說明「涅槃」時,就不是「涅槃」,而是我們的語言。
三、義路不生:明心見性,返回理天的道路,沒有辦法找到。
四、風雲會合:等待因緣時機來到。
五、正眼流通:正法眼藏在眼睛秘密的地方—玄關竅,此竅恭請天命明師開啟,智慧就可以開通。
六、匝地光輝:匝讀音同「紮」,籠罩、煙霧等彌漫著。本性顯露出來以後,到處充滿了光明的氣象。
七、呈祥:呈現吉祥的瑞象。
八、顯瑞:現出祥瑞的好風光。
九、思想:指五蘊之第三想。普法義經中,則舉出念不淨思想、非常思想、以非常為苦思想、以苦為非身思想、穢食思想、一切天下不欲樂思想、念死思想、不明思想、卻意思想、滅思想等十種思想。
十、萬法由心而生:佛法以心為根本,萬法唯心造,成佛作魔不離心,四聖六凡不離心,上昇墮落不離心,成聖作凡由心造。所以說萬法心生,萬法由心滅也。
十一、返璞歸真:返璞歸真:璞:蘊藏有玉的石頭,也指未雕琢的玉;歸: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
十二、罣礙:各種煩惱與不安,都是罣礙,指心中沒有任何可罣礙之事物。
十三、達摩一指禪:指諸佛諸祖傳承下來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藉天命明師一指點,開啟自性的圓頓法門。
十四、覺悟:覺醒了悟之意。即體得真理、開發真智。
十五、心燈:譬喻心靈。心靈能燭照一切,靜而不昧,故喻之以燈。
十六、無極理天:天有理天、氣天。象天。理天就是真空,沒有形色,沒有聲臭,只是一團虛靈。潛的時候,至虛至靈,寂然不動,大無不包。現的時候,至神至靈,感而遂通,無微不入。雖是沒有形色,而能生育形形色色;雖是沒有聲臭,而能主宰聲聲臭臭;雖是視之弗見,聽之弗聞,卻是體物不遺,沒有生他的,他也不生不滅,他是永遠靈明,永遠存在,並且永作萬類的根本。此稱謂乃道家儒家合稱之名詞,道謂無極,儒謂理天,佛家稱做西方極樂世界,此天為佛聖及大羅金仙所居,至清至淨,脫離一切形色,離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就是佛境之地。孔夫子謂至善地,在佛家論說,就是三界之外,佛家三界乃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色界是氣天之最上,理天之最下,是理氣之交界處,至於無色界乃聲聞、緣覺、菩薩所居,菩薩居無色界最上位,與理天可以並稱,佛聖,乃圓通無礙,故理天是圓通無礙之聖者,方可以達此境地,可謂之究竟地。
十七、玄牝:產生萬事萬物的根源。
十八、黃庭:黃者中央之色,庭者四方之中也。
十九、方寸寶地:指佛性所居住的地方,例如一粒種子播在方寸土中,它能生長出千萬顆果實,故稱為「方寸寶地」。人體中央戊已土,謂之靈山(方寸寶地),願世人好好培育,一旦功成,亦能開花結果,煉成一位真人。
二十、淨土:指以菩提修成之清淨處所,亦為自性佛所居之所。
玄關大啟直指人心歸聖道
正眼流通光周法界澤群黎
三十六、雙椎轟法鼓,一擊透玄關,乾坤收不得,留與後人看。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冊,嘉泰普燈錄。
經文:衲僧正法眼,照破鐵圍山,四方并八面,尖角更團南,雙椎轟法鼓,一擊透玄關,乾坤收不得,留與後人看。
【經文釋義】:
新纂續藏經嘉泰普燈錄,記載泐潭應乾禪師的悟道語錄,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深入淺出的描述,舉例如下:「衲僧正法眼」:老衲貧僧所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照破鐵圍山」:正法眼藏是傳承歷代以來祖師的禪宗心法,因為非常尊貴與殊勝,所以其光芒,可以普照鐵圍山。「四方并八面」:光芒更是四方八達。「尖角更團南」:正法眼藏的支線,更傳佈到南北各地。「雙椎轟法鼓」:傳授正法眼藏的時候,以雙槌擊響法鼓,開始辦理佛事。「一擊透玄關」:在佛堂裏面,恭請天命明師,傳授正法眼藏,明師藉無極燈光一擊的當下,打開新求道人的玄關竅,令求道人明心見性,會見自家菩薩。「乾坤收不得」:得道、修道的原人,了悟自性,自性卷之則退藏於密,放之則彌六合,清靜解脫,所以乾坤都沒有辦法約束他。「留與後人看」:得道、修道之人,立好標杆,福慧雙修,內外並進,犧牲奉獻,積功累德,留下無數典範,讓後世之人觀看,來學習與效法。
【延伸演義】:
泐潭應乾禪師,是襄陽(今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郡王李公遵勉之玄孫,母親夢見一老僧來到而出生。十七歲之時,在靈巖通照愿禪師的地方,剃度出家,得到臨濟宗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傳授正法眼藏是一件非常莊嚴神聖的大事,以前是在密室傳授,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或是三更授法,人盡不知的情況下舉行。昔日佛世尊在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圍之,不令人見,是要隔開人天耳目,而傳授心法,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為第一代祖」。泐潭應乾禪師也是得到此正法眼藏,而開悟見性,積極修辦,而成就偉大的聖業。泐潭應乾禪師得到此無價之寶以後,知道正法眼藏乃是拯救眾生離苦得樂的慈航寶筏,光芒照耀山河大地,所以說:「衲僧正法眼,照破鐵圍山。」正法眼藏的光芒不但照耀鐵圍山,而且遍佈四面八方,山河大地,在當時已經傳佈到天南地北,所以泐潭應乾禪師說:「四方并八面,尖角更團南。」古時候出家一脈,在傳授正法眼藏的時候,與在家一脈的一貫道,儀式或佛規禮節有一些不一樣,因為出家一脈有用雙椎擊法鼓,或以鐘磬聲的引導下,才恭請大師點玄關,傳授心法及秘法,所以才有:「雙椎轟法鼓,一擊透玄關」的記載。點玄關,明心見性以後,只要積極修辦,積功累德,都可以超生了死,躲脫六道輪迴之苦,陰陽都拘束不得,而且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典範可以遺留給後人學習效法,所以泐潭應乾禪師說:「乾坤收不得, 留與後人看。」在家一脈正法眼藏的傳授,演變到現今的一貫道,點道儀式並沒有打擊法鼓的佛規禮節,而是在莊嚴神聖的佛堂,經過點佛燈、獻供、請壇、引保師當愿、新求道人當愿,點玄關、傳三寶、謝恩,再講解三寶‥‥等儀式,整個傳道過程,才算完成。人人原本是仙根佛種,原靈都是從上天而來,但是累劫以來,輪迴六道,流浪東土,不知道回到天堂故家鄉的真明路。蓋地球如今已經進入午會之末,未會之初,北極冰山不斷的溶化,氣溫上升,天災地變頻傳,地殼變動或冰河期有可能提早來臨。又疾病的蔓延,政治的不安,經濟的不景氣,都影響著人類生存的空間。因此世間不是我們永久所居住的地方。自古以來,上天訂下三會龍華,要渡回原胎佛子,返本歸鄉。初會龍華燃燈佛掌道,渡回二億;二會龍華,釋迦摩尼佛掌道,渡回二億。尚有九十二億原人,被困在東土。這次的普渡,稱為龍華三會,彌勒祖師掌天盤。幾千年以前,上天就有安排,傳下當來大藏經,授受一指禪----正法眼藏,為原人返回天堂的一條真明路。回教心法,也有一擊透玄關類似的記載,古蘭經第二章第一~二節曰:「阿立甫,倆目、密目,這是其中毫無疑義的經典,引導一般戒慎的人。」第三章第一~二節:「阿立甫,倆目,密目。安拉!除牠永生支撐的以外,再無有主。」人類的真主在那裏呢?祂是住在正法眼藏的地方(玄關竅),這是靈性所居住之處,俗云:「身外求道路便差,水中撈月境中花。」因此,我們人類的本性便是住在這裏,是毫無疑問的,身外求本性,洽如緣木求魚,終生不可得也。古蘭經第二章第二十一節曰:「人們呀!事奉你們的主,那造化你們和你們以前的主,冀使你們戒慎。」真主安拉呼籲人類,要服從靈性做主人翁,做人處事才能遵天理守良心,戒慎防止過錯。古蘭經第二章四十六節曰:「那般人切知他們是將遇見主的,是將歸返於祂的。」這章的意思,凡得道的人,找到了自己的真人,是得了玄關一竅,如果得道以後,努力修辦,功德圓滿,即能返回天園,與安拉真主同在,穆聖除了要我們遵守真主阿拉的誡命訓誨之外,強調應以真主的信條為守則,因為除了真主安拉之外,再別無他主。一貫道的點傳師在傳授三寶時,禮囑詞曰:「知主保無恙」。就是要我們認識自性的真主,才能調伏身心,回歸真主安拉的懷抱裏。以上是可蘭經對心法的印證。在家一脈傳承到現今的一貫道,正法眼藏的傳授已經普傳到世界八十多個國家,光芒照耀著世界各地,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傳佈到世界萬國九州,廣渡無邊無數的眾生,返本還原,共登覺路。因為大道是天啟的信仰,是要拯救全世界人類返回理天,離苦得樂的慈航寶筏,五教經典都證明道是唯一的真理。在大藏經無數經典裏面,歷代祖師,以及禪師大德們,更留下無數的金言玉語,說明玄關金鎖必須要恭請天命明師打開。正法眼藏是頓悟自性,明心見性的一條光明大道,非常尊貴與殊勝。以前傳授正法眼藏,是單傳獨授。秦漢而後,文治大盛,世事繁華,真道隱藏而不露,儒教亦衰矣。到了五代梁朝的時後,西方二十八代祖師,達摩尊者,老水還潮,為後東方初祖,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心法及祕法,延續正法眼藏的真宗正脈,傳到了六祖惠能大師以後,真宗正脈分為出家與在家兩脈,在家一脈傳承到現在的為一貫道。現今上天大開普渡,所有億萬蒼生,都要求得應時應運的正法眼藏,大家都應該順天命而求道、修道,靈性才能夠得救,因為這是返回理天的唯一真明路。
【修持心得】:
從泐潭應乾禪師的悟道語錄的記載:「衲僧正法眼,照破鐵圍山,四方并八面,尖角更團南,雙椎轟法鼓,一擊透玄關,乾坤收不得,留與後人看。」讓我們瞭解到古今點玄關傳心法的異同。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歷代以來的禪師大德們,他們都是得到這個正法眼藏----擊透玄關金鎖,會見自家菩薩,而達到明心見性,返回天堂的不二法門。一貫道奉天承運,普渡大地有緣眾生,共歸覺路,我們得道以後,要立好標竿,福慧雙修,內外並進,才能超凡入聖,道成天上,名留人間,才能將典範留給後人學習、觀看。
註:
一、衲僧:衲讀音同「那」,僧徒的衣服。衲僧指穿著僧衣的修行人。
二、尖角:正法眼藏普傳到達的地方。
三、雙椎:擊鼓的木椎。
四、法鼓:做法事所用的一種法器---鼓。
五、佛堂:安置佛、菩薩像之堂宇。又作佛殿、大雄寶殿、大殿等。是傳道、習儀、禮拜、講經、弘揚聖道的道場。
六、無極燈光:代表明明上帝無量清虛至尊至聖三界十方萬靈真宰。
七、自家菩薩:自己的自家珍,自己的無盡寶藏—本來面目也。
八、袈裟遮圍:袈裟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時候,袈裟代表的 是僧寶,僧寶代表一種佛陀金色袈裟法衣傳承,這個袈裟就是法的代表。所以法衣用袈裟遮圍就是遮斷天人眼目,指天機不可洩漏,又啟示遮斷神光不可外洩,內視本心、內觸法樂,就是往內自己找到法樂,不是往外追尋的,這個就是看回來的功夫,所以袈裟遮圍不往外追尋,一切反求諸己,密在汝邊。一貫道傳授三寶心法時,需要經過請壇,與袈裟遮圍,遮斷天人耳目,方不致泄漏天機,妄傳精靈以及匪人,意義是一樣的。
九、多子塔:據辟支佛因緣論卷下載,昔有辟支佛,生於王舍城大長者家,生育兒女各三十人,及長,均為之婚娶,因見彼等多憂喜苦樂,遂觀之,並證悟,得辟支佛道,後更捨身證入涅槃,其眷屬乃為之造塔廟,時人稱之為多子塔。
十、摩訶:略稱摩訶薩,意譯作大,乃有情、眾生之義。摩訶薩埵即大有情、大眾生。謂此大眾生係願大、行大、度眾生大,於世間諸眾生中為最上,不退其大心,故稱摩訶薩埵。
十一、磬聲:佛寺中使用的一種缽狀物,用銅鐵鑄成,既可作念經時的打擊樂器,亦可敲響集合寺眾。
十二、龍華三會:又稱龍華會、龍華三庭、彌勒三會、慈尊三會。略稱龍華。未來彌勒菩薩自兜率天下生人間,出家學道,坐於翅頭城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正等正覺,前後三次說法。於昔時釋迦牟尼佛之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會時,以上中下三根之別,悉可得道。
十三、地殼變動:地表的地殼因地球內部營做力量所造成的變動。其變動包括海洋、大陸、高原、山脈的形成。如造陸運動、造山運動及張裂運動等。
十四、冰河期:冰河期是地球氣候長期低溫、極地冰蓋覆蓋大陸的地質時期,持續數千萬年甚至數億年。冰河時期,在中國大陸的學術界稱之為大冰期。相鄰的冰河時期之間的地球氣候比較溫暖的時間段,稱之為「大間冰期」。地球史上四大冰河時期:卡魯冰期、安第薩哈拉冰期、瓦蘭吉爾冰期、休倫冰期。冰河時期內部又分為若干次冰期與間冰期,持續數十萬年。目前地球氣候仍處於末次冰河時期(稱為第四紀冰河時期)的一次間冰期當中,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地球正在走出末次冰河時期。
十六、金言玉語:非常有價值的話。
十七、奉天承運:天者明明上帝也,運者天機之運也。奉天承運者,即是奉上天之明命,辦理本期(白陽期)之天機大事也。意即天然師尊、月慧師母,即承三期末劫之天機運會,而辦理普渡收圓之大事。
擊透玄關見本顏 明心見性澤坤乾
超凡入聖真明路 普渡群生萬八歡
三十七、擊碎玄關山色寒,如來成道不虛談。
出處:新篡續藏經第八十五冊,黔南會燈錄卷第七。
【經文釋義】:
天龍善禪師,是雲南省曲靖市許氏的兒子,到天竺寺禮佛,覺悟人生的無常而剃髮出家。參訪密參和尚,得授心印大法,對玄關修持下一番功夫,是一代的高僧,匯集黔南會燈錄,是修辦道的重要文獻,非常尊貴,印證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事實,舉例如下:「擊碎玄關山色寒,如來成道不虛談」:一旦因緣成熟,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竅,會見自家菩薩。開啟玄關竅以後,大地上的山色依舊是那麼的\美麗;只要在玄關自性的地方下功夫,等待功德圓滿,都能夠證果成道,並非空虛的理論。「明星午夜誰同覩,隴上梅花自破顏」:自性的摩尼寶珠光明燦爛,好像上天的星星一樣的閃亮,但是有幾個人能夠看得到?又好像山上的梅花,遇到春天來到,自然綻放出芳香的花朵,嬌豔美麗。「氷皎皎雪漫漫,一色凝然化外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以後,自性大放光明,好像冰雪一般的皎潔,舉凡眼之所見,身體之所接觸,望眼凝視,都是清一色的光明。「直往南方無垢界,獻珠成佛不為難」:南方丙丁火,是麗明之象。比喻開啟玄關竅以後,自性顯露出來,積極修辦,本性大放光明,直往清靜光明,沒有污垢的理域前進,顯露出光明的摩尼寶珠,證果成真,並不會有甚麼困難。
【延伸演義】:
天龍善禪師,是得授正法眼藏的一代高僧,對開啟玄關金鎖的感覺,有深入淺出的體會,非常難得。黔南會燈錄水杜臻的序文指出:拈花一脈,自從唐宋以來,心印大法很少人能夠得聞。天龍善禪師是得到心印大法的大師,知道般若正法的尊貴與殊勝,他將以前諸位長老大師的修辦經歷,匯集成黔南會燈錄一書,非常尊貴。當時諸佛菩薩所傳承下來的宗門法脈,非常紊亂,天龍善禪師以弘揚佛法為己任,著作此卷,好像孔子之著作春秋一樣,該筆則筆,該刪則刪,使猖狂草莽之徒,不得妄自位置,以淆亂系統。可見此書在佛法上的重要。程春翔道人的序言中指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聖道,自從達摩祖師九年面壁,神光大師立雪斷臂求法,達摩大師遂將心印大法傳授給神光大師,之後手提一隻靴子西歸,這是佛法上的奇聞。明朝末年,盜宼大亂天下,四方的僧侶,到處去避禍,於其間,和尚僧人依然著衣持鉢,弘揚佛法,不墜於家風。於是諸家各有語錄傳世。天龍善大師,不辭跋涉之勞苦,遊歷諸山名剎,博採各家語錄,集之成書,名曰:「黔南會燈錄」,給予作序,我說繪雪者不能繪出雪的清白,繪月者不能繪出月亮的光明,繪花者不能繪出花朵的馨香,繪泉者不能繪出泉水的聲音,繪人者不能繪出人類表情的變化。所以一切語言文字,都不可以看到道的真面目。因此修道不可執文字,也不離文字,以為道用也。今借諸家之語錄,雖然造詣有優劣的分別,識力有淺深的不同,但是都是以弘揚宗門心法,表彰吾道的尊貴與殊勝,所以說不執在語言,而亦不外於語言;不執於文字,而亦不離於文字,這是教外別傳殊勝的地方。以上是般若正法在當時的傳承,以及學人對心印大法殊勝與尊貴的肯定。天龍善禪師確信,修行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的重要,所以說:「擊碎玄關山色寒,如來成道不虛談」。天命明師開啟玄關竅,會見自家菩薩,原來山河大地,都是禪機,所以禪宗強調:「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體現,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只要得道以後,在本性的地方下功夫,都可以證得不生不滅,無餘涅槃的果位,所以般若正法並不是虛假不實的空談。天龍善禪師對開啟玄關金鎖,有一份深入淺出的體會,所以說:「明星午夜誰同覩,隴上梅花自破顏」。玄關金鎖一旦恭請天命明師開啟,洒洒陀陀的通天大道現在眼前,自性顯露出來,光明燦爛,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鑠亮麗,得道的感覺,又好像山上的梅花,遇到時節因緣來到,都會綻放出新芽,以及芬芳的花朵,美麗動人。如果深入體會,求道以後,對自性的體用,更有一分不同的感受,所以天龍善禪師說:「氷皎皎雪漫漫,一色凝然化外看」。天命明師在傳道的時候,在前面劃一個圓圈○,再點一點⊙,劃一個圓圈○,是契入真空,再點一點⊙,是顯露善美德行,意思是將眼耳鼻舌身意,還原於清靜無染的白淨本體,日後起心動念,都是以白淨的本體作主,好像冰雪一樣的皎潔,清一色的光明,不染塵埃。得授心印大法以後,只要好好修辦,以本性良心當家作主,到處去興慈佈化,大轉法輪,渡化原人,積功累德,都是前往理天的光明大道。所以天龍善禪師說:「直往南方無垢界,獻珠成佛不為難」。求道好像註冊一樣,並不是註冊以後,就可以領到畢業證書,這是不可能的;註冊以後還要上課、讀書、考試。考試分為週考、月考、期末考、畢業考‥‥等。如果考試全部通過,才可以畢業,而領到畢業證書。所以求道以後,還要接近道場,參與道務運作,內要改脾氣、去毛病、涵養德性、謙虛禮讓、遵守佛規禮節、三從四德、五倫八德;外要三施佈道、參班研究、渡人行功、代天宣化、開荒闡道、服務人群、淨化人心‥‥等。通過種種的考驗。如此內外雙行,福慧並進,就可以邁向清靜光明的理天,就不會困難也。大藏經經典浩瀚如淵海,歷代祖師以及禪師大德們所遺留下來的禪宗語錄,是最尊貴的無窮無盡寶藏,是回天的明路,開啟智慧的大明燈,雖然文章不能寫出雪的潔白,月亮的光明,花朵的芳香,泉水的聲音,人類的表情,也沒有辦法完全表達大道的真面目,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說明不可以執著於文字相,但是也不可以離開文字般若,相輔相成,積極修辦,才能功愿成就。
【修持心得】:
從新纂續藏經第八十五冊,黔南會燈錄卷第七的記載:「擊碎玄關山色寒,如來成道不虛談,明星午夜誰同覩,隴上梅花自破顏。氷皎皎雪漫漫,一色凝然化外看,直往南方無垢界,獻珠成佛不為難」。確信擊碎金鎖玄關的尊貴與殊勝。傳授般若正法,是佛世尊,以及歷代祖師大德們所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這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是一世修,一世成,萬萬人修,萬萬人成的光明大道,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得道以後的感覺,能讓我們恢復本性的光明,返回不生不滅,清靜光明的無極理天。讓我們肯定開啟玄關金鎖的重要,他是最尊貴的心法真傳,是光明自性的心法及秘法,更是回天的真明路,希望大家好好修辦,不要錯過這麼良好的因緣才好。
註:
一、黔南會燈錄:凡八卷。清代善一如純輯。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五冊。內容係收錄明清時代川、滇諸地之禪家語要。黔,指四川黔江縣。計收錄一一六位禪師之上堂、小參、示眾、機緣、拈頌、法語等。
二、如來:如來之義有三。謂法身、報身、應身也。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法身如來也。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報身如來也。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應身如來也。
三、隴上:隴音龍,高地上面。
四、破顏:突出重圍,顯露出來。
五、無垢:清淨而無垢染也。又曰無漏。
六、覺悟:覺醒了悟之意。即體得真理、開發真智。
七、無常:世間一切之法,生滅遷流,剎那不住,謂之無常。
八、自性:指自體之本性。法相家(唯識家)多稱為自相。即諸法各自具有真實不變、清純無雜之個性,稱為自性。
九、摩尼寶珠:喻指我們的真如、我們的佛性、我們的法身。學道,不必外求,只須向自己心內尋找便是,因為摩尼寶珠在我們的身內。
十、綻放:放任、不加約束。
十一、獻珠:顯露自性的摩尼寶珠。
十二、長老:年高德劭的修行人。
十三、拈花一脈:指諸佛諸祖傳承下來的道統真傳、心法真傳、天命真傳。
十五、求法:又作求道。指遊方他地或他國,而冀望能求得佛法,或請回佛像、經卷等。高僧法顯傳、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記、大唐西域記、往五天竺國傳等皆為著名之求法記。
十六、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以翠竹黃花,象徵佛身充滿於萬事萬物,般若智慧充滿世界大地,意義相當深遠。滿山翠竹青綠,處處黃花燦開,願景無限,土地與住居一片歡喜,生命顯得富足長安。
十七、體用:真如法身為體,現象應身為用,體用就是由真如法身之體所生起的種種應化眾生的妙用。
十八、修辦:指修道與辦道。
十九、興慈佈化:發出大慈大悲的心,代天宣化,普渡眾生。
二十、大轉法輪:講經說法,普渡眾生,讓諸佛諸祖所傳承下來的菩提正法,能夠輾碎眾生的一切煩惱,好像巨輪能夠輾碎一切的巖石和沙礫一樣。更讓諸佛諸祖所說之法,輾轉傳人,好像車輪的旋轉,無遠弗屆。
二十一、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能用嘴巴說的,可以用嘴巴說的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了。
二十二、名可名,非常名:名是不能用語言文字來稱呼的,可以用語言文字稱呼的就不是永久不變的「名」了。
二十三、相輔相成:指互相輔助、配合以完成某項任務。
二十四、功愿成就:愿力與功德已經圓滿完成,覺行圓滿了。
擊碎玄關景色寒 如來聖諦不空談
真言口訣指明路 神印合同返理天
三十八、截斷情塵見網,掣開金鎖玄關,妙協全開。
出處: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
經文:截斷情塵見網,掣開金鎖玄關,妙協全開。歷歷髏中混跡,平懷常實,明明炭裏藏身,卷舒不落功勳,來去了為變易,欲使異苗蕃茂,貴在深固靈根,若非柴石野人,爭見新豐曲子。
【經文釋義】: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第三卷,記載了洞山良价禪師的悟道語錄,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一番見證,舉例如下:「截斷情塵見網,掣開金鎖玄關,妙協全開」:修道的人,要看破紅塵,將牽絆我們輪迴六道的七情六慾截斷,讓它見到網底,斬草除根;再訪求天命明師,傳授正法眼藏,將金鎖玄關掣開,打破牢籠,很協調的契入根源,找到清靜光明的自性,讓自性完全顯現出來。「歷歷髏中混跡,平懷常實」:眾生在六道之中輪迴不息,屍骨堆積如山,混跡六道不知回頭;平常認為只要懷有慈悲心腸,老實做人就好。「明明炭裏藏身,卷舒不落功勳」:清楚明白人生在世,猶如生活在炭火的上面藏身打滾,苦海無邊,要趕快積功累德,不落人後,才能跳出苦海深淵,卷舒自在。「來去了為變易」:修道的結果是要沒有來,沒有去,沒有變易,才算超生了死。「欲使異苗蕃茂,貴在深固靈根」:希望沒有變易,超生了死,讓自己的靈苗(本性)蕃茂,更為光明,最重要的,要將靈根培養堅固,例如樹木根深蒂固,枝葉自然茂盛,道理也是一樣。「若非柴石野人,爭見新豐曲子」:如果沒有像柴石野人這樣根基好的人,遇到天命明師,指授大道,才能夠修道成道。大家都爭著想修道成道,例如要有新豐優美的歌詞,再配合新豐歌曲的音譜,才能唱出美妙的聲音,達到琴瑟和鳴的境界。好像有很好的根基,也要遇到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再積極修辦,才能達到超越生死,證果成真的境界,道理也是一樣。
【延伸演義】:
洞山良价禪師(八○七~八六九),是曹洞宗的開山祖師,洞山良价禪師是唐代會稽(浙江會稽)人,俗姓俞,幼從師讀誦般若心經,至「無眼耳鼻舌身意」時,忽然以手捫面,問師說︰「我有眼耳鼻舌等,何故心經說沒有呢?」其師駭然,知道他的天資跟別人不一樣,即指示前往五洩山禮拜靈默禪師剃度出家,到了二十一歲時,參詣嵩山受具足戒,接著參謁南泉普願禪師、溈山靈佑禪師、魯祖寶雲禪師、南源道明禪師、雲巖禪師‥‥等,在雲巖禪師處得授正法眼藏,一日過水睹影而大悟,深領密傳奧旨。洞山良价禪師為何指出:「截斷情塵見網,掣開金鎖玄關,妙協全開」呢?求道之人,首先要將牽纏我們的六根、六塵、七情、六慾去掉,追根究底,將所有的塵網剪斷,在不思善,不思惡,平心靜氣的當下,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竅,才能見到本來面目,明心見性。蓋「玄關竅」為生死的門戶,靈性、佛性藏於「玄關竅」之中,在大藏經人天眼目一書中,就很明確的記載。所以明師一指,點開玄關竅,指出你的本來面目,後續還要學道、修道、行道,等待功德圓滿,才可以成道,證果成真。玄關一竅為靈性所居住的地方,點開玄關竅為返本還源的唯一明路。五教經典均同此一說法,但是得道以後還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存養功夫,終日煉神光,自強不息的觀照修持,才能達到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境界。明師一指點,就是點出吾人的自性佛,本來清淨,空寂靈明,無形無相。此竅一開,要放下所有的牽纏與執著,本性自然清靜,才能契入真空的境界。日後起心動念,行住坐臥,直接展現妙有,也就是顯露善美德行。是故上根之人,眼見點玄,以眼根悟入實相般若,證悟自家菩薩,原不離我身,自此真空不離妙有,妙有不離真空,體用合一,流露出慈悲喜捨,興慈佈化,當下你就是活佛、活菩薩。中根之人,若是藉由玄關一點,觀想全身是四大假合,進而觀想身外萬事萬物,全是虛幻不實,破除三心四相,久久功純,必能讓六根清淨,而得到解脫自在,免受四生六道輪迴之苦。一般修士,若能一念不生,萬緣放下,全神貫注於玄關一點上,迴光返照,久之,智慧自然開通,妄念自息,可得清淨解脫之境界。可見:「掣開金鎖玄關,妙協全開」,是多麼的尊貴與殊勝。南華經應帝王篇最後以一樁寓言:「渾沌七竅」,耐人尋味的故事,精彩無比,內容是這樣的:古時候南海的天帝名叫「倏」,北海的天帝名叫「忽」,中央的天帝名叫「渾沌」。倏、忽二位天帝常到中央天帝渾沌的地方相會,渾沌招待他們很好,二帝為報答渾沌的德意,就向渾沌說:「人都有七竅,用來看、聽、飲食、呼吸,唯獨你沒有,我們試著替你鑿開!」二帝每天鑿開一竅,至第七天七竅皆開,渾沌卻死了。這個故事,古今少有人能解,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個中央天帝---玄關竅內的主人翁,只因六根逐六塵,七竅日日沈溺於聲色貨利中不斷扼殺本性,中央天帝的自性焉能不死,莊子的意思是:「快回歸渾沌吧,快回歸中道」,使本性不致毀損,才能永生不滅,這則寓言,洞山良价禪師所慈悲:「掣開金鎖玄關,妙協全開」的意義是一樣的。眾生來到東土,改頭換面,投張投李,輪迴六道,不知道那裡是故家鄉。歷代以來,屍骨已經堆積如山,混跡紅塵,已經歷無數歲月。眾生認為只要常存慈悲心,老實做人就好,這是一般凡夫的見解,所以洞山良价禪師說:「歷歷髏中混跡,平懷常實」。每個人都很清楚明白,人生在世,苦多樂少,縱有良田千頃,日食三餐,大廈千間,夜眠八尺,百年三萬六千日,轉眼就到。大部份的人,都是勞碌一生,好像在碳火上面藏身一樣,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有智慧的人,他知道一切都是因果,所以積極行功立德,不落人後,所謂積善因,得善果;種惡因,結惡果,這種生來死去變易不停,並不是究竟,所以洞山良价禪師說:「明明炭裏藏身,卷舒不落功勳,來去了為變易」。希望讓樹苗茂盛,最重要的,要根深蒂固,再加以除草、施肥、灌溉,才能夠達到。四書大學篇曰:「身心性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也」。蓋人之本性,猶如樹木的根,身心猶如樹木的莖葉,澆樹根,枝葉自然茂盛,煉了本性,身心自然光明、健康。所以希望本性光明,靈性返回無極理天,首先要找到天命明師,掣開金鎖玄關,找到本性,廣積功德,好像澆樹根,讓根深蒂固,枝葉自然茂盛,所以洞山良价禪師說:「欲使異苗蕃茂,貴在深固靈根」。大家都爭著想要離苦得樂,超生了死,證果成真。但是你沒有求道,沒有修道,沒有積功累德,要達到以上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好像柴石一樣很有根基的人,他好道、有求道之心,又遇到天命明師,傳授正法眼藏,才能修成正果。又好像有新豐美妙的歌詞,也要配合動聽的音譜,才能唱出美妙的聲音,所以洞山良价禪師說:「若非柴石野人,爭見新豐曲子。」
【修持心得】:
從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經文的記載,確信洞山良价禪師修辦道的經驗語錄,是求道修道成道的金言玉語。修道首先要發心向道,看破紅塵,再找天命明師,傳授般若正法,積極修辦,才能成道,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眾生輪迴六道,已經經過無數的歲月,屍骨堆積如山,要斷輪迴,並不是依靠老實做人,做善事就能了事。明明知道人間是苦海,雖然很認真的行善積德,但是還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之苦,依然還在變易身形,投張投李,輪迴六道。最重要的,要解脫生死、脫離六道輪迴,要找到天命明師,傳授般若正法,再依法修行,積極修辦,讓靈根深固,本性茂盛。所謂有很好的根基,也要發心,找到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再福慧雙修,內外並行,才能圓滿心性,了愿還鄉。
註:
一、人天眼目:凡六卷。宋朝晦巖智昭編著。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係收集當時臨濟、雲門、曹洞、溈仰、法眼等禪門五家各宗祖師之遺篇、殘偈、垂示等,及五宗綱要,以明五宗之特徵。書名乃寓「人類及天界一切眾生眼目」之意。此書與法眼文益之宗門十規論,於我國禪林並享盛名。
二、洞山良价禪師:洞山良价禪師(八○七~八六九)禪宗曹洞宗之開祖。唐代會稽(浙江會稽)人,俗姓俞。倡五位君臣說,門風頗振。
三、情塵:六根與六塵也。
四、斬草除根: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長。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後患。
五、髏中:眾生生生死死,在骷髏之中,輪迴不止。
六、卷舒:舒:展開。戰旗隨風飄動,有時卷起,有時展開。比喻修辦道要持續,不落人後。
七、變易:佛教術語,指大乘佛菩提的初地菩薩以上、或解脫道的二乘修行人已證解脫極果阿羅漢果者而回入大乘者,皆有能力入有餘涅槃,而其解脫證境已不受三界之輪迴,故屬不受分段生死。雖然不會有在三界中受生的種子,但由於仍有種子的變異,故說仍有變易生死。而變異生死要至佛地才能斷除。
八、蕃茂:旺盛之義。
九、根深蒂固:比喻基礎深厚,不容易動搖。
十、琴瑟和鳴:琴與瑟都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彈絃樂器。瑟的外形較琴大,兩者同時彈奏時,音色十分和諧。比喻明心見性,心性和諧融洽,身心靈健康,令人十分羨慕。
十一、心經:(經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略。又,中略曰般若心經。宋史藝文志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俗亦簡稱心經。說大般若精要諸法皆空之理。
十二、無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或內六入,為我們生理上的活動色聲香味觸法:稱之六塵或外六入,為我們心理上的活動。
十三、駭然:駭-讀音同「亥」,驚懼的樣子。
十四、靈默禪師:五洩山靈默禪師,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毗陵(今江蘇境内)人,俗姓宣。少年時好學忘疲,準備參加科舉,登第以榮故里。後來聽馬祖聚衆講法,承蒙馬祖振容而示相,靈默禪師當下密契玄機,于是從馬祖出家落髮。受具足戒之後,靈默禪師遂留在馬祖座下,勤苦修行,然久未透脫。
十六、雲巖曇晟禪師:雲巖曇晟禪師(七八二~八四一),唐代僧。屬青原行思之法系。鍾陵建昌(江西永修)人,俗姓王。少於石門出家,初參百丈懷海,歷二十餘年,未悟玄旨。懷海示寂後,參謁澧州藥山惟儼,並嗣其法,後住於潭州(湖南長沙)雲巖山大揚宗風,故又稱雲巖曇晟。
十七、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行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以極高的智慧,看見世間一切實相,功行到了極點,超越此岸彼岸的分別,證到究竟涅槃的境界。
十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為能生之義,眼根對于色境而生眼識,乃至意根對于法境而生意識,故名為根。
十九、六塵:指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等六境。又作外塵、六賊。眾生以六識緣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稱為塵。
二十、七情:七情是指 喜、怒、哀、愛、懼、惡、欲七種感情。
二十一、六慾:六欲是指由 眼、耳、鼻、舌、身、意(意念)產生的六種欲望。
二十二、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是名三心。過去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現在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故;未來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故,三心了不可得,空無自性,無所得故,應當離,不應生心貪著自性可得,自性空性不可得故,故名離三心。
二十三、四相:四相即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也:1、眼視為人相:若能四海之內,視眾生如赤子,不欺神,不詭騙,是為無人相。2、耳聽為我相:若能知身是幻,悟此無常,只知有人,不知有我,不言性命是為無我相。3、口嚐為眾生相:若能不存自私自利之心,以百性之心為心,惡者我亦善之,不善者我亦善之,是為無眾生相。4、鼻嗅為壽者相:若能明悟,壽夭窮通,不隨環境變遷,方便濟人,本是為無壽者相。
截斷情塵金鎖玄關輕掣斷
靈根永固追源溯本見如來
三十九、塵塵聲色了無窮,不離如今日用中,金鎖玄關輕掣斷,故鄉歸去疾如風。
出處: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
經文:塵塵聲色了無窮,不離如今日用中,金鎖玄關輕掣斷,故鄉歸去疾如風。
【經文釋義】:
唐代著名禪師溈山靈祐,是中國佛教禪宗一花五葉中最早伸展的一葉----溈仰宗的創始人----靈祐禪師。靈祐禪師是福州長溪趙氏子,得法於百丈懷海和尚,之後大徹大悟,十餘年以後,與仰山慧寂禪師,相與振興般若正法,讓溈仰宗所傳授的正法眼藏弘揚於天下。靈祐禪師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有非常深厚的體認與見證,後人將其語錄收入在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一書中,舉例如下:「塵塵聲色了無窮」:眾生來到人間,受到紅塵上聲色貨利的引誘與汙染,造了種種的罪過錯,以致輪迴六道,苦無窮盡。「不離如今日用中」:這種無窮無盡的痛苦,離不開日用尋常間。「金鎖玄關輕掣斷」:要脫離生老病死,以及六道輪迴之苦,只有恭請天命明師,將玄關金鎖掣斷,才能會見自家菩薩。「故鄉歸去疾如風」:一旦會見自家菩薩,明心見性,就可以了脫六道輪迴,回到無極理天,好像疾風電掣一樣,在一剎那間,就可以到達。
【延伸演義】:
人天眼目一書,是宋朝智招所編輯,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第四冊,記載著靈祐禪師的悟道語錄,對得授玄關金鎖,有一番非常尊貴的印證。靈祐(七七一~八五三),俗姓趙,福州長谿(今福建霞浦縣)人,十五歲時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師剃髮,後於杭州龍興寺受具足戒,先習大小乘經律,後入浙江天臺山,造國清寺,遵寒山、拾得之囑,謁百丈懷海禪師以後,得授正法眼藏,開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弘揚般若正法,不遺餘力,遺留修辦道語錄,非常尊貴。何以靈祐禪師說:「塵塵聲色了無窮」呢?靈性投生人間,從兒童、少年、壯年而老年,其中大部份的人都要結婚生子,賺錢養家,教育子女長大成人,甚至於讓子女成家立業,靈性受到肉體的支配,軀體每日東奔西跑,為追求更多的金錢、更高的名利與地位,日逐名利,夜逐聲色,苦無窮盡;又學生為讀書考試而苦,青年人為婚姻而苦,中年人為家庭事業而苦,老年人為疾病而苦,還有精神與壓力之苦,生老病死‥‥等,所以說苦無窮盡也。以上所說種種之苦,靈祐禪師說:「不離如今日用中」,人生之苦,一般有生、老、病、死、愛離別、怨憎會、求不得、五蘊聚等八苦,還有工作、事業、婚姻、家庭、心理、情緒、煩惱、憂鬱、不安、恐懼、壓力‥等等,但是總離不開二六時之行住坐臥也。要如何才能夠脫離以上的煩惱與痛苦呢?靈祐禪師非常清楚的指示一條真明路,那就是:「金鎖玄關輕掣斷」,也就是恭請天命明師,將金鎖玄關掣斷,打破生死枷鎖,跳出苦海深淵,會見本來面目。蓋眾生降生來到人間,不知道靈性的歸宿,以及生來死去見當前的真明路,夜長夢多,苦海無邊;要解脫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接受天命明師一指,傳授正法眼藏,將「金鎖玄關輕掣斷」,也就是恭請天命明師,將金鎖玄關打破,找到玄關竅裏面的菩提自性,會見自家菩薩,是明心見性,離苦得樂的真明路。一旦明心見性以後,要回到理天故家鄉,好像急風迅雷一般,剎那間便可以到達,所以靈祐禪師說:「故鄉歸去疾如風。」禮囑詞曰:「二目耀迴光,一點真太陽,這是真明路,了結返故鄉。」:又曰:「林中受一點,知主保無恙。」所以明師一指,點開玄關竅,讓我們明自本心,見自本性,頓悟本來面目,洒洒陀陀的通天大道,現在眼前,斯時,遠離二見,一念不生,萬緣放下,眼前即是極樂的淨土,便沒有輪迴、煩惱、苦厄、災難‥‥等等。眼前所見、耳朵所聞、口所言、手所觸、足所行,都是清清淨淨的淨土。六祖壇經說:「心淨,則佛土淨」、「但心清靜,即是自性西方」、「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所以西天雖遠,能夠接受天命明師一指,點開玄關金鎖,則悟入實相般若,自心清淨,只要一念迴光返照,頃刻就到。聖經使徒行傳中記載著,彼得在得授天國的鑰匙以後,也具有替人治病的神奇能力。但是天國鑰匙的最大權柄,應不是它具有什麼神奇的能力,而是代表著能打開眾生通往永生之路,開啟永生之門的一把金鑰匙。耶穌形容這扇通往永生之路的天國之門,是一扇窄門,馬太福音第七章十三、十四節曰:「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天國的鑰匙不是一把有形的鑰匙,而是一種至尊的權柄,才能開啟聖靈的正門,像點傳師領受天命,才能為眾生點道一樣,耶穌領受天國的鑰匙,是經由按手禮的儀式,在眾生的額上印記,代表窄門的開啟,和眾生得救的象徵,跟一貫道弟子,在求道時經明師開啟心性的過程,有異曲同功之妙。可見點玄關,傳三寶,是求道、學道、修道、成道,返本歸鄉的一條光明大道。
【修持心得】:
從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卷四的記載:「塵塵聲色了無窮,不離如今日用中,金鎖玄關輕掣斷,故鄉歸去疾如風。」讓我們體會到點開金鎖玄關,是歷代祖師禪傳承下來的正法眼藏,透過點玄關儀式,讓我們明心見性,則要回到極樂的天堂,好像疾風迅雷一樣的快速。人天眼目第四卷記載潭州溈山靈祐禪師的悟道語錄,是禪宗溈仰禪師所遺留下來的作品,對弘揚祖師禪,不遺餘力。溈仰宗是禪宗的五個流派之一,也是遠自佛世尊以及六祖惠能大師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正法眼藏。溈仰宗修行的理論,認為萬物皆有情,都有佛性,眾生如果能夠明心見性,便可以成佛,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溈仰禪師著有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一卷、溈山警策一卷傳世,內容都是闡揚上乘的宗風妙法。宋朝的智昭禪師匯集在人天眼目一書中,後人將此書編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可見點開玄關金鎖,會見自家菩薩,是諸佛菩薩以及歷代禪宗祖師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只要接受天命明師掣開玄關金鎖,故鄉歸去疾如風,千真萬確,真實不虛也。 明明上帝,為了普渡收圓,所以差下諸天神聖,萬仙菩薩,到處飛鸞宣化,印證道真、理真、天命真,祈望原來佛子早日修辦道,才能返本歸鄉,離苦得樂。
註:
一、溈山靈祐:七七一~八五三)唐代僧。為溈仰宗初祖。福州長溪(福建霞浦縣南)人,俗姓趙。法名靈祐。十五歲隨建善寺法常(又稱法恆)律師出家,於杭州龍興寺受具足戒。曾先後遇寒山、拾得。師住山凡四十年,大揚宗風,世稱溈山靈祐。大中七年正月示寂,世壽八十三,法臘六十四。諡號「大圓禪師」。有語錄、警策各一卷傳世。
二、溈仰宗:我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屬南宗南嶽法系。以溈山靈祐(七七一~八五三)與仰山慧寂(八○三~八八七)二師為宗祖,取溈、仰二字而為宗名。唐元和年間,靈祐住潭州(今湖南長沙)之溈山,宣揚宗風,門人慧寂繼之集大成。唐末五代時,本宗頗為繁興,及宋,漸絕其跡,終至與臨濟宗合併,其間僅一百五十年。
三、百丈懷海和尚:百丈懷海(七四九~八一四年),俗姓王,名懷海,福州長樂人,唐朝禪宗禪師,為馬祖道一門下,承繼洪州宗禪法。因居洪州大雄山百丈巖(位於今之江西宜春市奉新縣),人稱百丈懷海。唐穆宗長慶元年(八二一年),敕諡「大智禪師」。
四、大徹大悟:徹:明白;悟:領會。形容徹底醒悟。
五、慧寂禪師: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禪師,俗姓葉,韶州懷化人。九歲時,慧寂禪師背著父母投廣州和安寺,從不語通禪師出家。十四歲發誓欲求正法,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父母見他意志如此堅決,只好同意。于是慧寂禪師又重新回到不語通禪師座下,並得以正式落髮。慧寂禪師悟道心切,在還沒有受具足戒的時候,即以沙彌的身份,開始遊方參學。初禮吉州耽源山應真禪師,已悟玄旨,後又參溈山靈佑禪師,遂升堂奧。
六、經律:三藏中之經藏與律藏。俱系金口之直說。經為教常道者。律為制惡事者。
九、寒山、拾得:和合二仙,亦稱和合二聖,為掌管和平與喜樂的神仙,為拾得與寒山兩位名僧之合稱。相傳兩位高僧因為情感融洽,故能保佑世間朋友友誼長存,情侶情意綿長。據說,寒山、拾得兩人曾入主蘇州普明院,廣興佛法。後普明院易名為「寒山寺」以紀念之,寒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拾得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清朝雍正帝冊封寒山為「妙覺普渡和聖寒山大士」簡稱「和聖」,拾得為「妙覺普渡合聖拾得大士」,簡稱「合聖」。
十、萬法:與一般所說之萬象、萬事、萬物等語相當。
十一、五蘊:即一切色法之類聚:受蘊(苦、樂、捨、眼、觸等所生之諸受)、想蘊(眼觸等所生之諸想)、行蘊(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識蘊(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
十二、林中受一點:在雙林樹中,接受天命明師一指點,頓悟本來面目。
十三、知主保無恙:頓悟本性以後,知道主人翁的住所,日後起心動念,吃喝拉撒,以本性良心當家作主,就可以保佑無災殃,達到生死了,輪迴止。
十四、二見:斷見(又作無見)與常見(又作有見)。又稱有見、無見。1、乃固執人之身心斷滅不續生之妄見。2、為固執人之身心常住不間斷之妄見。
十五、無生:不生不滅的意思,也是涅槃的道理。
十六、頓法:速疾成就所求之法也。
十七、真實不虛:如來之說法無虛妄也。
十八、飛鸞宣化:道因劫降,劫由惡造。時至三期,浩劫將至,上帝不忍九二原子,同罹浩劫,於是降下一貫大道,普救善良,差下彌勒古佛、觀音古佛、濟公活佛,執掌天盤教主。同時復派諸天神佛助道,設立鸞壇,由仙佛之性靈,借人之色身,神人合一,以木筆沙盤,垂示訓章,宣揚一貫真傳,以期惺迷覺世,謂之飛鸞宣化。
金鎖玄關授記明師輕掣斷
真詮妙諦故鄉歸去疾如風
四○、昔年曾作參玄客,遍扣玄關窮要脈。 出處: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卷之三。
經文:天下溪山絕勝幽,誰能把手共同遊,回頭忽聽杜鵑語,笑指白雲歸去休。昔年曾作參玄客,遍扣玄關窮要脈,更闌墨汁污皂衫,說向他人口門窄。木人嶺上輕開口,石女溪邊暗點頭,堪笑當年李太白,夜來還宿釣漁舟。
【經文釋義】:
人天眼目一書,是宋朝智昭所編輯而成,內容為記載禪宗各家宗祖略傳,重要祖師的法語、偈頌、宗綱,並以歷代禪師大德著作的拈提、偈頌,以幫助修行人瞭解般若正法的精義。由於編者遵從各宗祖師尊宿的解說,不摻雜個人的意見,所以全面性收容五宗參禪修佛的方法和綱領。因此,本書成為了解禪宗五家全面性的最佳資料。而且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一番極為精闢的見解,舉例如下:「天下溪山絕勝幽,誰能把手共同遊」:天下溪山的大義,指出風光最為絕佳幽勝的地方,就是在本性所居住的地方。這個地方,有幾個人能夠共同進入遊玩呢?「回頭忽聽杜鵑語,笑指白雲歸去休」:只要能夠回頭,接受天命明師指點,就可以到達。俗語說反聞聞自性,好像杜鵑鳥的聲音那麼美妙。當聽到自性的杜鵑語以後,笑開懷的指出白雲歸鄉去休息的真明路。「昔年曾作參玄客,遍扣玄關窮要脈」:以前曾經到處訪求天命明師,參訪玄機悟道的修行人,訪問那裡有開啟玄關金鎖的天命明師,希望能夠悟性窮源,追求般若正法傳承的真宗正脈。「更闌墨汁污皂衫,說向他人口門窄」:夜深寂靜了,才發現本性已經被紅塵的六根六塵所污染,好像黑墨水將襯衫染黑了。不知道本性歸鄉的道路在那裡?還說別人的門口窄,出入不方便。「木人嶺上輕開口,石女溪邊暗點頭」:一旦因緣成熟,接受天命明師,在靈山上面的玄關金鎖輕掣開,知道本性之所在,無情的頑石在溪邊,也會讚嘆高興點頭。「堪笑當年李太白,夜來還宿釣漁舟」:金鎖玄關,經由天命明師開啟以後,一竅通,則竅竅通,堪笑可以跟詩仙李太白的才華互相媲美。一旦因緣成熟,也可以穩駕慈舟,到處去弘揚般若正法,普渡眾生。
【延伸演義】:
人天眼目一書,是禪宗的重要文獻之一,大藏經是佛教一切經典的總結,是三寶之一,非常尊貴與殊勝。人天眼目,好像眾生的眼睛一樣,眼睛若光明,則一切萬事萬物,無不瞭若指掌;一旦眼睛看不到,或是一粒細紗進入眼睛,則痛苦不堪。所以我們要好好的保護眼睛,將他清洗得乾乾淨淨,而且要恭請天命明師,開啟正法眼藏,那麼通天的康莊大道,就會現在眼前。人天眼目何以說:「天下溪山絕勝幽,誰能把手共同遊」呢?因為天下之間,最幽勝的山水在那裡呢?又有幾個人能夠攜手共同前往同遊呢?四書大學篇曰:「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其實世界上最幽勝,最美好的地方,就在我們本性知止處也。所以四書大學篇說以國家而言,君王所居住的地方叫做邦畿,占地約有千里方圓,地位在國家之中央,是人民所樂於居住的地方,以眾生自身而言,亦有一個靈性所在的京畿,是良知良能所居住的地方。詩經小雅緡蠻篇上說:吱吱雀躍叫聲甚為悅耳動聽的黃鳥,牠能夠選擇心目中理想的棲息處,是在樹林茂盛,位置在最安全的山丘小角落的地方。孔子讀到這一章詩時,嘆了一口氣說:「連一隻小小的黃鳥,在白天忙碌完以後,晚上要休息時,都知道找一處理想又隱蔽性甚高之安全地方棲息,而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竟然不知道其所當止之處,反而不如這些鳥呢?」世人如果能夠回頭,恭請天命明師,指點知止的至善寶地,就可以達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這個地方,就是天下最幽勝的地方----玄關寶地也。所以人天眼目說:「回頭忽聽杜鵑語,笑指白雲歸去休」。觀音殿的對聯常常寫著:「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可見能夠觀照轉念,回頭向道,接受天命明師傳授至尊至貴的般若正法,就可以返聞聞自性也。因為耳聞在六根中最為靈敏、銳利。用之於修行,故極容易成就。當我們在持念無字真經時,要將一切煩惱妄想放下,傾聽自己心念的無聲之聲,要一字一字聽得分明,才能把整個身心----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攝牢而不起妄念,從而證入三昧,打開本來,親見佛性,則天空中飄泊的白雲,也知道故家鄉的去處。他的重點在那裡呢?人天眼目說:「昔年曾作參玄客,遍扣玄關窮要脈」。古時候修行,為了要參破玄機,求得真理天道,性理真傳,所以必須要千里訪明師,萬里求口訣,到處去訪求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找到祖師的心傳真脈,會見自家菩薩,才能了脫輪迴,得登彼岸。遍扣玄關,開啟金鎖,與聖經預言聖靈與火的施洗是一樣的,聖經馬太福音第三章第十一節曰:「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聖經記載著約翰在約旦河邊,以河水為人施洗,意思是勸人悔改,重新做人。當耶穌來到約旦河,受了約翰的洗,約翰預言以後有位大能者要來,他要用「聖靈與火」來替人施洗,那位大能者,有個特徵,就是「手裡拿著簸箕」,在聖經辭典與聖經百科全書,「簸箕」一辭的英文對照皆是「扇子」,意思是篩選、辨別之義,也就是這位大能者,他手裡拿著辨別真假之用的扇子,我們可以聯想到在三期應運的濟公活佛,他的特徵,就是手裏拿著扇子,用扇子來辨別善惡,例如誠心懺悔,實地修辦的,有如實心麥子,收在倉庫裡(回理天),否則虛心假意,退縮不前,如空心的麥子以及糟糠等物,將被濟公的寶扇揚出場外,用不滅的大火燒盡。什麼是聖靈與火的施洗呢?聖靈是活佛師尊所領的天命,據猶太人的神靈論和基督教的聖靈論,解釋聖靈是上帝的靈氣、能力、真理等權柄。一貫道傳道時必先點佛燈及請壇等,且在傳授三寶時,從燈引下燃燒中的火苗,燈光照耀在眼前,指出返鄉明路,正是聖靈與火的施洗。今時上天大開普渡,慈舟到處拯迷童,善書經典滿天飛,要恭請天命明師,傳授大道,垂手可得也。古時候要恭求天命明師傳授大道,非常困難,所以人天眼目說:「更闌墨汁污皂衫,說向他人口門窄」。有根基,有智慧的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本性,已經被污染了,如果找不到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不知道靈性出入的窄門在那裡?所以說他人門口窄,這是有智慧眾生內心的體會也。只要天命明師傳授大道,明白自性不離我身,大道就在眼前,因此人天眼目說:「木人嶺上輕開口,石女溪邊暗點頭」。南華經講姑射山的神人,原來就是居住在靈山嶺上,經過天命明師輕掣開玄關金鎖以後,本性顯露出來,連溪邊的頑石都會點頭,讓迷眛的眾生,即刻開悟,一世解脫,太尊貴了。開啟玄關金鎖以後,會見本來面目,明心見性,就可以立己達人,所以人天眼目說:「堪笑當年李太白,夜來還宿釣漁舟」。當自性由天命明師開啟以後,智慧大開,當下清靜解脫。有些求道之人,當下見自本心,識自本性,智慧湧出,一瀉千里,連詩仙李太白都自嘆不如,此亦玄關無盡寶藏殊勝的地方也。六祖壇經曰:「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很多得道原子,當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以後,就到處去興慈佈化,代天宣化,廣渡有緣,這就是人天眼目所說的:「夜來還宿釣漁舟。」
【修持心得】:
從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卷之三的記載:「天下溪山絕勝幽,誰能把手共同遊,回頭忽聽杜鵑語,笑指白雲歸去休。昔年曾作參玄客,遍扣玄關窮要脈,更闌墨汁污皂衫,說向他人口門窄。木人嶺上輕開口,石女溪邊暗點頭,堪笑當年李太白,夜來還宿釣漁舟。」肯定玄關修持的尊貴與殊勝。玄關金鎖一名正法眼藏,這是佛世尊以及歷代祖師,禪宗大德們所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得者超生,修者證果的無上心法。以上這段經文的記載,我們發現五宗七家所傳承下來的玄關金鎖,與現今一貫道點傳師所傳授的點玄關,傳授三寶,有異曲同工之妙,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只是以前是單傳或寡傳,所以能夠得到般若正法的人,並不是很多。現在大道普傳,得道佛子,人山人海,因為地球不斷暖化,海平面升高,天災人禍不斷,影響人類的生存空間。所以現今般若正法大普天下,是要天命明師傳心印,讓眾生得道、修道,以返回無極故家鄉,不必再受六道輪迴之苦,這就是般若正法的尊貴與殊勝之處也。
註:
一、法語:正法之言語。又指佛陀之教說。
二、偈頌:梵語偈陀,此譯為頌。梵漢雙舉雲偈頌,吳音也。梵之偈陀如此方之詩頌,字數句數有規定,以三字乃至八字為一句,以四句為一偈。
三、宗綱:重要的綱領。
四、拈提:謂拈評古則。又作拈古、拈則。禪林說法,拈舉古則公案以開發學人之心地。禪宗本旨原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不依經論等,然為使學人體悟言詮所不及之生死大事,乃拈提古則公案以舉示宗門之要旨。
五、尊宿:德尊年長者。
六、闌:讀音同「蘭」,阻隔的意思。
七、李太白:李白(七○一年~七六二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與杜甫合稱李杜,另有小李杜之稱的則是李商隱和杜牧。
八、慈舟:佛陀本其慈悲以化度眾生,猶如舟筏之引渡受難者,又作慈航。
十、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君王所居住的地方叫做邦畿,占地約有千里方圓,地位在國家之中央,是人民所樂於居住的地方。
十一、緡蠻黃鳥:吱吱雀躍叫聲甚為悅耳動聽的黃鳥。
十二、止於丘隅:棲息在樹林茂盛,位置最安全的山丘小角落的地方。
十三、無字真經:口傳心授,以心印心的密言密語,是不能言說的心法。
十四、三昧:又譯三摩地、三摩提,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心一境性,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譯為「止」、「定。
十五、姑射山:姑射為山名,在山西省臨汾縣西,即古石孔山,是名詞;姑射一詞來自莊子內篇‧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這是傳說住在姑射山上的仙人,後用以指美女。在警世通言˙卷三十五˙況太守斷死孩兒:「廣寒仙子月中出,姑射神人雪裡來。」,這裡的姑射神人就很明顯是指嫦娥,也就是指美女,是代名詞。此處指是我們靈性所居住的地方---玄關竅。
十六、神人:為菩薩本業經所舉的佛十名之一。與大聖人、大沙門、眾祐、勇智、世尊、能儒、昇仙、天師、最聖等名,並稱為佛之十名。
十七、心印:心印,佛家語。心者佛心,印者印可,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印心之大乘佛法。如當年靈山會上釋迦摩尼佛手持金蓮花示眾,迦葉尊者破顏微笑。祖庭事苑曰:「心印者,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寶鏡無塵頓悟禪心登彼岸
光明大道點傳一指獲超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